原標題
省人大代表李卓倫關注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建議建立完善各級領導常態化走訪企業制度
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今后一個時期將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當前,我省制造業企業普遍面臨市場需求不足、成本高企、資金緊張等困難。如何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幫扶企業渡過難關,實現平穩健康發展,成為貫徹落實省委關于“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決策部署的重要課題。新時代實體經濟的發展也引起我市選出的省人大代表李卓倫的高度關注,他將在今年的省兩會上提交《關于進一步加大企業幫扶力度,持續改善市場預期的建議》。
企業生產經營依舊面臨較大困難
李卓倫說,省兩會前,他對2022年1~11月惠陽區工業產值前60名的企業進行了調研,發現近8成企業產能未完全釋放。在調查的企業中,僅有26%的企業設備生產能力利用率在90%以上,有41.3%的企業利用率在75%以下。反映訂單不足的企業有41.3%,其中28.3%的訂單僅可供生產1個月。對比2021年底,調查的企業有67.3%用工人數減少,平均每家企業減少用工76人。同時,調查的企業中,有74%明確2023年無增資擴產計劃。
“訂單問題仍是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李卓倫說,盡管這次調查的企業總體仍然保持增長態勢,但從企業目前的訂單存量看,接近一半的企業訂單不足,直接影響企業產能的完全釋放,反映出來的就是設備生產能力利用率不高。同時,受到歐美市場需求減弱、東南亞制造業崛起沖擊,訂單不足問題在外貿企業中尤為明顯。
另一方面,成本上漲問題削弱企業增資擴產意愿。李卓倫在調查中發現,45.7%的企業都有反映綜合生產成本上升,其中反映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影響的有26.1%、主要受用工成本上升影響的有19.6%。此外,有45.7%的企業反映物流成本上升。成本的上升降低了企業的盈利預期,影響了企業增資擴產的意愿,數據顯示74%的企業暫無增資擴產意愿。
出臺一攬子扶持政策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結合調研情況,建議強化服務穩住企業信心!崩钭總惤ㄗh,進一步加強企業服務力度,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扶持企業政策工具箱,全方位落實現有惠企政策,主動送政策上門,主動提醒、幫助和指導企業申報獎補資金,同時建立完善各層級領導常態化走訪企業制度,真情走訪摸實情、摸清問題真服務。
針對調研中發現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上升對企業影響最大、物流成本上升等普遍存在的問題,李卓倫建議針對上述問題開展細化調查研究,針對性出臺一攬子扶持政策,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其他問題,李卓倫建議建立同鏈條企業合作交流機制,通過政府搭建平臺,分批組織企業家定期互訪,同時全面梳理掌握同鏈條各企業生產產品、上下游供應鏈等情況,由政府主動牽線搭橋、協調銜接,促進同類型企業相互學習借鑒運營管理經驗、同鏈條企業對接洽談形成合作關系,逐步提升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協助企業拓寬客戶和供貨商渠道,進而增加產業鏈供應鏈粘連度,提升整體產業水平。建議充分利用三舊改造、工改工等政策,成片梳理謀劃轉型升級事宜,探索通過國企平臺引入第三方社會資本推進。同時,積極引導鼓勵有實力的傳統行業企業探索多元化發展,通過政府分類組織培訓、調研、考察等活動,助力企業進一步拓寬視野,助力企業延伸產業鏈、拓寬服務面,有效穩妥分散經營風險。
惠州日報記者黃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