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國家和人類的傳記。
在黑暗中誕生,在苦難中成長,在挫折中奮起,在奮斗中壯大,從一個只有50多名黨員的組織,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讓山河破碎的中國走向強盛,讓備受屈辱的民族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1921~2022,101年,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黨的歷程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斗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
而我們惠州,也有著輝煌的革命史。這里不僅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地方行政工作的開端。
這些屬于惠州的建黨印記,你都知道嗎?
第一個黨支部——中共秋溪支部
1924年春,中共廣東區委派共產黨員葉文匡回到家鄉惠陽秋長,領導當地農民運動,發展黨組織。葉文匡少年時就讀于挺秀書院,回到家鄉后,他充分利用挺秀書院地理位置偏僻和師生愛國的有利條件,以此為工作據點,并以書院教師的身份作掩護,組織領導秋長農民,秘密發展黨組織。同年夏天,在挺秀書院成立了黨小組,葉文匡任組長。1925年4月,中共秋溪支部成立,葉文匡任書記,黨員有葉錫康、葉欽梅、葉梅青、葉祥彤、葉春榮等人。
挺秀書院舊址
中共秋溪支部是中國共產黨在惠州建立的首個黨支部。秋溪支部的建立,在惠州大地樹起了第一面黨的旗幟,為當時秋溪鄉大革命斗爭起到組織和領導作用,為惠州黨組織的發展壯大和開展革命斗爭奠定了早期基礎。
有了黨的基層組織,就像在黑夜航行中的船只有了燈塔,廣大黨員群眾在黨組織帶領下,在革命斗爭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1925年東征軍攻打淡水城時,葉文匡就和當地黨員一起,領導秋長農民赤衛隊配合東征軍作戰,為戰斗最終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戰斗結束后,挺秀書院師生在葉錫康的帶領下,還前往淡水參加祝捷大會,大家高呼革命口號,群情激昂。
挺秀書院改為象山書院后,中共廣東區委又派出黨員和進步教師前來任教,象山書院進一步成為中共組織活動基地,秋溪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
為團結更多教師、學生和鄉村進步青年,建立黨的外圍組織,進一步推動斗爭發展,葉文匡以象山書院為基地,由共產黨員葉錫康、葉佩青等發起成立沙周青年鼎新會、讀書會、文藝社、新學生社,接著又由葉文華等發起成立沙周青年會,出版反帝反封建進步刊物,傳播馬克思主義,宣傳民主進步思想,播撒革命火種。
1926年春,在中共秋溪支部基礎上,建立了中共象山特別支部,書記為葉文匡,下轄兩個黨支部,有黨員30多人,隸屬中共廣東支部,之后又隸屬中共惠州地委。中共象山特別支部成立后,繼續發展和壯大黨的組織,培養了許多優秀黨員和干部,為當時農民運動和革命活動培養和輸送了不少優秀人才。
葉文匡
第一個地方委員會——中共惠州地方委員會
1924年冬,共產黨員葉文匡從廣州回到家鄉惠陽縣秋溪鄉開展建黨工作,1925年4月,成立中共秋溪支部。隨后,葉文匡以象山高級小學為基地,繼續發展黨員。1926年春,組成中共惠陽象山特別支部,葉文匡任書記。下轄2個黨支部,有共產黨員30多人。
中共惠州地方委員會舊址
1925年10月下旬,隨著第二次東征的節節勝利,廣東區委派阮嘯仙、陳國均到惠州視察工作。11月,在阮嘯仙、陳國均的指導下,成立了中共惠州特別支部,由朱祺任書記,共有共產黨員、團員31人。1925年10月,共產黨員黃覺群隨東征軍回到龍川后,通過舉辦青年訓練班,吸收進步青年楊復生、黃日初、陳增翼、羅一如、黃鴻良、黃伯隆、黃云伍、黃文海、黃鴻強、鄧國章等人參加共產黨。11月,成立中共龍川縣特別支部,由黃覺群任書記(后由楊復生接任)。接著,又建立共青團龍川特別支部,由楊復生任書記。1925年12月初,東征軍進入紫金后,中共海陸豐地委決定原成立的紫金黨小組改為中共紫金縣特別支部,由鐘靈任書記。1926年夏,在中共紫金特別支部的幫助下,建立了中共河源曲龍支部,由賴民任書記。
1926年11月,共青團惠州地委成立后,惠州的黨、團組織分開。根據廣東區委指示,3月撤銷中共惠州特別支部,成立中共惠州地委。由肖鵬魂任書記(后由李國英、藍璇均接任)。委員有:朱祺、肖鵬魂、李國英、何友逖、藍璇均、盧耀文。下轄惠州地委機關支部、惠州支部、惠陽象山特別支部、紫金特別支部、龍川特別支部。
1926年秋,中共惠州地委派遣共產黨員韓耀汪回博羅開展革命活動。隨后,廣州農講所學員古柏桐、溫良等人到博羅從事農民運動。1927年3月,在工農運動開展的基礎上,根據中共惠州地委指示,建立了中共博羅縣城支部。中共博羅縣城支部由韓耀汪任書記,有黨員8人。
中共惠州地方委員會的成立是惠州革命史上的大事,也是革命記憶中亮麗的一抹色彩,大革命時期的惠州,也因此成為黨組織發展最迅速的地區之一。
第一個工會組織——中華全國總工會惠州辦事處
位于惠城區橋西街道都市巷,有這么一間房子:這里是中華全國總工會惠州辦事處舊址,該建筑坐東向西,青磚瓦房,前后二進結構,中間有一個天井,共8房2廳,面積約300平方米。
中華全國總工會惠州辦事處舊址
近代以來,在先進知識分子的組織下,惠州工農運動成為廣東工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919年5月,惠州工人參加了“五四”愛國運動。1922年5月,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后,惠州的工會組織逐步發展成為重要的社會力量。1923年1月,中國第一個縣級農會——海豐總農會成立。5月,海豐、陸豐、惠陽三縣農會擴大為惠州農民聯合會。7月,惠州農民聯合會再擴大為廣東省農會,轄粵東6個縣農會,會員達到13萬多人。1925年10月,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攻克惠州后,在惠州設立東征軍惠州留守處,開展工農運動。此后,在惠州的國民革命軍中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成立中共惠州支部,成為惠州工農運動的主要領導者。1925年10月26日,成立惠州第一個工會組織——理發工會。接著,惠州的船業、車衣、郵差、油業、茶莊、 酒樓 (制餅) 攤業等10個工會相繼成立,會員有2896人。
1926年1月,全國總工會決定設立中華全國總工會惠州辦事處,領導惠陽、紫金、博羅、河源、龍川、和平、連平、新豐8縣的工人運動,由肖鵬魂任主任。在中華全國總工會惠州辦事處的領導下,各縣的工會組織蓬勃發展,到4月30日,惠州辦事處下轄各縣有工會30個,會員發展到7885人。1926年7月16日,根據形勢的需要,中華全國總工會撤銷惠州辦事處,惠州工人運動由本地工人代表大會負責領導。
中華全國總工會惠州辦事處舊址保存尚好,它見證了大革命時期惠州的革命歷史,也是見證惠州工人運動的重要建筑,1978年由惠州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一個農會組織——惠陽第三區農民協會
黨的一大召開以后,各地農民運動轟轟烈烈開展起來。特別是東江流域的海陸豐地區,在彭湃的組織領導下,農民運動蓬勃發展。1922年7月,彭湃在家鄉海豐縣赤山約成立六人秘密農會。在會上,他與另外5位農民歃血為盟,莊嚴宣誓,決心組織農會,為農民的利益而奮斗,一心一意鬧革命。農會從揭露地主對農民的剝削入手,喚醒受壓迫的農民起來抵抗不合理的制度,維護自己的利益,很快贏得了農民的信賴。農民運動成了共產黨領導東江人民徹底改變命運的先導。
1923年元旦,彭湃組建了中國第一個縣級農會――海豐總農會,開展農民運動,并迅速把革命星火引到高潭及周邊地區。同年4月,在彭湃的指導下,惠陽第三區農民協會在水口鄉蔚起山房(學校)召開成立大會,會議通過農會宣言,向每個會員派發農會證,并選舉產生區農會委員會,黃星南為會長。這是中國最早成立的農會之一。區農會成立后,各鄉相繼建立鄉農會,會員發展到六七千人。
惠陽籍進步青年何友逖也于1923年在今屬惠東平山等地積極開展農民運動,組織一批進步知識分子深入農村宣傳發動群眾。5月,何友逖等帶領惠陽各地農會干部30多人,到海豐參加海豐、陸豐、惠陽三縣農會共同組織的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彭湃發表了《海陸歸三縣農會“五一”宣言》(“歸”即歸善,惠陽舊名)。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海豐總農會改稱惠州農民聯合會。同年7月,又將惠州農民聯合會改為廣東省農民聯合會,會員達13.4萬人。
東征期間,惠州農民運動有力配合了東征軍。1926年1月,廣東省農民協會成立惠州辦事處,朱祺任主任。7月,《中國農民》刊發了朱祺的《惠州辦事處會務報告》。報告顯示,辦事處下轄惠陽、紫金、博羅、河源、龍川等縣,有19個區農民協會、307個鄉農會、農會會員25000多人、農民自衛軍4000多人。隨著各地農會相繼成立,惠州成了廣東開展農民運動最早和最好的地區之一,為日后黨組織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惠州的這些“第一”,
都是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的印記!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永遠跟黨走,堅定信念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