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東江高級中學:通過“三色五力”聚焦師生成長力

        日前,2021年惠州市中小學生健美操啦啦操比賽成績公布,惠州市東江高級中學(以下簡稱東高)成績優異,榮獲高中組有氧舞蹈健身操、高中組輕器械健身操、高中組花球啦啦操、高中組徒手健身操4項第一名。這也是自2014年以來,東高連續第8年在該賽事中榮獲第一名。

        獎杯的背后,是東高特色化辦學結出的碩果。在這里,多數學生沒有藝體教育基礎,但這并不妨礙他們以這里為起點,成就更好的自己。而這不僅是學校超強培養能力的體現,也是東高人“聚焦師生成長力,成就更好的自己”的共同價值追求。

        虎年開啟新征程。今年,在傳承“四東文化”、提出“傳承紅色基因、打造藍色教育、實施綠色課堂”教育理念,取得振奮人心教育成果的基礎上,學校黨委書記、校長謝振中提出“以師生成長力建設為中心,激發內驅力、強化意志力、涵養共情力、提升學習力”的育人目標,從教育角度賦予了“虎力”不同的內涵。在東高怎樣成就更好的自己?有哪些路徑、方法和措施?都能從中找到答案。

      學生在東高育人氛圍里,獲得成長力,有目標、有動力、有方法和技巧,成就更好的自己。

        激發內驅力,師生逐夢在東高

        在東高,成就更好的自己,標準是什么?

        在謝振中心中,包含品德修養、學業成績、性格特點等方方面面,他希望每一位東高師生目標堅定、活潑開朗、堅韌不拔、奮發向上。

        在東高,怎樣成就更好的自己?有哪些路徑、方法和措施?

        “成長力是中心詞,激發內驅力、強化意志力、涵養共情力側重于德育,提升學習力則是綠色課堂建設的體現。”謝振中對此闡述說,讓學生在東高育人氛圍里,獲得成長力,永遠有目標、有動力、有方法和技巧,成就更好的自己。

        激發師生內驅力,應該給學生提供怎樣的文化資源和價值引領?

        近年來,東高以惠州本土文化——“四東文化”(東江客屬民俗文化、東樵羅浮山文化、東坡寓惠文化和東江革命歷史文化)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從而打造學校的文化特色品牌。其中,東江客屬民俗文化體現了和諧包容、崇文尚新、剛正武風的品格,教誨后人在不斷傳承中學會創新;東樵羅浮山文化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人們感悟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理念和境界;東坡寓惠文化展現了蘇東坡“位卑未敢忘憂國”、心系百姓的仁義情懷以及遭遇逆境卻樂觀曠達的人生智慧;東江革命歷史文化則書寫了百余年來東江兒女前仆后繼、開拓進取、不畏艱難的革命精神。

        東高深入挖掘“四東文化”內涵,浸潤于校園文化、課題研究、學科滲透、校本課程以及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中,學生們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升,涌現出一大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

        例如,該校以“‘四東文化’在立德樹人方面的實踐”課題研究為抓手,通過系列頗具文化特色的活動課程,厚植家國情懷與鄉土情結;以“四東文化”為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如羅浮山游學、東坡經典作品誦讀、《東湖旅店》原創戲劇等。其中,《東湖旅店》就是東高師生深入了解學習“四東文化”的基礎上自導自編自演,他們大多數沒有藝術或表演基礎,也從未參加過戲劇表演,但他們從零開始學,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間,利用課余時間、周末、節假日加班加點地練,最終獲得惠州市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不僅“成就了更好的自己”,也是“四東文化”浸潤人心的生動展現。

        此外,學校還將“四東文化”與學科緊密結合,實施相關校本課程,將校本課程系統化和模塊課程特色化,有序設計核心素養相關內容,并分年級、分階段進行滲透實施,在較短時間內構建了“課堂教學+拓展課程+導師指導+社團活動”的立體化課程模式。

        經過提煉和深化,東高在挖掘“四東文化”基礎上,2021年提出“傳承紅色基因、打造藍色教育、實施綠色課堂”的教育理念。其中,傳承紅色基因,源自東江革命歷史文化,寓意毗鄰東江河畔的東高學子肩負著傳承紅色基因,傳承惠州本土優秀文化的使命。

        “高中階段教育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尤其是對正確的世界觀、深厚的家國情懷的培養,僅僅依靠教材是不夠的。”謝振中說,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本土文化中汲取營養,充分激發內驅力,為學生的人生底色奠基,今后無論是在江河湖海,都有自己的目標,可以按自己的方向來航行。

      學校致力于讓每位學生健康陽光。

        強化意志力,給學生持續動力

        “激發內驅力,好比是發動機。強化意志力,好比是油,需要給學生持續的動力,有自己的動力來加速。”謝振中如此形容激發內驅力與強化意志力的關系。

        本學期,東高喜訊頻傳,高三特長生省統考共有52人上本科線,這是東高歷屆高考特長生種類最多、專業上線人數最多的一屆;傳媒生陳翰楠271分,在省播音主持專業中,省排名第三、市排名第一;惠三調本科上線599人,穩步上升;高二期末統考本科上線557人,同比中考入口增加280人。振奮人心的成績,充分體現東高超強的教學加工能力,也是對全校師生長期努力的肯定,鼓舞著每一個奮發拼搏的東高人。

        這些振奮人心的成績背后,還流傳著這樣一則教育佳話。

        當年,由于報學的人少,學校曾經考慮暫停體育舞蹈這門課。“體育舞蹈不再是我們的‘后路’,而是我們的熱愛、追求的夢想!”得知這一消息后,當時的高二學生饒惠琪向校長寫了這樣一封信,傾訴自己以及同學對這門課的喜愛。謝振中被這封信觸動,更為東高學子追求夢想為“成就更好的自己”而感動。經黨委領導班子充分溝通商議后,學校最終決定保留這門課。

        留下的是一門課,更留住了學生追求夢想的舞臺。而這背后,則是學校立足實際打造藍色教育,堅持在日常教育教學中不斷激發老師和學生的內驅力,引導師生拼搏進取、勇敢追夢,汲取奮進的力量,鑄就為實現人生理想而努力拼搏的意志力。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提到東高,很多人第一印象是白色為底、藍色為眼的校園。藍色教育,內涵來自水文化,水東流到海,內核是目標堅定、積極進取、視野廣闊、包容大度、厚積薄發、剛柔并濟的品質。另一方面,東高人也像奔流到海的水一樣,在藍色教育之下鑄就夢想,并愿意為之拼搏。

        作為“全國文明校園”,東高確立了“藍色教育”德育系列課程十大主題,融入學生學習生活的點滴中,讓學校德育工作成系統、出實效、上臺階。每月,學校都會安排有特色的德育主題活動,活動包括自然生命、讀書求知、勞動職業、愛黨愛國、審美藝術、文明禮儀、健康審美等,通過升旗儀式、國旗下演講、主題班會課、板報簡報設計、戶外拓展以及德育主題分享會,將“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落到實處,打通立德樹人“最后一公里”。學校還創新德育例會做法,每月初通過示范班會課,展示上個月主題教育的成果,對典型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并對下個月的主題教育工作進行部署,在提升班主任班會課技能的同時,起到凝心聚力、鍛煉隊伍的作用。

        軍體課是東高一大特色,“軍體訓練+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特色模式,培養學生形成軍人鋼鐵的意志、強健的體魄、“一專多長”的運動技能,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本學期開學典禮上,謝振中希望同學們利用軍體課等運動機會錘煉精神品質,提升體育技能,并提出“男生引體向上力爭10個,女生仰臥起坐力爭40個”的小目標,還要求每位學生每個月能學會一首歌。在他看來,愛好體育和音樂,強身健體、釋放壓力,可以很好地避免心理問題,讓每位學生真正做到健康陽光。

      作為全國文明校園,東高確立“藍色教育”德育系列課程。

        涵養共情力,溫暖有愛有力量

        共情力是成長力的力量源泉之一,是內心善良的表現,也是關愛他人、成就自己的關鍵能力。在東高,“讓老師多睡一會”的小故事流露出東高學子的感恩與善良。

        該校高三年級的焦科正老師,每天下午為了給學生培優補弱,犧牲了自己最愛的乒乓球運動時間。年齡較大的焦老師在4節連堂課的中間,會因為疲憊而趴在桌子上休息一會兒,有一次,焦老師正趴著休息,科代表過來問問題,發現旁邊老師聊天有點大聲,他善意提醒說:“請老師小聲一點吧,讓焦老師多休息一會兒。”

        “這就是最好的共情,學生理解老師的辛苦和不易。”謝振中對此深有感觸。在本學期開學典禮致辭上,他也跟同學們重點分享了共情的感悟,用豐富的案例引導同學們將心比心,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感知他人的感受。

        互相體諒、將心比心,關愛和幫助別人,常常令人感動。在東高,這樣的暖心小故事還有很多。

        藍淑君老師回憶起那個燥熱的夏天,仍舊一臉幸福。當時,她邊講課邊用手擦汗時,一張用鉛筆寫著“老師辛苦了,您擦擦汗吧”的紙巾遞到她手上……“瞬間,紙巾趕走了所有的燥熱。”藍淑君說,心暖了,她教學更帶勁了,恨不得傾其所有幫助學生實現夢想。“成為一個溫暖的人,將溫暖傳遞下去,既溫暖別人,也照亮自己”。

        高二(2)班的葉彥均同學坦言,在東高一年半里,身邊的老師和同學經常在她失望沮喪時激勵著她,讓她重拾信心,要特別感謝他們。而在學校管理上,無論是學校領導,還是班主任都會遵循“共情原則”,站在學生的視角考慮問題、學會理解學生的感受和想法,讓學生感受到充足的愛。

        “共情力,又稱同理心。”謝振中說,“作為教師沒有好的同理心,就不能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就無法成為好老師。同樣道理,如果不能站在同學、學校和社會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也就不能成為好同學、好學生、好公民。甚至延伸到生活中,與人的相處,共情能力也是至關重要,它可能意味著你能否與他人達到相知,又或者讓身邊的人感覺到,你是一個值得交往的人。”

      高三成人禮暨百日誓師大會上,同學們參與拓展活動“激情百分百”。

        提升學習力,培養閱讀思維能力

        古語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猶藥也,善讀亦可醫疾”。從古至今,閱讀都是人們認知世界、涵養精神不可替代的成長階梯。而作為青少年學生來說,閱讀是一種能力,也是終身成長的重要路徑,目的在于求知,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思考,獲得真知灼見、收獲精神啟迪。

        在實施綠色課堂的過程中,謝振中通過校長思政課、示范課等方式,引導老師在日常教學中,以閱讀為抓手,落實對學生的思維訓練,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日前,在以《俄烏沖突的思考與啟示》為主題的校長思政課上,謝振中帶領高二學生和全體老師從多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不僅梳理了事件的來龍去脈,而且從大國博弈和國家戰略等宏觀視角引導學生認清國際關系的本質,并以“大國崛起與小民尊嚴的關系”為切入點進行探討,讓學生明白國家崛起、民族復興對于個人命運的重要性,深刻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歷史使命感,充分落實了思政課的價值引領目標。

        思政課上,謝振中以思政引領為落腳點,培養思維為著力點,充分利用相關時政素材,讓學生從材料中歸納出俄烏沖突的原因和本質,并及時進行閱讀技巧的總結,著力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材料閱讀能力,也對老師在推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實施綠色課堂的有機融合方面起到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不少老師表示,整節課邏輯嚴謹,問題設置環環相扣,教學語言運用巧妙,嚴肅與活潑兼備,思政與思維并舉,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閱讀能力培養充分地結合起來,富有深度和啟發意義。

        “從教學角度來說,讓學生知道原因是一個方面,而讓他怎樣知道是更重要的方面,這是種學習能力的教育。把閱讀和思維訓練結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概括、歸納總結、提煉的能力,學會思考、善于分析。”在謝振中看來,閱讀和思維是最核心的能力,無論是今天在高中學習還是以后參加工作,具備這個能力,將為他的人生發展提供很好的幫助。

        在綠色課堂的倡導下,學生們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提升閱讀技能,提高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能主動有效地學習、富有個性地探究,師生能平等深入地交流、親密無間地合作,在課堂上呈現出更好的生命力。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涂堅 通訊員張斌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