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服務關系千家萬戶,是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惠州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60.7萬人,占全市人口的10.05%;65歲及以上老年人41.3萬人,占全市人口的6.83%,屬于輕型老齡化社會。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如何推動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滿足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已成為惠州擦亮惠民之州品牌的重要課題。
日前,位于市區橋西街道南門路45號的惠州市長者服務之家示范項目正式揭牌運營,意味著我市社區養老又增加一個重要陣地,打通了周邊長者養老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作為市級示范項目,該項目在服務功能、建設運營、服務模式方面有何亮點及可復制經驗?惠州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康養中心工作人員在了解老人身心狀況。惠州日報記者游璇鈺 攝
居市中心,“家門口”可享養老服務
穿過惠城區橋西熙熙攘攘的街道,走進惠州市長者服務之家示范項目——惠民九如康養中心,映入眼簾的是煥然一新的大樓。這里原是惠州市商務局的辦公大樓,經過翻新改建后,成為惠州首批建成投入使用的社區“一站式”“嵌入式”養老服務綜合體。
記者看到,該項目地處惠州市中心,距離莞惠城軌西湖東站僅500米,臨近惠州西湖景區、市中心人民醫院、惠州市老年大學、麗日購物廣場(西湖店)等地。項目一樓,配建了長者飯堂、中醫理療室、護理站、閱覽室,二樓則配有居家養老服務平臺、長者日托中心、家庭養老床位展示空間、康復訓練室。
記者走訪該項目時,社工徐洲果正陪同郭阿姨接受理療。郭阿姨是一名卒中患者,目前處于康復階段,需要按時理療。“我們接受過專業培訓,能為長者提供包括推拿、針灸、按摩等中醫方面的理療,幫助長者維持身體機能。”
“我在這里,每天有社工關心我,陪我聊天,而且‘養老院’還給我們組織了很多活動。”郭阿姨滿臉笑容地說,能在“家門口”養老,對她來說既方便理療,又為老年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郭阿姨介紹說,有部分身體出現功能障礙的老年人容易出現抑郁、不安等不良情緒,幫助老人調節情緒也是社工的主要工作之一,“他們常常帶長者跟社區其他老年人互動交流、溝通情感,幫助他們敞開心扉,緩解不良情緒。”
該中心另一邊的直播室里,社工姜紫涵則化身“網絡主播”,正和李叔主持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李叔是社區里有名的“好聲音”,曾多次在歌唱比賽中獲獎,當天他作為嘉賓在直播中分享經驗,吸引了不少在線觀眾,直播氣氛輕松愉悅。“現在大家不僅追求老有所養,也追求老有所樂。這個養老場所靠近我們家,能一定程度減輕我們子女的負擔。”李叔說。
功能齊全,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
養老服務離不開完善的基礎設施。惠州市長者服務之家示范項目總投資超2000萬元,建筑面積約9000平方米,首期開放床位195張,為社會老人提供普惠性養老服務。
不僅如此,項目內設多種功能廳,提供專業醫療康養相融合的專業服務,可滿足長者多元化、多層次的一站式康養需求。這里基本實現了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三位一體”,“未來我們將努力延伸服務到家庭和社區,構建一個‘15分鐘養老服務圈’。”惠民九如康養中心總經理黃麗麗說。
“在服務層次上,該項目不僅預留兜底性養老服務床位,還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一個方便可及、質量有保障的普惠性養老服務場所。”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是我市“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的一個有力探索和實踐。該項目在建設運營上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利用政府閑置物業,由惠州國有企業與全國知名的專業化、連鎖化養老服務企業聯合進行改造升級和建設運營,在惠州養老服務方面是一個創舉,“市場主體的積極參與,有利于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化、規范化和可持續性發展,這或將具有較強的可復制性。”
打造樣板,全市推進12個示范項目建設
此前,市民政局開展問卷調查,向65周歲以上老人發放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問卷4180份。調查結果顯示,66%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17.5%的老人選擇社區居家養老。“可見,中國人垂暮不離親、養老不離家的家本位觀念較強,多數老年人更傾向于社區居家養老。”市民政局負責人說,這個項目的建設運營,正是我市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順應當前惠州老人社區居家養老需求的有力措施之一。
據悉,市長者服務之家示范項目建設被寫進2021年和2022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項目建成使用,對示范引領全市居家和社區普惠性養老服務發展,提升我市養老服務品質具有重要意義。“這是惠州市中心城區的第一個示范性長者服務之家樣板項目。”市民政局負責人說,該項目作為惠州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的全新探索,將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目前我市各縣(區)正通過新建或改擴建,采取與民辦養老機構合作、購買社工服務等方式,積極推進其他11個鎮(街)長者服務(照護)之家示范項目建設,為社區老年人開展無償、低償的養老服務,目前已有8家投入運營。
惠州日報記者游璇鈺 通訊員劉俞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