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象頭山保護區再次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博羅紅豆(Ormosia boluoensis)群落的新分布點,是惠州境內發現的第二處博羅紅豆群落。本次博羅紅豆新發現分布點的記錄,刷新了博羅紅豆分布緯度的最南點、海拔最低點,這一重要發現,將為紅豆屬植物的分布及生境研究提供新資料,同時也是特有植物博羅紅豆種群研究的重要材料。
博羅紅豆。
博羅紅豆群落是象頭山特有植物。經調查,此次新發現的博羅紅豆群落位于海拔640~680米的一處山坡上,面積約0.2公頃,共有16株成熟喬木個體,其中最大的一株胸徑達到12.1厘米。該群落處于良好的自然野生狀態,林下散生幼苗,部分喬木已掛果。
據悉,博羅紅豆( Ormosia boluoensis) 隸屬于“豆科(Fabaceae)” 紅豆屬 ( Ormosia) ,是廣東省特有的極小種群植物。博羅紅豆是在象頭山保護區內發現并發表的特有物種(王英強和陳邦余1995),具有重要的生態、經濟、文化和科研價值。根據2021年國家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豆科(Fabaceae)” 紅豆屬 Ormosia所有種為國家二級保護(列為一級的小葉紅豆除外),充分體現了紅豆屬植物岌岌可危的生存現狀。博羅紅豆此前僅記錄分布于象頭山保護區海拔820米左右的一座山峰上,居群面積不到1公頃,個體僅314株。而本次發現的群落是惠州境內發現的第二處博羅紅豆群落。
博羅紅豆原記錄群落航拍圖。
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以來,極為重視博羅紅豆的保護與研究工作。保護區于2019年建立了面積為1公頃的固定監測樣地,基本摸清了博羅紅豆群落在保護區的生長狀況。
新發現的博羅紅豆已自然結果。
2022年1月,象頭山保護區啟動第二次綜合科學考察工作,在開展保護區全域野生動植物調查過程中科考隊員尤為關注珍稀瀕危及特有植物生長及保護現狀。2022年6月,科考隊員在新的植物樣方區域內驚喜發現了博羅紅豆植株,并立即對新位點進行了全面調查,最終確定此地為博羅紅豆群落新分布點。
據了解,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珠三角地區一座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寶庫。根據此次初步調查結果,保護區已記錄到各類保護植物29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6種,廣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種,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107種,中國特有動物12種。
新發現的博羅紅豆植株。
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對博羅紅豆新分布點的保護與監測,持續推進科學研究工作,積極開展全域動植物資源及種群生態調查、完善保護區網格化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保護區科研監測能力與信息化建設水平,為保護區自然資源保護和科學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惠報全媒體記者游璇鈺 通訊員陶君 韋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