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大二學生曾錦祥乘坐4個多小時的客車,去到汕頭某公司實驗室支援核酸檢測,到達后顧不上休息,馬上投入到志愿服務中,從晚上8點半到次日早上6點半,一直堅守。在惠州,還有很多像曾錦祥一樣的大學生志愿者,他們有責任、敢擔當、講奉獻,青春在志愿服務中閃閃發光。
惠州學院學生江偉英
志愿服務給了我溫暖和力量
江偉英
江偉英是惠州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師范類)的大三學生,大一剛入校,她就開始參與志愿服務,已有3年時間了。“我以前也接受過很多人的幫助,最讓我觸動的是從老家河源來惠州上學,人生地不熟,當時就有志愿者向我伸出援助之手,萌生了我做志愿服務的想法,將這份善意傳遞給更多人。”
進入大學后,江偉英就開始關注學校的一些志愿服務信息,參加各類志愿服務。第一次做志愿服務,江偉英和小伙伴走上街頭,向廣大市民介紹愛心包裹活動,為有需要的孩子募捐。“那天走了3萬多步,回到集合點才發現自己低血糖了。”江偉英說,雖然當時比較難受,但想到自己通過努力幫助到了那么多有需要的孩子,就感覺沒那么累,更多的是喜悅了。
大學三年,江偉英經常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例如參加惠州青年云支教活動,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視頻講解或語音回復等方式為有需要的學生進行輔導,如今她仍在堅持進行云支教活動;去年暑假她和伙伴組建公益支教隊,為河源、惠州有需要的鄉村孩子提供線上線下輔導;寒暑假在老家河源,她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元宵節為環衛工人、老人送上湯圓;作為志愿者協助當地醫護人員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說起做志愿服務的感觸,江偉英說,雖然一個人的力量很微小,但總會有一群甚至更多的志愿者聚在一起傳遞愛心。“做志愿服務給了我力量,也給了我很多溫暖,不管是在學校還是以后畢業了,我會堅持把志愿服務一直做下去。”
惠州市技師學院學生鐘慧聰
以星火之名燃青春之火
鐘慧聰
鐘慧聰是惠州市技師學院電子工程系202012班的學生。在學校,他參與迎新志愿、飯堂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動,學院舉辦的大大小小活動里,總能看到他在現場維持秩序的身影;走出校園,他還是疫苗接種志愿者、疫情防控大數據流調員、守護美麗家園“河小青”志愿者。目前他的志愿服務時長已達到571小時。2022年寒假,他被評為惠州市2022年寒假返家鄉志愿服務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惠州市河南岸街道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疫情防控優秀志愿者。
鐘慧聰初中時入團,每年“五四”青年節,學校都會組織團員參加一些敬老愛老的活動。“第一次參加志愿服務,我就體會到付出能收獲快樂,還能鍛煉自己的組織能力。做志愿者就像學雷鋒,不求回報的,但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又豐富了自己。”來到惠州市技師學院后,他參與了更多的志愿服務活動,還加入校內校外的很多志愿服務團體。
在防疫志愿服務中,令鐘慧聰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位爺爺問他:衣服穿得悶不悶啊?口罩勒不勒啊?還熱心地送上礦泉水。老爺爺還說:“非常感激你們這些年輕人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為社區貢獻青春的力量,為你們點贊。”“聽完老爺爺的話后,我的內心瞬時涌上一股暖流,疲憊的身軀也充滿了活力,這些志愿服務經歷將是我的寶貴回憶。”鐘慧聰說。
鐘慧聰的父母也很支持他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成為志愿者后,他也陸續號召身邊的朋友一起做志愿。“以星火之名燃青春之火,是我們青年一代的承諾,更是我們青年一代的責任。希望更多的同學和社會人士加入到志愿服務的大家庭中,從‘贈人玫瑰,手有留香’感受到向善的力量。”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曾錦祥
身邊越來越多人樂意做志愿者
曾錦祥
因為疫情嚴峻,惠州幾所高職院校的學生還沒有返校,在家上網課的曾錦祥得知汕頭需要核酸檢測的技術志愿者,跟老師請假后就報名了。
從惠州到汕頭坐車大概要4個小時,曾錦祥和幾位同學晚上8點才到。“當天晚上需要檢測的樣本比較多,我們就說‘明天再休息’,穿戴好防護服就進實驗室開始工作。”從晚上8點半到第二天早上6點半,曾錦祥和同學們足足忙了十個小時。雖然在開著空調的實驗室,但脫下防護服,里面的衣服早就濕透了。“檢測需要很認真,還要特別耐心,要不然很容易出錯。”
2018年曾錦祥就開始當志愿者,志愿時長已達200多小時,不管是校內環境整治,還是校外關心老人,他都積極報名參與。特別是疫情發生后,作為醫學生,他更是發揮自身所長,先后十余次參與到抗疫服務中。
從校內到校外,從以前的簡單服務到現在的專業技術支援,曾錦祥對志愿服務的認識更深了,他收獲得也更多。他說這幾年,他有很明顯感覺,惠州的志愿服務氛圍很濃,身邊的熱心人很多,越來越多同學愿意加入志愿服務行列,大家都以能做志愿者為榮。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梁炳俊
2年多志愿服務時長 達200多個小時
梁炳俊
在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的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中,總會看見一個戴著眼鏡、長相帥氣的小伙子,他叫梁炳俊,來自該校計算機專業的大三學生。初中就開始接觸志愿服務的他,從老家江門來到惠州讀書有兩年多時間,參加了60多次志愿服務,服務時常達200多個小時。
“記得第一次做志愿服務是讀初中時,跟著老師一起去一個公園打掃衛生,當時對志愿服務沒有太多理解,但后來做志愿服務時間久了就覺得真的挺快樂。”梁炳俊說,來到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后,他就加入學校的青年志愿者協會,在校外參加善心100為貧困地區募捐、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惠州科技館開展志愿服務;在校內開學迎新為師弟師妹進行指引、為學校招聘會布置場地維持秩序、協助醫護人員開展核酸檢測……用他的話來說:“可能在學校的哪個角落他都待過,因為有時做志愿服務時間很長,休息時就直接原地躺下了。”
讀大二時,梁炳俊是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那年開學迎新,他負責組織學校志愿者們協助做好查驗粵康碼,幫助師弟師妹拿行李、引導他們去報到處、指揮交通停車等各項工作。他不僅需要負責統籌,還要到各個點幫著伙伴一起開展志愿服務。“當時我們說累了可以換班休息一會兒,但大本營休息的帳篷里看不到人,因為大家一直在堅持。”梁炳俊說。
如今開始在企業實習的梁炳俊,周末有時間就會參加一些志愿服務活動,對他來說,參加志愿服務已習以為常,不忘初心,發自內心去做好這件事。
惠州工程職業學院學生林夢瑤
希望能去做西部計劃志愿者
林夢瑤
林夢瑤是惠州工程職業學院智能工程系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大二學生,在上大學前,她幾乎對志愿服務一無所知。她大一時,2020~2021年度廣東省職業院校學生專業技能大賽(高職組)小程序設計與開發賽項在惠州工程職業學院舉行,林夢瑤報名當志愿者,為來參加比賽的外校學生提供引導服務,從此她就愛上這種幫助別人、收獲快樂的活動。
在同學幫助下,林夢瑤還成為注冊志愿者,有了自己的賬號,這讓她覺得身上的使命重了,只要有空她就會主動去參加志愿服務項目。放假期間,她主動報名到家鄉的火車站站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做抗疫志愿者,她還報名參加家鄉的治安聯防巡邏,從早上8點到晚上9點半,絲毫不覺疲憊。春節期間,她所在的小區需要志愿者配合核酸檢測,她又馬上報名,現場教居民手機操作。“那時候天氣已回暖,穿長袖都比較熱了,我做了兩天,每天8小時。”林夢瑤說,其實很多不會用手機的都是老年人,作為年輕人,理所應當地該擔當起幫助他們的使命。
“做志愿者我們都是不求回報,但是在服務別人的過程中我們自己也在成長,也是一種積累。”林夢瑤希望參與更多志愿服務,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服務時長更多。“我還想去做西部計劃志愿者,我覺得那就是我向往的生活。”
文 惠州日報記者范文燕 涂堅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范文燕
圖 采訪對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