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排水管網建設:暢通城市“毛細血管” 讓污水順利“回家”

        排水管網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之一,是城市肌體中的“靜脈”。近年來,惠州推動生態環境保護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明顯,惠州大地正在綠起來、美起來。作為市屬國有企業,市水務集團發力排水管網建設,暢通城市“毛細血管”,讓污水順利“回家”,為水環境提升、美麗惠州建設貢獻了重要力量。

        寒冬時節,走進惠城中心區排水主管網病害修復項目(以下簡稱“病害修復項目”)文華一路施工現場,轟鳴的機械聲,微微振動的地面,訴說著這里的繁忙。

        “這個項目主要是通過對存量主管網的排查修復工作,提高既有管網的輸送能力,排擠外水進入污水管網,提高污水進廠濃度。”惠州水務集團碧水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敖翔告訴記者,病害修復項目主要是對惠城中心區內排水主管網系統進行隱患排查及修復,區域面積226km?。

        “要精準消除病害,前期的診斷非常關鍵。”敖翔說,管網都是“藏”起來的,地下管線復雜,要快速精準定位病灶,必須請“專家”出馬。在智慧管道檢測設備(QV、CCTV)的加持下,該公司快速高效地給出了病害修復項目的“診斷結果”:工程共維護管道功能性缺陷約268km,修復管道結構性缺陷合計長度約47km,其中非開挖修復合計約35km,開挖修復合計約12km,局部修復合計約3760處。

        距離病害修復項目6公里的西湖環湖污水管網改造工程(以下簡稱“環湖污水管網改造”)龍豐路施工現場,轟鳴聲此起彼伏,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

        記者了解到,環湖污水管網改造主要針對油罌口及鱷湖路溢流口兩處排口及鵝嶺北路橫街 22 處滲漏點進行整治,工程包括市政道路上新建污水管道,涉及主要市政道路 12 條,新建污水管總長約為8587m,新建、改造或修復閘門2處,修復清疏現狀管道長約為1.09km。

        “項目的建設是保證西湖水體水質的需要。”敖翔說,環湖污水管網改造完成后,龍豐、上排片區污水將全部通過污水管網收集,經梅湖三期污水提升泵站抽排至梅湖水質凈化中心集中處理,實現片區內污水處理后達標排放。

        敖翔坦陳,上述兩個項目都位于惠城中心區,開挖路面圍閉施工勢必影響交通和市民出行,施工進度嚴重受限。為此,該公司積極對接交警、交通和各管線單位,多次現場實地踏勘,制定交通疏解方案,做好管線交底工作,堅決做到不帶疑問開展施工,把一切問題在動工前期解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管網項目進展還是比較順利!卑较枵f,截至目前,病害修復項目累計完成管道清淤229.53km,管道病害修復23.84km,其中管道開挖修復5.35km,非開挖修復18.49km,累計完成建安產值約34296萬元,完成形象進度約71.45%,提前完成百日攻堅任務目標,項目計劃2023年6月底完成。

        與此同時,自市水務集團開展“百日攻堅”行動以來,環湖污水管網改造項目在保證龍豐、上排片區交通及居民出行方便的條件下全面鋪開,完成污水管道鋪設約1km,油罌泄洪口污水滲漏點完成修復,鵝嶺北橫街病害修復已完成至60%。年底前計劃完成項目整體進度的85%,包括完成85%的主管網建設、鵝嶺北橫街病害修復和鱷湖路旋轉堰門施工等。

        文:惠報全媒體記者黃曉娜

        圖、視頻來源:惠州新聞網

      編輯: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