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新聞發布廳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平穩有序實施“乙類乙管” 全力“保健康防重癥”
近期,按照國家和省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的系列部署,我市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時將防控工作重心轉到“保健康、防重癥”。為了及時回應社會關切,1月9日上午,惠州新聞發布廳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邀請副市長于加良,市衛生健康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疾控中心,介紹近期惠州市疫情防控工作總體情況,并就社會關心關注的問題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惠州新聞發布廳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惠州已跨過第一波疫情高峰
近期,我市按照疫情防控“新十條”、新冠診療方案“第十版”等防疫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平穩有序實施“乙類乙管”各項工作,及時將防控工作重心轉到“保健康、防重癥”,實現防控措施調整的平穩有序,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發布會上介紹了近期惠州市疫情防控工作總體情況。
“惠州已跨過第一波疫情高峰。”據介紹,根據省、市疾控中心預測,我市已于2022年底跨過了第一波疫情高峰。根據當前發熱門診就診人數和陽性個案發現情況,我市日新增感染人數呈逐步下降趨勢。不過,農村社區仍存在一定數量感染者,對醫療需求仍維持在較高位水平。目前,惠州市、縣區兩級防控指揮體系仍然保持高效運轉,全市“一盤棋”統籌指揮調度醫療資源,積極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
在做好“乙類乙管”轉段調整工作方面,惠州加強疫情形勢監測。構建醫療資源提級指揮調度機制,建立全市醫療救治能力及資源儲備情況日報告制度,及時調整醫療物資管理、使用、調換、儲備等方面工作策略,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動權。強化宣傳引導。及時準確發布權威信息,全面客觀解讀將“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的目的和科學依據,消除“乙類乙管”就是完全放開、放任不管的錯誤認知,引導群眾認識防控措施優化調整的必要性,有效消解緊張心理、恐慌情緒;全力加強就醫用藥科普引導,充分宣傳個人防護、疫苗接種、分級分類診療等措施對于應對疫情的關鍵作用,引導群眾正確防護、科學就醫、合理用藥,筑牢群防群控基礎;通過健康科普,樹立廣大人民群眾“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形成全民健身、增強體質的良好氛圍。
惠州新聞發布廳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持續推進重癥醫療資源擴容
惠州持續推進重癥醫療資源擴容。惠州市重癥病例集中收治在16家重點醫院,這些醫院實際開放床位數13377張。我市正提速重癥醫療設備采購,全力提升重癥患者收治能力。截至1月8日,全市15家三級醫院的重癥監護床位(含專科、可轉換ICU床位)已增加到1336張,占開放床位數的10.42%,合計ICU床位占比已超過國家8%的標準,目前我市正加快采購高流量呼吸治療儀、呼吸機等醫療設備,以滿足重癥患者的治療和生命支撐。
在加強防控物資保供方面,惠州積極協調省有關部門支持調集緊缺藥品等防疫物資,千方百計聯系藥企全力做好供應保障工作,同時派員進駐協助我市8家重點藥企滿負荷生產,有效緩解重點醫療物資生產和市場供應緊張局面。目前我市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阿茲夫定片、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等三種主要用于重癥患者的藥品基本可滿足臨床需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和其他類的解熱鎮痛藥均有盈余;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顆粒、疏風解毒顆粒等抗新冠中成藥相對充足。
在全力推進老年人群疫苗接種方面,按照國家相關要求,惠州創新工作方式,結合老年人群特點,通過設立老年人綠色通道、臨時接種點、流動接種車、上門接種等措施,最大限度為老年人提供便利,有序推進60歲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種工作,降低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發生重癥、危重癥和死亡的風險。目前,我市仍有部分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未接種加強針,接種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一起筑牢免疫屏障。
惠州新聞發布廳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實施60歲以上老人健康監護
“惠州全力加強重點防控各項工作。”據介紹,惠州搶抓春節前的寶貴窗口期,推動醫療資源向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重點場所傾斜。在提升基層救治能力方面,切實摸清和掌握農村地區的醫療物資、醫護力量配置情況,做好醫療服務和藥物下沉基層工作,全力擴容發熱診室,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全市診所門診部、村衛生站日接診能力為3.45萬人次。在精準投放醫療物資方面,組織協調大型連鎖藥店,加大對惠東、博羅、龍門等縣區的防疫藥品、設備投放力度。同時,調查摸底重點人群。對老年人合并基礎疾病等重癥高風險人群建立健康臺賬,實施60歲以上老人健康監護。已摸排老年人43.6萬人,其中,落實子女監護42.9萬人,落實社區村居干部監護6862人。嚴格重點場所管理。抓好養老、兒童福利等特殊機構的防疫要求,強化封閉管理和人員健康監測。我市49家養老機構、7家兒童福利機構感染率低于全社會感染率。
在抓好“雙節”期間防控方面,惠州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我市元旦春節期間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制定春運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減少因人員大規模流動和聚集導致疫情快速傳播的風險。宣傳引導大家按照“兩避免兩倡導”原則安全有序流動,即避免帶病出行、返鄉,65歲以上老人、嚴重基礎病患者等盡量避免出行;倡導出行返鄉前開展自我健康監測,倡導出行必戴口罩。倡導紅白喜事盡量簡辦,避免大操大辦。去廟會、燈會、集市、棋牌室等人群密集場所,要服從當地疫情防控安排,疫情嚴重時減少聚集性活動,避免疫情過快傳播。
今日惠州網對發布會進行直播。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答記者問
出現持續高燒3日以上不退等情況請及時就診
問1:如何防止輕癥病例向重癥轉變?什么情況下需要到醫院救治?
答: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相較于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致病力和毒力都已大幅降低,但對于老年人、嬰幼兒、有基礎性疾病和未接種疫苗等特殊人群來說,仍有可能出現一定比例的重癥。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時,除要做好勤通風、少聚集、避免接觸其他人等常規防護外,還要加強對自身及家里重點人員的關注,通過自我監測及時識別病情變化和是否存在重癥或危重癥風險。如在家中備一個指夾式脈氧監測儀,通過監測經皮血氧飽和度(SpO2)來識別重癥,正常人的指數在95%-100%,當血氧飽和度≤93%時,就表示有重癥風險。這一方法對有慢性心肺疾病的患者尤為重要。如果家中沒有監測儀,建議通過觀察嘴唇、指甲的顏色,初步判斷是否缺氧。通常情況下,飽含氧氣的血液是鮮紅色的,而氧含量較低的血液顏色偏暗。如果嘴唇、指甲顏色發紫,則可能存在低血氧的風險。
對于居家期間有發燒、咳嗽等癥狀的,要做好對癥治療,可以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常見藥物來退燒,以及一些常見的鎮咳、祛痰藥物,但一定要注意服藥禁忌,規避用藥風險。同時,癥狀緩解或消失后,最好堅持減半服用藥物2-3天,進一步鞏固療效。
居家過程中,一旦出現精神不振甚至神志不清、呼吸困難或急促、經藥物治療后仍持續高燒(高于38.5℃)3日以上不退、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且難以控制等情況,就要及時就診。同時,家庭中有特殊群體更要多加留意,如兒童出現嗜睡、厭食、喂養困難、持續腹瀉或嘔吐等情況,孕婦出現頭暈、心慌、憋氣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退燒藥和復方感冒藥不要疊加使用
問2:新冠病毒輕癥病例如何做好居家治療?如何用藥?
答:輕癥病例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嗅覺及味覺障礙等,無肺炎表現。輕癥患者主要是對癥支持治療。癥狀明顯的病人可對癥使用退熱、止痛、鎮咳和治療腹瀉藥物等緩解,然后通過自身產生的抗體得到自我恢復。如果對癥用藥3-5天仍無好轉,需及時到醫院就診。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2022年12月8日印發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中,發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常用藥參考表》,其中就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的發熱、咽干咽痛、咳嗽咳痰、鼻塞流涕等癥狀提出了用藥參考,可以根據該表選擇適宜的藥物進行治療。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不能重復吃多種退燒藥,退燒藥和復方感冒藥不要疊加使用;用藥須按藥品說明書服用或咨詢醫生,一旦過量對身體有損害。
此外,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始終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重,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對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癥率和病亡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發揮了重要作用。就在前幾天,省防控指揮辦醫療救治組中醫藥防治專班組織專家結合廣東氣候、季節和人群特點,分類制定了廣東治療新冠病毒感染中藥協定處方,包含普通人群協定處方、老年(體弱)人群和兒童協定處方、康復期協定處方等,都可以對癥治療,發揮中醫藥整體調節作用。
最有效的保護就是接種新冠疫苗
問3:老、小、孕等重點人群如何做好防護和救治工作?
答:關于重點人群如何做好防護,主要有以下幾點:1.最有效的保護就是接種新冠疫苗;2.要做到勤洗手、外出時戴好口罩、常通風、不聚集;3.均衡營養,適當休息,合理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4.有慢性基礎疾病的患者一定要遵照醫囑堅持用藥;5.出現氣溫驟降等惡劣天氣的時候,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盡量減少外出;6.如果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等不適,要做好健康監測;7.當出現了持續高燒(高于38.5℃)不退、呼吸困難等情況,要及時就診。
同時,惠州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醫療救治工作的最新要求,不斷健全完善疫情高峰形勢下我市的新冠病毒感染醫療救治運行機制,建立分級分類收治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對于主動就醫的各類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都將無條件接診或收治,落實首診負責和急危重癥搶救制度,評估確需轉診的,進行分級分類收治:
普通型病例收治于各縣區亞定點救治醫院(依托各縣區人民醫院管理),市亞定點救治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管理)補充保障。以肺炎為主要表現的重型和危重型病例,以及超出各縣區人民醫院和亞定點救治醫院醫療救治能力的,收治于市定點救治醫院(市中心人民醫院管理)。
對于老年患者,全市10間三級綜合醫院分區包片,建立老年重癥患者三級醫院分片包干責任制,對口收治劃定區域內高齡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重型、危重型患者,實現老年重癥患者包干管理“全覆蓋”。其他需要醫學觀察的非重癥老年人,由當地亞定點救治醫院集中收治。
對于兒童患者,指定市中心人民醫院為兒童危重癥定點救治醫院,各縣區人民醫院和各級婦幼保健院為兒童重癥定點救治醫院。其他需要醫學觀察的非重癥兒童,可集中收治于當地亞定點救治醫院。
對于透析、腫瘤放化療人員和孕產婦等專科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按照首診負責的原則,根據病情和診療需求,優先通過社區網格轉診至相關醫院保障其接續性治療,接診醫院將予以優先收治。
“陽康”之后個人防護仍不可松懈
問4:“陽康”之后,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答:主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陽康”之后,個人防護仍不可松懈,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市民朋友首次感染奧密克戎病毒之后,短期內抗體水平比較高,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一般認為3-6個月不會二次感染。但是如果病毒突變了,病毒免疫逃逸能力變強,二次感染的風險可能變大。加上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陽康”不代表不會再次感染或者遭受其他呼吸道疾病侵襲。因此,市民朋友“陽康”之后不要降低防護標準,建議繼續堅持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多開窗通風等良好習慣,同時注意咳嗽噴嚏禮儀。其次是康復后不要急著恢復運動,尤其是做一些劇烈運動。我們的身體經過與病毒大對戰,要回到患病前的身體狀態還需要一兩周時間,一定要循序漸進,逐步地恢復到以前的活動量、工作量,一旦累了就要趕緊休息。第三是“陽康”之后不要著急大補特補。此時脾胃相對較虛,大補不但不利于身體恢復,反而會加重身體負擔。同時,也不要大吃大喝,不建議選擇油膩、辛辣、腌制等重口味的食物來開胃,應做到三餐規律,飲食清淡,營養均衡,每天要保證有谷物、優質蛋白食物和水果蔬菜,幫助身體恢復。
立案查處4宗哄抬物價案件
問5:近期我市零售藥店的退燒藥、抗原試劑盒保供穩價等防疫物資情況如何?如何確保數量充足、質量可靠?
答:近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主動、溝通協調,想方設法多方籌措疫情防治相關藥品、抗原試劑盒等防疫物資,千方百計協助企業增產擴能、積極籌備貨源,竭盡全力保障我市藥品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
認真做好零售藥店保供穩價方面,積極鼓勵我市藥品生產企業擴充生產線,引導企業優先生產防疫急需的退熱、感冒、咳嗽類藥品,同時要求各藥品流通經營企業想方設法廣開門路籌措貨源,并緊密結合惠州市場供應緊缺實際,及時下發文件,要求全市零售藥店依法對防疫短缺藥品進行拆零銷售,以最大程度緩解感冒、退熱等藥品的短缺現狀。目前,全市藥店退燒藥、抗原試劑盒等防疫物資供應較2022年12月中旬的匱乏狀態有了明顯好轉,現在藥店已可選購感冒退熱類藥品、連花清瘟膠囊、抗原試劑盒等相關防疫藥品,市民消費也趨于理性。
嚴厲打擊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方面,為防止防疫藥品、醫療器械價格的惡意飛漲,擾亂市場藥品經營秩序,市市場監管局及時組織各縣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感冒類、退熱類、止咳類、抗病毒類等藥品質量和價格專項監督檢查,進一步加大對零售藥店、醫療機構、微商、網店等關鍵領域和重點商品的監管執法,全力以赴保障全市藥品質量安全和價格穩定。2022年12月7日以來,全市共檢查藥品生產企業11家次,藥店、醫療機構2473家次,立案查處4宗哄抬物價案件,責令整改27家次,并對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有力震懾了違法違規行為。
同時,及時聯合組織開展免費送藥等暖心善舉公益活動。一方面,組織我市藥品經營企業將籌措到的防疫短缺藥品向有需要的市民免費發放,以緩解市民缺少退燒藥等燃眉之急。特別是針對基層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缺醫少藥問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市文明辦、市藥品流通行業協會、惠州大亞制藥廠等將籌集到的14萬粒感冒退燒藥物及時免費發放給惠州7個縣區城鄉結合部、村(社區)的老、弱、病、殘等急需人群手中,切實保障好農村特殊群體用藥需求。另一方面,聯合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市文明辦等組織開展“有余藥請分享,你需‘藥’大家幫”免費送藥等愛心公益活動,積極籌措緊缺的退燒藥等藥品,并盤活群眾家庭余藥,免費發放給有需要的鄰居。截至目前,我市藥品生產企業、連鎖企業累計送出超120萬粒(片、袋)退燒藥等,按每人一療程4-6粒(片、袋)測算,可惠及20多萬人,這充分體現了惠州是一座有溫度、有愛心的文明城市。
接下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持續關注市民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想方設法解決當前防疫短缺藥品和醫療器械的供應保障問題,切實加強產品質量和價格監管,依法依規從嚴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努力為市民安全用藥環境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成立以市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防控物資保障組
問6:近期我市防控醫療物資儲備情況如何?能否滿足保供需求?
答:近期,隨著國家優化疫情防控政策“二十條”、“新十條”優化調整以及“乙類乙管”方案實施,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防疫物資的保障工作,成立了以市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防控物資保障組,根據國家、省、市有關工作部署,市防控物資保障組各成員單位全力以赴做好防控醫療物資生產供應保障,堅決守好疫情防控“大后方”。目前,我市形成了由政府機構、醫療疾控機構和企業庫存、產能組成的防控物資保障體系,基本滿足全市保供需求。
全市防控醫療救治藥品生產供應保障方面,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在加強對重點藥品生產企業的服務保障的同時,也積極拓寬采購緊缺防控救治物資的渠道。每天摸排我市8家生產治療新冠病毒有療效的中西藥企業,產能一天一報,并積極協助推動企業擴大產能,其中,大亞制藥的布洛芬緩釋片日產量40萬片、羅浮山國藥的咳特靈片日產量10萬盒、新峰藥業的感冒靈顆粒日產量28萬盒,這8家企業產能基本可滿足我市所需。我市華爾康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嘉和威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惠州大亞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被列入廣東省防控救治物資重點企業名單。同時,我市通過向省防控物資保障組申請支持、對接廠家等多渠道方式,全力保供抗原測劑、布洛芬片、奈瑪特韋片等重點防控醫療物資。2022年12月18日以來,政府緊急采購布洛芬片3.53萬盒、布洛芬混懸液(兒童)1.14萬瓶、對乙酰氨基酚片2.54萬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11.78萬盒、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原檢測試劑盒58萬人份、奈瑪特韋片900盒等,有效緩解了緊缺問題。接下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在市防控辦具體指揮下,全力保障我市防疫醫療物資需求。
針對農村疫情防控制定專門工作方案
問7:近期農村疫情防控壓力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目前我市農村采取了哪些防疫措施?
答:當前,正值春節來臨,我市農村疫情防控壓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返鄉人員增加。隨著春節臨近,將迎來返鄉潮,勢必對農村地區的防疫組織能力帶來挑戰。二是聚集性活動增多。按照傳統習俗,走村串戶、走親訪友、請客吃飯等聚集性活動較多,將加速病毒傳播。三是農村普遍對新冠病毒認知不夠,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較弱。農村老年人口、有基礎疾病者較多,疫苗接種率較低。一些人經常小病扛著不就醫,容易貽誤治療時機。四是與城市相比,農村醫療衛生資源基礎薄弱、醫療服務能力相對不足。
針對農村疫情防控,我市制定了專門工作方案。目前,主要采取以下防疫措施:
一是充分發揮農村基層組織作用。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領導,發揮好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其他各類組織資源優勢,推動村組干部、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農村黨員等力量沖在一線、主動作為。創新方式方法,運用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等方式,增強應對疫情能力和水平。
二是做好農村居民宣教引導。創新形式手段,深入宣傳,引導群眾牢固樹立“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保持社交距離,加強健康監測,陽性感染者做好自我隔離、及時就醫,不參加社交活動。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態;倡導鄰里互助,倡導避免帶病出行、返鄉,返鄉初期減少與家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合并基礎疾病者的接觸。倡導65歲及以上老人、嚴重基礎病患者等盡量避免出行;避免前往高流行地區,少去密閉場所;高流行地區群眾減少出行。
三是適當減少聚集。指導鄉鎮控制廟會、文藝演出、展覽展銷等活動,農村集市規模和頻次,活動期間引導群眾佩戴口罩,控制人流量,落實通風消毒等防控措施。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減少親朋聚餐聚會人數,縮短聚餐時間。
四是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結合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組織群眾及時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污水、勤打掃,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五是做好重點人群服務。開展農村地區重點人群的摸底和風險等級評估,實現健康電子檔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加強健康監測和隨訪,發放免費健康包,對高齡行動不便患者,在病情允許情況下,醫務人員提供上門服務。
六是提升農村地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經過擴容增量,全市發熱患者接診能力進一步提升。按照分區包片原則,建立了二級以上醫院對口幫扶機制,農村地區居民醫療服務網格化。建立了鄉鎮衛生院、村衛生站藥品保障機制和醫療衛生人員梯隊,在鄉鎮衛生院、村衛生站醫務人員發生短缺時,梯隊人員立即予以填補。
七是落實分級分類治療,建立轉診銜接機制。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癥搶救制度,建立了轉診綠色通道;不具備轉診條件的患者,通過市對口幫扶醫院派出專家組下沉縣級醫院、遠程會診等方式指導救治。
更多內容可掃碼看直播回顧。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黃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