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嘉明談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 奮力譜寫惠州人社新篇章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前,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嘉明在惠州市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一把手訪談活動中接受采訪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人社工作作出了部署,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人社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人社系統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持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抓好人才隊伍建設,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奮力譜寫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
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百姓福祉。近年來,市人社局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強化政府政策措施穩定就業,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擴大就業,積極推動創業帶動就業,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創業,盯緊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從崗位開發、供需對接、援企穩崗、創業扶持、技能培訓、就業援助、失業預防等方面綜合施策,持續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
今年以來,惠州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質量穩步提升,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26萬人,同比增長2%。截至目前,2022年惠州市生源高校畢業生約3.3萬人,整體就業率約為98.6%。
人社部門是就業工作牽頭部門,吳嘉明表示,接下來市人社局將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努力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流動的體制和政策弊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推動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繼續實施“降、緩、返、擴、補、促”6個方面保主體穩就業扶持政策,助企紓困,打好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的“組合拳”;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聚焦便民惠民,大力推動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優化公共就業服務;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為促進全市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堅實支撐。
市人社部門深入實施“粵菜師傅”等三項工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這是惠州市“粵菜師傅”廚藝技能大賽比賽現場。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健全體系不斷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運行的穩定器。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近年來,市人社局不斷完善符合市情、涵蓋全面、覆蓋城鄉、便捷高效、持續發展的社會保障體系,推動惠州社會保險體系持續完善、社保惠民水平不斷提高。
據統計,今年以來,養老、工傷、失業三險種參保累計647.76萬人次,征繳總收入233.19億元。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調整為2649元,人均增加117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90元。截至今年12月,我市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為500萬人,電子社保卡簽發297萬張。
吳嘉明表示,接下來市人社局將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部署要求,健全基本養老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充分發揮社保惠民生的重要作用;推進社保數字化轉型,進一步簡化業務經辦流程,創新業務經辦方式;提高企業年金覆蓋率,積極探索養老保險第三支柱、補充工傷保險等多層次保障制度,推進新業態從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持續強化基金監管,切實兜牢保發放底線,不斷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
堅持人才引領戰略定位抓好人才隊伍建設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近年來,市人社局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扣我市產業發展需求,實施“博士惠聚工程”和“藍領博士工程”,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加強校企合作培養,實現惠州人才數量質量雙提升。截至目前,惠州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1家、博士工作站37家,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10家、技能大師工作室18家。
吳嘉明表示,人社部門作為黨管人才工作格局中的重要部門,將堅持人才引領的戰略定位,緊緊圍繞人才強市目標,一手抓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壯大博士博士后青年科技人才生力軍,深化職稱制度、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斷優化人才服務;一手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在培養、使用、評價、激勵等方面打出政策創新“組合拳”,推動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惠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切實維護勞動者根本利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勞動法律法規,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制度,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近年來,市人社局持續探索建立矛盾糾紛防范化解機制,開展調解仲裁多元處理機制建設,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系。據統計,近3年來,全市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協調處理案件4.33萬多件,為8.2萬多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11.5億多元。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立案處理(處罰)案件795件,勞動者工資報酬權益得到有效保護。全市已建立11個派駐仲裁庭,通過開展流動仲裁活動,實現送“庭”上門,讓群眾少跑腿;全市76個鎮(街)共設立84個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每個調解組織都配有專人調解勞動人事爭議案件。
吳嘉明表示,全市人社系統將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作為推動實現共同富裕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工作,加強勞動關系領域風險研判,創新工作機制和工作舉措,完善調解仲裁法律政策,不斷健全勞動爭議多元處理機制,加大監察執法力度,暢通和規范勞動者訴求表達和維權渠道,維護好包括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內的各類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推動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惠州日報記者駱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