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魚也可能有寄生蟲。 本組圖片東江時報記者周楠 攝
生食海鮮有風險。
不久前,廈門不少人進食生腌海鮮后,出現肝功能異常。無獨有偶,一女子在泰國路邊攤買來生腌海鮮,隔了三四個小時后進食,也出現食物中毒的癥狀。天氣炎熱,很多人想吃點涼拌菜來刺激味覺,增加食欲。近來,網上掀起一陣生吃生腌海鮮的風潮,不少網友跟風食用都中招。
食用生腌海鮮有3種健康隱患
據了解,生腌海鮮是采用新鮮的海鮮包括蝦、蟹、生蠔和各種貝類,加上各種調味料腌制,不經過任何的高溫烹飪形式便食用。因做法簡單,肉質鮮嫩,且有強烈的味覺刺激,這種美食滿足了部分人的味覺追求。不過,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檢驗科檢驗人員表示,從醫學角度來分析,生腌海鮮不提倡食用。因為沒有經過高溫烹飪的海產品,自身可能攜帶很多種病原體,這些病原體進入人體可以引起嚴重的健康危害。具體來說,有以下三種健康隱患。
一是細菌超標。生吃海鮮首先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就是細菌超標,其中最常見的是副溶血性弧菌和創傷弧菌。這兩種菌主要存在于污染的魚、蝦、蟹、貝類和海藻類等海產品中或腌制食品中。食用這些未煮熟的海產品就可能感染此類菌,導致腸胃不適,表現為急性胃腸炎,有腹痛、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少數嚴重者還可引發敗血癥。其中,創傷弧菌又被稱為海洋中的無聲殺手。一旦感染上創傷弧菌,嚴重者不但會引發肌炎和筋膜炎,還會誘發壞疽、敗血癥,對生命有嚴重的威脅。
二是傳播病毒。很多海鮮還是肝炎型病毒和胃腸炎型病毒等病毒傳播者。1988年,上海就出現了30萬人甲肝大流行現象。其患病原因便是食用了帶有甲肝病毒的生腌毛蚶。除此以外,在一些生腌海鮮(特別是牡蠣等貝類)就含有大量的諾如病毒,人類一旦感染就有可能會誘發病毒性腸炎,從而使患者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諾如病毒的傳染性較強,而且有一定的隱蔽性,患者康復后48小時內依然有一定的傳染性。
三是感染寄生蟲。很多海鮮如各種魚蝦蟹貝殼類,都極有可能含有大量的寄生蟲。人體一旦感染這些寄生蟲,患者可出現腹部劇痛、嘔吐、惡心、腹瀉等癥狀,胃腸黏膜會因此遭受到強烈損傷。而且這些寄生蟲還有可能會寄生于人體器官里形成囊腫,對健康危害非常大。
很多人會認為海水魚不會有寄生蟲。事實上,即便是海水魚做的生魚片,也絕非想象中那么安全。它們也同樣會攜帶寄生蟲,同樣也有能力感染人類。其中大家熟知的三文魚、金槍魚、海鱸魚、鱈魚、石斑等海水魚,都是寄生蟲青睞寄生的對象。即便采用冷凍、辣醬、芥末、白酒等方法腌制,都很難完全殺死這些病原體。
重要提醒
怎樣吃更安全
海鮮怎么吃才安全?檢驗人員建議,吃海鮮的時候,最好徹底烹飪熟再食用。如果實在無法割舍下生腌海鮮,則一定要選擇徹底清洗干凈并殺菌消毒后的海鮮食用。一旦出現了中毒反應,如腹痛、嘔吐、發熱、頭痛等現象,要盡早去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同時還要告知醫生,自己曾經食用過哪些生腌食物;颊哌可以把自己的血液、大便、傷口分泌物等送至檢驗科進行檢測,這樣可以快速篩查出是否被這些病原體感染。還可以將患者的大便進行細菌培養,可以準確鑒定病原菌,報告藥敏結果,給臨床選擇用藥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文/東江時報記者方蓮花
通訊員王運廣鄭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