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和省生態環境廳合作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探索建立“灣長制”助力美麗海灣建設
1月13日,市政府和省生態環境廳簽訂共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通過雙方合作,到2022年,我市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減污降碳取得新進展,美麗海灣建設實現突破,城市自然生態品質進一步提升。到2025年,我市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基本建成,治理能力顯著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空氣質量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地表水國、省考斷面水質全面達標,自然生態安全保持穩定,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巽寮灣風光。 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美麗海灣建設納入省海洋生態環保“十四五”規劃
記者了解到,市政府和省生態環境廳合作內容包括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打造粵港澳美麗海灣示范區、加強水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建立空氣環境精準管控體系等6個方面。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方面,我市系統開展2035年遠景目標與實現路徑研究,開展美麗惠州建設,力爭在美麗中國建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集中力量發展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和生命健康產業,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全面綠色轉型,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特色轉化路徑。
省生態環境廳支持我市建立以大項目帶動大治理的創新模式,對大亞灣石化區埃克森美孚等重點項目和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等重大發展平臺給予政策傾斜和技術指導,支持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指導我市開展美麗惠州建設規劃工作。
打造粵港澳美麗海灣示范區方面,我市將探索建立“灣長制”,嚴格海岸線資源管控,規范整治入海排污口,消除入海河流劣Ⅴ類水體,開展海漂垃圾整治行動,加強啞鈴灣、范和港、考洲洋、中央列島等區域管護,保護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等重要生態系統,提升海洋環境監測和涉海工程監管能力,打造一批與國際一流灣區相匹配的美麗海灣。省生態環境廳支持我市開展美麗海灣建設工作,將考洲洋、范和港等美麗海灣建設納入省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指導我市開展重點海域陸海統籌污染協同治理。
水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方面,我市將高水平保護東江水質,嚴格保障生態流量,確保東江供港水源安全,推進高標準碧道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切實提升飲用水源保護區保護水平,強化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區管理;加強縣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和支流河涌整治,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確保地表水國、省考斷面水質全面達標。省生態環境廳將指導惠州科學開展飲用水源保護工作;指導系統推進水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指導研究部分水體溶解氧偏低問題,指導我市與深圳、東莞等市開展淡水河、潼湖水等跨界河流污染聯防聯控及其生態修復工作;支持惠州治水項目納入國家重點項目庫;支持惠州申報國家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
共同推進建立生態環境安全與健康管理體系
“惠州藍”是我市的金字招牌,建立空氣環境精準管控體系也寫進了協議內容。我市將全面推進能源、產業、工業、交通、城市建設等領域結構調整,以防控臭氧和揚塵為重點,提升空氣質量精細化管理水平。省生態環境廳支持和指導我市開展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氮氧化物協同防控,加強臭氧污染天氣應對;指導我市開展碳達峰實現路徑安排、氣候變化應對,以及石化等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等工作。
高榜山-紅花湖。 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提升土壤、地下水和固廢污染防控能力方面,我市將強化土壤環境監測基礎能力建設;加快推進廣東省危險廢物綜合處理示范中心三期等固體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危險廢物安全貯存能力和本地無害化處置能力;學習深圳試點經驗積極建設“無廢城市”。
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建立生態環境安全與健康管理體系。
我市將加強環境風險防范化解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大亞灣石化園區環境風險預警體系,提高環境應急準備能力,建立健全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廠規劃限制區安全保障與環境管理機制,強化核應急物資儲備;建設生態惠州大數據應用平臺,加強探索開展環境健康風險管理。省生態環境廳將指導我市進一步提升大亞灣石化園區環境風險監測預警和環境應急能力水平,支持和指導高質量建設太平嶺核電項目,從政策、資源、技術方面大力支持場外核應急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太平嶺核電項目質量滿足國際最新核安全標準。
惠州日報記者黃曉娜 通訊員惠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