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是一座具有革命傳統的城市,在這片熱土上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紅色資源十分豐富,目前登記在冊的革命遺址(舊址)達400多處。那么,哪些才是你心中的惠州“紅色名片”“紅色遺址”?近日,“惠州十大紅色名片”“惠州十大紅色遺址”評選結果出爐,葉挺、高恬波、秘密大營救等入選“十大紅色名片”,東江縱隊紀念館、挺秀書院、粵贛湘邊縱隊紀念公園等入選“十大紅色遺址”。
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引導全市黨員干部、群眾、學生積極參與黨史學習教育,今年7月,惠州市委宣傳部組織開展“惠州十大紅色名片”“惠州十大紅色遺址”評選主題活動。此次評選也是“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惠州市黨史學習教育“永遠跟黨走”紅色東江傳播工程七大系列活動之一,由惠州報業傳媒集團承辦,對在惠州市轄區內留存下來的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惠州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光輝歷程的紅色遺址遺跡、名人故居及相關紀念設施等開展評選工作。自活動啟動以來,通過預熱宣傳、報名征集、專家評審、線上投票等流程,最終從候選“名片”和“遺址”中得出評選結果。
為更好把紅色資源展示、宣傳好,《惠州日報》今日對評選出的惠州十大紅色名片和十大紅色遺址予以公示并作專版報道,讓更多紅色資源從歷史深處走來,啟迪今人,奮進未來。
專家點評
中共惠州市委黨校副校長、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盛瑛:此次入選的惠州十大紅色名片和十大紅色遺址可以說是實至名歸,全面客觀地反映了惠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怕犧牲、不畏艱難的革命斗爭史,不僅見證了惠州一個時代的苦難與抗爭,更開啟了惠州幾代人奮斗與創造的序章。這盛世已如先輩所愿,未來的征程仍需歷史給予的力量、智慧、信念與夢想。希望此次評選活動能幫助每一個生于斯、長于斯、奮斗于斯的惠州人深刻領悟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真正意義。
惠州市文化顧問、惠州報業傳媒集團編委嚴藝超:十大紅色名片和十大紅色遺址的評選,通過主流媒體主導和新媒體廣泛傳播,使更多的市民認識到惠州紅色歷史文化的厚重與輝煌,體會到紅色歲月的崢嶸和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紅色名片凝結的是惠州紅色文化的菁華,紅色遺址沉淀的是惠州紅色文化的珍寶。講好惠州的紅色故事,呵護好惠州的紅色遺址,既是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也是共同鑄造惠州城市精神的最好抓手。
惠州十大紅色名片簡介
(排名不分先后)
葉挺
葉挺將軍像。
葉挺(1896—1946),原名葉為詢,字希夷,惠陽秋長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著名軍事家。
葉挺從小就立下報國志向,早年追隨孫中山參加革命。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參與組建以共產黨員為骨干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任團長。北伐戰爭中,他率部長驅直進,屢建奇功,被譽為“北伐名將”,為第四軍贏得“鐵軍”稱號。南昌起義時擔任前敵總指揮,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并作《囚歌》明志,要“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抗日戰爭勝利后,經中共中央營救,葉挺于1946年3月4日獲釋。5日即致電毛澤東和中共中央,要求實現他多年的愿望,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于7日復電,稱贊他忠誠地為中國民族解放與人民解放事業進行了20余年的奮斗,經歷了種種嚴重的考驗,決定接受他加入中國共產黨。4月8日,由重慶赴延安出席全軍整編會議,因途中飛機失事,在山西興縣黑茶山遇難,時年50歲。
1989年11月,經中央軍委確定,葉挺被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的稱號。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高恬波
高恬波。(資料圖片)
高恬波(1898—1929),出生于惠陽縣淡水鎮三角塘村(今惠陽區秋長街道白石村三角塘高澳村小組)一個醫生家庭。廣東第一位女黨員,廣東農民運動領袖阮嘯仙的革命伴侶,被譽為“南粵紅棉”。
高恬波17歲進入廣州市婦孺產科學校學習,受到新思潮的影響。五四運動爆發后,她積極投身于反帝愛國運動,成為廣東學生運動的先鋒分子。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高恬波擔任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干事,成為婦女部長何香凝的得力助手。
1926年,高恬波擔任北伐軍婦女救護隊隊長,帶領女救護隊員,隨軍輾轉湘、鄂、贛三省。1926年8月,北伐軍進攻汀泗橋的戰斗中,她帶隊冒著槍林彈雨,奮不顧身地搶救傷員,在中彈負傷的情況下,頑強地將傷員救下火線,被官兵們稱贊為救護隊的“女將軍”。
廣州起義失敗后,高恬波被黨派到江西省委做婦女工作,兼任秘密交通、會計、庶務等事務。1929年12月,由于叛徒出賣,不幸被反動派逮捕,但無論是花言巧語,還是嚴刑拷打,高恬波始終橫眉冷對、堅貞不屈,這位鐵骨錚錚的共產黨員,視死如歸,英勇就義,犧牲時僅31歲。
廖承志
廖承志像。
廖承志(1908—1983),出生于日本東京,祖籍仲愷陳江,廖仲愷、何香凝之子,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社會活動家、黨和國家的優秀領導人。
廖承志1924年加入國民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脫離國民黨,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學第一高等學院學習。1928年在日本因從事革命活動被日本政府拘捕,同年回國并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任中共川陜蘇區省委常委。1934年任紅軍第四方面軍政治部秘書長。1935年參加長征途中,曾被張國燾拘捕,后在周恩來解救下獲釋。
1938年1月任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負責人。太平洋戰爭爆發后,1942年1月到粵北參加領導中共南方工委的工作,奉黨中央指示,組織領導秘密大營救,營救了800多名滯留香港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名人。5月在廣東樂昌被國民黨拘捕關押。1946年1月由中共中央營救出獄。
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統戰部副部長、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華僑大學校長、北京外國語學院院長、中日友好協會會長等職。為團結海外僑胞、促進中日邦交正常化做出了重要貢獻。1983年,在北京逝世。
2008年,廖承志誕辰100周年之際,根據其生前遺志,經中央批準,其骨灰從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遷回故鄉惠州,安放在紅花湖景區故鄉園內。
李源
李源。 (資料圖片)
李源(1904~1928),出生于博羅縣園洲鎮禾山李屋村。共產主義的忠誠戰士,曾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中共中央委員,是廣東黨組織的一位杰出領導人。
因家境貧寒,李源15歲時就到香港謀生,在昌興公司一輪船上當海員。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先后參加了由蘇兆征、林偉民及中共廣東省委領導的香港海員大罷工和省港大罷工。1925年秋,李源由蘇兆征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李源受黨組織派遣,擔任廣州國民政府財政部緝私檢查隊指導員,率隊開展反走私斗爭。
1927年12月,李源組織領導廣州工人武裝參加了著名的廣州起義。1928年2月,李源被派往瓊崖(今海南省)擔任中共瓊崖特委書記,同年5月代理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后任書記。
1928年7月在莫斯科召開的黨的六大上,李源當選中共中央委員(因工作李源未能參加大會)。同年秋,李源秘密前往粵東傳達黨的六大決議,指導黨的工作。臨走前,他囑咐身懷六甲的妻子要把孩子撫養成人,“教育孩子長大以后為烈士報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李源抵達大埔三河壩時不幸被反動武裝逮捕,在監獄中遭受了敵人的酷刑拷打和種種折磨,但他始終堅貞不屈,后慘遭敵人殺害,犧牲時年僅24歲。
東征
飛鵝嶺公園東征戰士群雕。
東征是廣東革命軍對盤踞在東江地區的陳炯明的兩次征討。
1925年2月,廣東革命政府開始第一次東征。這次東征在中共全力支持下不僅把戰斗進行到底,并且先后取得淡水之役、棉湖之役等戰斗的勝利,奠定勝局。
1925年9月,原已被打敗的陳炯明殘部,乘東征軍主力回師廣州,重新占領惠、潮、梅各地,企圖向廣州進攻。為徹底消滅陳炯明殘部,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廣州國民政府決定第二次東征,惠州成為最為關鍵的戰場。
第二次東征時,東征軍編為三個縱隊,總兵力3萬多人。蔣介石為總指揮、周恩來為總政治部主任、羅加覺夫為軍事顧問。
1925年10月1日起,東征軍陸續出發,向博羅、惠州前進。惠州戰斗是第二次東征整個戰役中的硬仗。東征軍13日開始對惠州發起進攻,經過30個小時的浴血奮戰,于14日下午攻克惠州城,取得大捷,為東征的最后勝利鋪平道路。
其后,東征軍連克海豐、陸豐、紫金、河源、五華、潮汕等地,11月完全收復東江。這一勝利,極大推動廣東革命根據地的統一,為后面的出師北伐奠定了基礎。
東江縱隊
東江縱隊紀念館。
東江縱隊全稱是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東江地區創建和領導的一支人民抗日軍隊,是開辟華南敵后戰場,堅持華南抗戰的主力部隊之一。
1938年10月12日,侵華日軍在大亞灣登陸,東江下游各縣及廣州相繼淪陷。在此存亡之際,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負責人廖承志,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派一批共產黨員到東莞、寶安、惠陽等地組織抗日武裝。12月2日,惠(陽)寶(安)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在惠陽周田村成立,曾生任總隊長;12月下旬,東(莞)寶(安)惠(陽)邊人民抗日游擊大隊成立,王作堯任大隊長。
此后,這兩支武裝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逐步發展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1943年12月2日,游擊總隊改編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曾生任司令員、尹林平任政委。東江縱隊和瓊崖縱隊、珠江縱隊等互相配合,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牽制著在華南的日軍既不能“南進”,也不能“北上”,使華南敵后戰場成為全國敵后三大戰場之一。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東江縱隊逐步發展成為11000余人的武裝力量,被中共中央譽為廣東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幟。
1946年6月,東江縱隊主力北撤,轉戰華東和中原戰場,留在廣東的隊伍繼續堅持武裝斗爭,配合全國解放戰爭。
紅色高潭
高潭老蘇區革命紀念堂。
高潭鎮位于惠東縣北部山區。1922年深秋,“農民運動大王”彭湃從海豐徒步到高潭開展農民運動,播下革命種子,高潭由此成為東江革命斗爭的發祥地之一。
1927年5月,東江第一次武裝起義后,海(豐)陸(豐)惠(陽)紫(金)四縣工農武裝為保存實力,主動撤出城鎮向高潭中洞靠攏。期間,中共東江特委由海豐轉移進入中洞百慶樓辦公。同年6月,東江革命委員會成立以后,于8月遷入中洞百慶樓。10月中旬,南昌起義軍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余部在董朗率領下到達中洞,隨后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二師,師部亦設在百慶樓。百慶樓集黨政軍領導機關于一地,成為領導東江地區工農武裝斗爭的指揮中心、紅色心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洞的火種很快遍及整個高潭。1927年11月11日,高潭下圩埔召開萬人大會,莊嚴宣告高潭區蘇維埃政府成立,這是全國最早的區級蘇維埃政權之一。在白色恐怖中,高潭人民堅持斗爭達7年之久。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高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前赴后繼,英勇斗爭,直至取得革命的勝利。
長達20多年的革命斗爭中,高潭人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極其重要的革命斗爭歷史,形成了“忠誠如鐵,敢為人先,不怕犧牲,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大犧牲和重要貢獻。
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
粵贛湘邊縱隊紀念公園。
抗日戰爭勝利后,為了國內和平,東江縱隊骨干北撤山東。然而,國民黨隨即發動了全面內戰,并對東江縱隊復員人員實行鎮壓。1946年11月,中共廣東區委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決定全面恢復廣東地區的武裝斗爭。
1948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決定:正式成立中共粵贛湘邊區委員會。粵贛湘邊區黨委除管轄江南、九連、江北、滃江、五嶺地委外,珠江三角洲的地方黨委也劃歸粵贛湘邊區黨委領導。中共粵贛湘邊區黨委于1948年12月下旬至1949年1月中旬在惠東縣安墩鎮黃沙村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期間,中央軍委發來電報,批準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
1949年1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與閩粵贛邊縱隊、桂滇黔邊縱隊聯合發表宣言,宣告粵贛湘邊縱隊在安墩鎮正式成立。此后,粵贛湘邊縱隊浴血奮戰,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多次進攻和大規模“清剿”,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戰斗的重大勝利,建立了400多萬人口、縱橫千里的解放區,作戰部隊也由解放戰爭初期的400多人發展到3.8萬多人,為人民解放軍進軍廣州、解放廣東鋪平了道路,為新中國的誕生建立了不朽功勛。
1950年2月,完成歷史任務的粵贛湘邊縱隊番號撤銷。
秘密大營救
秘密大營救交通站之一—東湖旅店內展示的茅盾夫婦的“風味雞”雕塑。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侵占香港,眾多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及其家屬受困其中。為此,周恩來急電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要負責人廖承志,要求設法營救在港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將他們安全撤到東江游擊區。廖承志接到指示,當即向中共東江特委書記尹林平轉達,計劃進行秘密大營救行動。
接到任務后,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爭分奪秒,著手開辟港九地區返回內地的東、西兩條交通線,組織力量從九龍交通站秘密護送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到東江游擊區,再轉往大后方。為確保途中安全,又在軍事交通線上分別設立了多處秘密交通站,派精干的交通員做向導,由便衣交通隊分批分段護送。經周密安排,1942年2月,第一批文化名人茅盾夫婦、廖沫沙夫婦、胡風、張友漁、宋之的等20余人紛紛抵達惠陽茶園,而后途經永湖、三棟,最后被安全護送到惠州,一條安全通道由此建立。
從1941年12月日軍攻占香港計起,到1942年夏基本結束,“秘密大營救”共營救出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茅盾等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及其家屬等800多人,行程2萬余里,遍及十幾個省市,沒有一人遭遇意外。
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
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總團舊址惠州梅花館。
1938年10月12日,侵華日軍在大亞灣登陸。隨后,惠州及東江下游地區相繼淪陷。消息傳到海外,南洋英荷兩屬惠屬僑胞紛紛開展救國救鄉活動。12月中旬,在中共東南特委的主持下,召開有南洋惠州同僑救鄉會、香港惠陽青年會、余閑樂社和海陸豐同鄉會代表參加的會議。會議決定成立“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簡稱“東團”),確定以動員東江群眾協助軍隊及人民武裝抗戰,并拯救傷兵難民,輔導民眾組織各種救亡團體為“東團”宗旨。
1939年1月,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在惠陽淡水隅園正式宣布成立,團長葉鋒。下設惠陽、海陸豐、博羅、紫金、河源、龍川、和平七個分團(后改為隊)和東(莞)寶(安)隊、增(城)龍(門)隊、兩才隊、文森隊、吉隆坡隊和一個流動歌劇團等,服務團人數發展到五百多人。各團隊分赴東江各縣,積極開展賑濟災民,宣傳抗戰,組織民眾抗日武裝,建立群眾抗日救亡團體,發動募捐,慰勞抗屬等一系列活動。
1940年6月后,在國民黨方面威逼下,東團被迫停止活動,成員大部分參加了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
東團的建立及其活動,有力地推動了東江地區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為中共東江組織的發展壯大,敵后游擊戰爭的開展,抗日根據地的創建發揮了重要作用。
惠州十大紅色遺址簡介
(排名不分先后)
葉挺紀念館
葉挺紀念館。
葉挺紀念館始建于1986年(舊館位于惠陽淡水),2008年8月經中央辦公廳批準,遷建到葉挺故居所在地惠州市惠陽區秋長街道周田村,實現館居合一,2011年在葉挺將軍誕辰115周年之際對外開放,是全國惟一一座全面展示葉挺將軍生平事跡的紀念館,展廳以“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為主題,分為7個部分22個單元全面展現葉挺將軍曲折坎坷但偉大悲壯的一生。
葉挺紀念館景區由葉挺故居、育英樓、騰云學堂、練武堂等歷史建筑和葉挺紀念館新館、英雄廣場、紀念廣場、心湖、清風林、荷池、將軍林等組成,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廣東省黨員教育基地、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廣東省國防教育基地、廣東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成為惠州市重要的歷史文化旅游品牌,承擔著紅色基因傳承、革命傳統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等多項職能,平均年接待游客量近80萬人次。
近年來,葉挺紀念館創新管理手段和宣教模式,深入開展葉挺清風進校園、基地共建、紅色研學等活動,充分發揮革命傳統教育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成為開展黨性鍛煉、愛國主義教育等主題活動的熱門場所。
東江縱隊紀念館
東江縱隊紀念館。
位于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風景名勝區內的東江縱隊紀念館,入全國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是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黨史教育基地、廣東省國防教育基地、廣東省紅色旅游示范基地等,總面積為558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3300平方米。館內設序幕廳、歷史陳列廳、紅色故事長廊、博羅紅色遺址展示區、多功能影視廳等,展示了500多張真實歷史照片及300多件革命文物,其中重要文物包括國家二級文物東江縱隊《前進報》的印刷機和東縱、邊縱當年出示的布告等,記載了東江縱隊抗日救國的光輝歷程,是激勵我們砥礪前行、接續奮斗的生動教材。
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是中國共產黨在東江地區創建和領導的一支人民抗日軍隊,是開辟華南敵后戰場,堅持華南抗戰的主要武裝力量。他們遠離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孤懸敵后,在敵、偽、頑夾擊的情況下,緊密依靠群眾,在東江沿線狠狠地打擊敵人,成為威震南疆、蜚聲中外的華南抗日戰場上一支堅強的武裝力量,被譽為“廣東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幟”。1945年,朱德在“七大”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中,將東江縱隊、瓊崖縱隊與八路軍、新四軍并稱“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粵贛湘邊縱隊紀念公園
粵贛湘邊縱隊紀念公園。
粵贛湘邊縱隊紀念公園位于惠東縣安墩鎮青山坳,2003年8月開始選址建設,2004年10月完成首期建設工程,工程項目有革命英雄紀念碑、紀念廣場、雕塑群、邊縱史跡圖展廊、飛鵝嘴烈士紀念亭、紀念門樓及其他附屬工程。2018年,惠東縣委縣政府實施安墩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建設,對該園進行升級改造。
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于解放戰爭時期建立的一支正規人民武裝部隊。1948年12月下旬至1949年1月中旬,粵贛湘邊區黨委在惠陽安墩(今屬惠東)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期間收到了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發來中央軍委1948年12月27日關于批準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的電報。1949年1月1日,粵贛湘邊縱隊與閩粵贛邊縱隊、桂滇黔邊縱隊聯合發表宣言,宣告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簡稱“邊縱”)正式成立。“邊縱”成立后對東江各地的部隊進行改編,并先后發起春季攻勢、夏季攻勢,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粵贛湘邊區全境。“邊縱”在解放戰爭中,進行較大戰斗共計800余次,殲敵2.5萬多人,繳獲各種武器2.5萬件,部隊發展到3.8萬多人。
粵贛湘邊縱隊紀念公園現已成為惠州市重要的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英雄紀念碑碑名,由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葉選平題寫。公園牌坊園名由原“邊縱”副政委、廣東省政協原主席梁威林題寫。
雁湖革命史館
雁湖革命史館。
雁湖革命史館位于稔山鎮老坑村委雁湖村東江紅軍出港紀念園內。建筑面積約200平方米。雁湖村是具有革命傳統的“紅色堡壘村”,1923年10月,建立了村農會。1925年2月,受廣東革命政府東征軍革命影響,雁湖村開始組建農民自衛軍,走上了革命斗爭道路。
1928年革命轉入低潮,中央決定把留在東江的紅軍將士轉移出香港,再調配到各地去。為此,廣東省委在雁湖建立了地下紅色交通情報總站,派李濤(化名陳萬年)協助指導組織紅軍出港工作。從1928年冬至1929年春,前后共5批次護送紅二、四師師長董朗、徐向前等200余位將士出港,勝利完成了中央和省委交辦的重要任務。
雁湖革命史館由稔山鎮人民政府和社會熱心人士集資興建。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葉選平為史館題詞。廣東省政協原副主席鄭群為史館題寫館名。史館展覽以圖片為主,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雁湖村的斗爭歷史。
挺秀書院——中共秋溪支部成立舊址、路東農民抗敵同志總會成立舊址
挺秀書院——中共秋溪支部成立舊址、路東農民抗敵同志總會成立舊址。
挺秀書院——中共秋溪黨支部成立、路東農民抗敵同志總會成立舊址,位于惠州市惠陽區三和街道象嶺村象山腰,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沙坑葉氏歲進士天波公聚葉氏兄弟39人捐銀所建,最初取名為挺秀書舍,1785年擴建為挺秀書院,是一棟坐北向南的古式建筑磚木結構的四合院小樓,由三進、橫屋、后座構成。
1924年春,中共廣東區委派留日畢業后在廣州搞工運的共產黨員葉文匡回到惠陽秋長,領導農民運動,發展黨組織。葉文匡充分利用秋長沙坑挺秀書院地理位置偏僻和師生愛國的有利條件,組織領導秋長農運,積極發展入黨對象。1924年夏,在挺秀書院和農會骨干中發展骨干分子參加中國共產黨,并成立黨小組。1925年4月,在黨小組基礎上,中共秋溪黨支部成立,葉文匡任書記。中共秋溪支部是中共在惠陽縣建立的第一個支部,它的建立為秋溪鄉大革命斗爭起到組織和領導作用,為中共惠陽黨組織的發展壯大和開展革命斗爭奠定了良好基礎。后來挺秀書院經數次易名,但作為惠陽的革命搖籃,這里一直是當地黨組織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基地。1945年7月,路東農民抗敵同志總會也在此成立。
挺秀書院于2004年8月被列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全國總工會惠州辦事處、中共惠州地委舊址
中華全國總工會惠州辦事處、中共惠州地委舊址。
中華全國總工會惠州辦事處舊址,位于惠州市惠城區橋西街道北門街社區都市巷13號(原9號),是一個坐東向西的青磚瓦房建筑,前后二進結構,中間有一個天井,共8房2廳,面積約300平方米。這里也是廣東省農民協會惠州辦事處、中共惠州地委和惠陽縣農民協會舊址。
1925年10月14日,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攻克惠州后,隨軍東征的一些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留下設立了東征軍惠州留守處,負責發展黨、團組織,開展工、農運動。10月19日,中共惠州支部成立,不久改為中共惠州特別支部,并于1926年3月撤銷,建立中共惠州地方委員會,隸屬中共廣東區委。
1925年10月26日,惠州第一個工會組織——理發工會成立,隨后其它行業工會也相繼成立,會員近3000人。1926年1月,全國總工會決定設立中華全國總工會惠州辦事處,領導惠陽、博羅、河源、龍川、紫金、和平、連平、新豐8縣工人運動。同年7月,全國總工會撤銷中華全國總工會惠州辦事處,惠州地區的工人運動由惠州工人代表大會負責領導。
1925年11月16日惠陽縣農民協會正式成立。為了統一領導惠屬各縣農會,1926年1月13日,廣東省農民協會惠州辦事處成立,負責指導8縣農運工作。
東江人民革命紀念公園
東江人民革命紀念公園。
東江革命紀念公園位于惠州市惠城區江南街道惠州西湖豐山。
1984年12月,中共惠陽地委、惠陽地區行政公署決定在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內興建豐山革命烈士公園,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山頂有一座麻石鑿雕的牌坊,上匾額刻有“東江浩氣”4個大字。“東江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的碑名為聶榮臻元帥所題。塔碑底座刻有銅鑄楷書,簡述了從鴉片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多年來的斗爭歷史。紀念碑用長方形花崗石砌成,碑身高16.7米,寬1.8米,底座寬6.4米,碑后為弧形的東江革命偉業浮雕墻,墻上嵌入虎門硝煙、誓覆清廷、東征奏捷、捍衛蘇區、抗日烽火、解放凱歌,反映6個歷史時期東江軍民團結戰斗的英雄事跡。
東江革命紀念公園是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東湖旅店——營救中國文化名人陳列館
秘密大營救東湖旅店舊址。
東湖旅店——營救中國文化名人陳列館位于惠州市惠城區橋東上塘街70號,是廣東省黨史教育基地、惠州市國家安全教育基地、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惠城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前身是民國時期惠州籍紳士翟雨亭于1935年興建的私人洋樓,樓高3層。1938年翟雨亭將房子改成東湖旅店對外營業,后成為香港“秘密大營救”的主要中轉站之一。
1941年12月8日,日軍侵占香港。中共中央、南方局立即部署在港愛國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及時撤離事宜。這場“秘密大營救”共營救出包括何香凝、柳亞子在內的800余人,其中100多人轉移到東湖旅店。這一批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的成功營救,在抗日民主統一戰線上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延續了中華文化血脈,被茅盾稱之為“抗戰以來(簡直可以說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陳列館分為三個展區,即營救之路、轉移惠州、統一戰線,展陳面積達1200平方米,多角度、多維度再現當時秘密大營救的艱辛歷程、驚險場景和英勇事跡、動人故事,是緬懷革命英烈、接受革命歷史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自2019年1月30日開館以來,共接待國內外游客超過十萬人次。
2020年,東湖旅店以排名第一的成績成功入選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并入選2020年廣東省文物古跡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1927年12月27日,由廣州起義余部組建的工農紅軍第四師由龍門縣城轉戰白芒坑,并在松齡圍休整三天,洪亞仁茶店用茶水熱情接應紅四師官兵。
1944年3月10日,在洪月沖等人組織下,在白芒坑老屋祠堂成立有30多人的農會組織,同時成立婦救會。同年6月25日,白芒坑民兵自衛隊在洪亞仁的協助下抓獲1名為日軍探路的漢奸,當場查獲其身帶日軍軍用地圖和指南針。10月,白芒坑民兵自衛隊與平陵鄉聯防隊配合在鏟頭坳伏擊巡回騷擾平陵地區的日軍,傷敵10多人,斃敵2人,繳獲槍支2支和一些彈藥。農會會長洪月沖為掩護部隊撤退而犧牲。1948年4月12日,駐平陵白芒坑村的博龍河人民解放隊飛龍隊以少勝多,擊敗國民黨軍保八團一個加強營和平陵聯防隊共500余人的進攻。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原名“白芒坑革命景區”)是龍門縣文物保護單位、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
高潭革命遺址群
高潭革命遺址群。
高潭革命遺址群包括高潭革命烈士紀念碑、高潭革命歷史陳列館、馬克思街、列寧街、高潭老蘇區革命紀念堂、高潭區蘇維埃政府辦公舊址、中洞改編雕塑、百慶樓、紅軍井舊址、紅軍磨房舊址、湖山書舍(中共東江特委印刷廠舊址)、甘溪黨支部五名黨員雕塑廣場等。
高潭革命斗爭時間較早、規模較大、影響較廣。大革命時期,農民運動領袖彭湃親臨高潭點燃革命星火之后,高潭各鄉相繼建立了農會組織,同地主豪紳開展減租減息斗爭,并與海陸惠紫農會組織一起,掀起了波瀾壯闊的農民運動。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里進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創建人民軍隊的成功探索和實踐。1927年10月,南昌起義軍余部1200多人進入高潭中洞并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二師(后稱“紅二師”),史稱“中洞改編”。1927年11月11日,這里誕生了全國最早的區級蘇維埃政權之一——高潭區蘇維埃政府。
抗日戰爭時期,高潭人民掩護了東江抗日游擊隊新編大隊500多人安全轉移,為保存東江抗日骨干力量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高潭成立了流動鄉政府,重建武裝,籌款籌糧,積極支援前線,終于迎來了革命勝利。
在長達20多年革命斗爭中,高潭人民為廣東乃至全國革命做出了重要貢獻和巨大犧牲,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文字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歐陽成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歐陽成 香金群
圖片(除署名外)惠州日報記者周楠 湯渝杭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