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煥新顏,居民迎來美好新生活;智慧停車場建在家門口,緩解群眾停車難題;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患者看病不用來回奔波;惠民驛站遍布大街小巷,讓新業態戶外勞動者有了溫馨的“家”……一項項民生工程,一樁樁民生實事,一系列惠民舉措,擦亮惠民之州品牌,讓群眾的幸福生活可感可觸。
一個個智慧停車場建成投用,解決市民停車難問題。
學校越建越好,孩子們開心學習、健康成長。
幸福,是有良好的居住環境——
“做夢都沒想到祝屋巷能改造得這么漂亮。”在祝屋巷住了30多年的張永樺說,“以前破舊臟亂,許多人想搬出去,現在都為能住在這里感到自豪!
從老小區到新家園,改變看得見、摸得著,幸福也跟著升級。今年,我市對174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涉及約36372戶,預計投資約4.18億元,目前已全面開工。到“十四五”末,基本完成約641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惠及約9萬戶居民,不斷滿足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幸福,是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病有良醫”“學有優教”——
金沙俊園通過“惠民空間”改造,設施完善了,小區變美了。
公園提質,市民休閑鍛煉更方便。
博羅縣石灣鎮衛生院通過升級和共建,成為博羅縣第三人民醫院和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石灣醫院后,醫療服務不斷提升。石灣尿毒癥患者顧女士如今在鎮里就能接受透析,省了以前一周三趟到市區的來回奔波,直呼“太方便了”。
醫療是民生之需。目前,惠州累計組建各種形式醫聯體39個,推動醫療資源均等化,讓患者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醫保的完善,讓老百姓看病負擔減輕不少。
我市涉民生政務服務事項周六延時服務廣受好評;葜萑請笥浾哏姇承 攝
水東街東江沿岸風光。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教育是民生之基。今年秋季學期,惠城區第四十一學校、惠陽區淡水第十小學、博羅縣羅陽三中等一批新建的義務教育學校陸續投用,不僅改善了辦學條件、增加了學位供給,還讓附近的學生實現家門口就近上學。今年,全市完成39宗、啟動36宗住宅項目配套學校建設,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65萬個,全市義務教育大班額比例降至0.55%。教育供給更加充分,教育質量穩步提升。
幸福,是老百姓“急難愁盼”的事得到關注和解決——
民生事項“上班沒空辦、下班沒處辦”?惠州聯動推出政務服務“午間不打烊”和“周六不打烊”延時服務,涉及民生服務500余個事項,極大方便了上班、上學族。
我市各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祝屋巷升級微改造,一改過去破舊的面貌,成了宜居宜商宜游的好去處;葜萑請笥浾邨罱I攝
老城區、繁華商圈停車難?惠城中心區計劃投資新建62座智慧停車場,目前一期和二期的32座智慧停車場大部分已建成投用,新增萬余個公共停車泊位,三期30座正在逐步實施建設。南湖社區居民陳文慧感嘆:“回家再也不用為停車發愁了!
新業態戶外勞動者盼望有個歇腳地;葜菔锌偣款^,在全市建成惠民驛站129家,遍布市區大街小巷,重點解決新業態勞動者在工作中臨時休息、飲水、就餐、如廁等迫切需求。外賣小哥程建強點贊:這個街上的“家”真溫暖。
水東街的改造,環境變美了,市民多了休閑好去處。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攝
長者希望居家養老更方便。近年來,惠州積極探索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建設,為困難長者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嵌入“長者之家”“健康之家”……目前,全市建成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站點181個,努力讓老年人“老有所養”。
文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圖(除署名外) 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