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市累計注冊公共場所碼29.35萬個,市政數局提醒:
防疫一“碼”當先,先掃碼再進場
中秋假期,國內疫情多點散發,部分地區仍呈快速增長趨勢。9月8日,惠州日報記者暗訪發現,我市不少場所防疫責任意識仍較淡薄,部分場所的“場所碼”形同虛設。
疫情防控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是防疫第一責任人;葜莩掷m在全市范圍內推行粵康碼公共場所碼“一碼通行”,落實最小單元防疫管控措施,建立起廣泛的“場所碼”管控體系。據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統計,截至9月8日12時,全市累計注冊公共場所碼29.35萬個,掃碼約6.57億人次。
落實“場所碼”掃碼是最低成本又有效的防控措施。市政數局提醒,全市公共場所應該將“場所碼”張貼在顯眼位置,場所管理員、檢測員應及時提醒出入市民,市民也要積極支持配合及時掃碼,做到全市公共場所場所碼“應建盡建”“應掃盡掃”。
商場超市、餐飲、農貿市場等人流密集場掃碼量較低
目前,我市商場超市、住宅小區、辦公場所、工業園區、餐飲、酒店住宿、文娛娛樂場所、農貿市場等8類重點公共場所,絕大部分已注冊、建立場所碼,并在顯眼位置張貼,但不少場所未嚴格落實“場所碼”防疫要求。據市政數局統計,截至9月8日12時,全市8類重點場所近7日掃碼2621.88萬人次。其中,商場超市、餐飲、農貿市場等人流密集場所平均打卡人次分別為144.05人次/場所、38.87人次/場所、195.46人次/場所,與場所人流通行量相比仍存有較大差距。
市政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掃碼量反映出我市不少小型商場、餐飲落實掃碼入場積極性不高,商超場所雖然在大門入口設置了“場所碼”,但場內消費場所普遍沒有落實“應掃盡掃”的要求。
“反向掃碼”“老幼助查”知曉度有待提高
不少成年人和老年人沒有智能手機怎么掃?
該負責人介紹,對使用入境人員粵康碼(GHC)的外籍人員、港澳臺人員,場所工作人員可掃描其本人或同行人出示的粵康碼,或隨身攜帶的紙質粵康碼進行健康碼核驗。對16歲以下、60歲以上的內地居民,場所工作人員可通過粵康碼上的老幼粵康碼助查詢功能,代為查詢健康信息。“但從惠州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工單以及實地檢查情況看,場所防疫人員大多對‘一老一小’、港澳臺以及外籍人士可‘反向掃碼’‘老幼助查’校驗通行的知曉度較低,仍需加強宣傳和普及!
市政數局提醒,進入公共場所先掃“場所碼”,可確保一旦發生疫情,各級各部門能快速反應、精準流調,實現數字防疫“碼”上見效。“人員流動的公共場所、區域,尤其是封閉和密閉場所,都應該規范注冊‘場所碼’并張貼在明顯位置,做到‘應建盡建’,出入者‘應掃盡掃’。”
惠州日報記者李向英 通訊員黃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