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燈籠舞草龍搶“吉祥水” 惠州元宵節民俗活動夠熱鬧

        昨天是我市中小學春季開學的日子。家住市區江北的陳女士,前一晚與上二年級的兒子一起,根據網上的教學視頻,利用利是封、中國結等材料,制作了一個手工燈籠,讓兒子提到學校參展。晚上,陳女士還準備了包湯圓的食材,為家人在元宵節準備一鍋美味湯圓。

        元宵節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節令,惠州民間稱元宵節為“正月半”,有“過了正月半,年才真正過去”的說法。除了扎燈籠、觀賞燈籠、吃元宵,在惠州不少地方還有舞獅、舞龍等民俗,人們在春節最后一波高潮喜慶中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在惠州過一個精彩元宵節,觀賞客家文化、廣府文化、潮汕文化滋養的成果,感受原汁原味的民俗活動,親身體驗民間祭祀儀式,感受惠州脈搏的跳動,一定會很震撼。

      夜空中,由LED燈點亮的草龍耀眼明亮。

        惠州元宵燈節歷來熱鬧壯觀

        元宵節,又叫“元宵燈節”,民間多有“元宵”“元夕”“燈夕”“元夜”等說法。從資料記載來看,元宵燈節在唐宋已極為盛行,滿城燈火,萬人空巷,觀燈射謎,玩龍耍獅,通宵達旦。人們吃湯圓、掛彩燈,氛圍濃郁,將春節的喜慶推向高潮。

        南宋詞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為古人元宵狂歡的真實寫照。

        惠州的元宵燈節歷來熱鬧壯觀。北宋紹圣二年,公元1095年,貶謫惠州的蘇東坡度過第一個元宵節,惠州太守詹范前來探望,置酒賞燈,蕭鼓助樂,頗為熱鬧。蘇東坡作《上元夜》稱,“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復舉膏火,松間見層層。散策桄榔林,林疏月鬅鬙。使君置酒罷,簫鼓轉松陵”。比起京城“端門萬枝燈”,惠州的膏火“松間見層層”,也別有一番風味。

        明清時期,惠州自正月十三至十六張燈結彩、嬉游為樂。清光緒《惠州府志·風俗》記載,“元夜,自十三至十六,各坊神廟門結彩張燈,仕女嬉游達曙,放花管,羅酒肴,相聚為樂,或作詩繼俟觀燈者射焉!

        這些習俗傳承至今,流變為惠州城里大街小巷于元宵節處處張燈,喜慶一片,人們扎燈籠、玩燈籠。在惠州廣大客家地區,上燈習俗以及圍繞上燈所展開的花燈制作、請燈活動、燈酒聚會則蔚然大觀。這是對新生命的高度認同和熱情歌頌,人們以上燈的形式,強化血緣關系,不知不覺間將家族基因注入文化代碼。

        精彩民俗活動讓人應接不暇

        元宵前后的惠州民俗活動讓人應接不暇。

        正月十四,是惠城區汝湖鎮上圍村、下圍村舞草龍的日子,以此祈求驅災降瑞、吉祥安康。夜里,由LED燈點亮的草龍耀眼明亮,或是龍身流水式轉動,或是蛇形原地盤旋,或是猛然翻越起來,煞是好看。

        每年正月十五,更熱鬧的惠東吉隆舞龍如期而至。吉隆舞龍鬧元宵始于明末清初,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十六兩晚,吉隆都要以隆重的儀式舞龍,村村舞龍,請龍神、開光、起龍、舞龍、穿龍架、化龍等固定程序一環接一環,穿接著“鉆龍身”“拔龍須”的美好寓意,祈求當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個時候,吉隆變得非常熱鬧,大家忙著置辦豐盛的菜肴宴請親朋好友,還要置辦拜祭神靈祖先的物品,出門在外的鄉親也要回來看龍、舞龍。當地傳唱著“正月十五驚雷響,祥龍飛降吉隆上”的童謠,人們通過這一傳統民俗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在惠城區橫瀝墨園村,人們搶吉祥水鬧元宵。墨園村元宵民俗文化始于清朝同治年間,元宵節期間,全村男女老少、外出返鄉村民歡聚一堂,祈福、打醮、游神、巡村。往八卦葫蘆井搶“吉祥水”是墨園村鬧元宵活動最隆重的節目之一,該古井歷經數百年,至今仍清流汩汩。在元宵節這天,井水被人們賦予了平安好運的美好內涵,越先搶到水就代表福氣越多。

        在惠東平海古城,“擺盆”活動在元宵節次日舉行,古城內西北村家家戶戶用鮮花、農作物等為原料,扎制成各種各樣的景物、動物等,擺放出來,供人參觀。此外,村民的“擺盆”還有許多講究,凡是當年要結婚或生子的青年男子,都要來參加“擺盆”的準備工作,頗具生活氣息。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