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市注重匯聚民心民智民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惠州、平安惠州
“五治”聯彈民生曲 惠風和暢善治聲
近年來,我市堅持在市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謀劃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充分發揮政治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強基和智治支撐“五治”的重要作用,大膽創新創造、走好群眾路線,匯聚民心民智民力,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探索符合惠州實際、具有惠州特色和時代特征的社會治理新路子,更高水平的法治惠州、平安惠州建設持續推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關鍵詞:雙百工程
扎牢民生兜底服務網
鏡頭
全市76個“雙百”社工服務站掛牌運作
10月20日,廣東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掛牌儀式暨啟動會(惠州站)在惠城區龍豐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舉行。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籌備,全市76個“雙百工程”服務站順利完成各項前期工作,于當日起統一掛牌運作。
舉措
整合政策和資源主動服務困難群眾
這是我市實施“雙百工程”成果的一個縮影。據了解,自“雙百工程”實施以來,我市通過加強組織領導、部門協同、各級聯動、資源整合等措施,推動“雙百工程”落地見效。今年初,我市設定的目標是要實現全市72個鎮(街)社工站全覆蓋的目標。掛牌儀式的舉行,標志著上述目標已超額落地完成。在“雙百工程”的部署和推動下,我市社會工作者立足鎮(街)、深入村(居),以“腳畫地圖”的方式整合惠民政策和相關慈善、志愿服務等資源,統籌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殘疾人、困境和留守兒童、特殊困難老年人、留守婦女等開展政策落實、心理疏導、資源鏈接、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專業服務,切實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扎實扎牢民生兜底服務保障網。
反響
暢通兜底民生服務“最后一公里”
“‘雙百工程’有利于滿足特殊群體和困難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暢通兜底民生服務‘最后一公里’,實現從‘等待服務’向‘入戶服務’、‘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從被動救助到主動救助的轉變。”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說。
駐村(居)民、輔警走訪村民了解社情民意。圖片來源:東江圖片社
關鍵詞:基層矛盾化解
群眾反映信訪問題“足不出格,就地化解”
鏡頭
惠東一宗信訪積案成功化解
惠東縣安墩鎮一宗涉土地林地糾紛補償款信訪案件是典型的“案結事未了”的歷史積案。惠東縣司法和信訪局組織專家庫人民調解員、法律顧問重點分析、科學研判,按照市委提出的“對癥下藥”的要求,不斷調整工作思路,尋找案件平衡點和突破點。通過不懈努力,最終成功化解了這起信訪歷史積案,并簽訂人民調解協議書。
舉措
建立縣鎮兩級“人民調解員專家庫”
作為全國普法先進集體,惠東縣司法和信訪局抓住職能整合優化的重要契機,積極探索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新思路,將人民調解的好經驗、好做法融入信訪矛盾化解中,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信訪化解部門的職能特點,對信訪矛盾重難點問題科學施策,實現源頭預防、依法化解。針對重大、疑難的矛盾糾紛,該局聯合有關部門集體討論研究,提出解決思路,形成處理意見,同時充分利用法律顧問資源,對重大疑難案件提供法律意見,合力促成案件以“調”結案。
在配足專職人民調解員的基礎上,該局積極發掘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工作者、“法律明白人”等法律服務資源,作為兼職人民調解員,選聘不同行業領域、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員或者鎮、村退休回鄉老干部、離任村干部、老黨員參與調解工作,建立縣、鎮兩級“人民調解員專家庫”。目前,全縣共有人民調解員2030名,主動為信訪矛盾化解提供意見建議,參與信訪矛盾化解,同時推行人民調解化解信訪矛盾工作網格化。
反響
實現人民調解快速反應
“2030名調解員還劃分出298個調解網格,以熟悉民情、擅長調解的村組干部為網格員,實現人民調解快速反應,力爭讓群眾反映信訪問題‘足不出格,就地化解’”。惠東縣司法和信訪局負責人介紹說。
關鍵詞:書記會客室
打造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第一線”
鏡頭
“書記會客室”內律師為群眾釋疑解惑
仲愷高新區惠新社區“法制副主任”陳仲生律師日前分別到華邦首府“書記會客室”和達觀上院“書記會客室”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針對社區居民提出的有關就業、婚姻等疑問,陳仲生當面作出詳細解答。
舉措
黨建聯盟成員單位輪流值班接訪群眾
今年4月,惠環街道率先探索在城市社區設立“書記會客室”,由黨建聯盟成員單位的黨組書記輪流值班接訪群眾,構建開放、集約、共享的“10分鐘服務圈”。“七一”前夕,仲愷高新區所有居民小區全面推廣實施“書記會客室”,主要承辦為民活動、開展宣傳教育、接待居民群眾來訪等三項工作,建立“輪值安排、收集問題、協調解決、跟蹤落實”機制,靈活采取“線上+線下”模式,及時聽取小區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切實加大解決問題力度。同時,利用黨建聯盟資源優勢,形成“街道黨工委-區直機關黨組織-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小區樓棟長”五級上下聯動機制。“書記會客室”已經成為解決社區居民“急難愁盼”問題的匯聚地,是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第一線。
反響
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書記會客室’的資源優勢明顯,包括宣傳教育、社會服務、教育醫療等,很多都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并且以破解難題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仲愷高新區居民劉明說。
惠州公安民警雨中堅守防控疫情一線。
惠州日報記者游璇鈺 付巨晗 特約通訊員趙新平 通訊員陸干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