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惠州日報》創刊72周年之際,惠州報史館收到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熱心讀者、博羅縣柏塘鎮群眾邱水良老人將其收藏的一張《東江日報》(《惠州日報》前身)——出版于1950年4月2日的中共東江地委機關報,捐贈給《惠州日報》報史館。褪色的鉛字,掩不住文字的激揚;泛黃的紙張,封存了東江大地上的珍貴記憶。縱然時光逝去,一張舊報紙,依舊見證著歷史,記錄著生活,意義猶在。
邱水良在翻閱老報紙。
71年前的日報寫著啥?
內容豐富全面 貼近群眾實際
在邱水良老人家中,記者看到了這張珍貴的報紙。
由于時代有些久遠,報紙有些破損、殘缺,鉛印的字跡有些褪色,但《東江日報》的報頭依舊清晰。翻看這份已經泛黃的報紙,報紙頭版刊印著博羅農代會閉幕、增城電話四通八達等本地時事新聞。而在三版,刊載著浙江黨代表會議、河南許昌土改工作等國內外新聞。
1950年4月2日的《東江日報》。
71年前的4月2日,正值周日,報紙四版為副刊,以半個版的篇幅刊發了《告訴養牛人》《讀書歌》等詩歌、故事等文藝內容。由于當時農村讀者文化水平較低,報紙就在如何通俗化,讓農民讀者看得懂方面下功夫。如《讀書歌》以朗朗上口的粵語歌詞,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向讀者宣揚讀書學習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除了文藝副刊外,報紙還設立了“讀者論壇”欄目,刊發讀者來信,并以編者按的形式在報紙上實現交流互動。在通訊傳播手段不如今日方便的年代,老一代報人以此形式傾聽人民群眾心聲。
資料顯示,《東江日報》為四開四版鉛印,以報道本地新聞為主,兼及國際、國內重大新聞,辟有文藝副刊及《社會服務臺》等欄目,發行范圍為東江行政委員會所轄各縣。以此為依據,邱水良老人收藏的此份老報紙保存得較為完整。
何以保存了71年之久?
以身護書保存71載
這份老報紙有著怎樣的故事?邱水良老人如何與其結緣?
邱水良告訴記者,這份的珍貴報紙,在被發現之前一直充當著“保護者”的角色。
和柏塘眾多村民一樣,邱水良是一名茶農,平日里喜歡鉆研茶文化與中草藥知識。這一愛好也讓他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不僅家中存有許多相關的書籍資料,閑暇時還常到村委會讀讀報,了解最新時事。
1950年4月2日的《東江日報》。
多年前,他在家中整理物件時,在流傳下來的舊衣柜中,找到一本舊書。他發現,書籍外的書皮印有密密麻麻的字體。定睛一看,“東江日報”的字眼隱約可見,這四個大字激起邱水良的好奇心。他說,他曾到博物館參觀過,里面也陳列了一些舊報紙,但年份還沒他家這份久遠,“這興許是一份珍貴的史料,要好好保存下來。”
為此,他將舊書放在燈下,小心翼翼地剝開書皮,將其攤平在桌面上。塵封71年的報紙,得以重見天日。
一份71年前的報紙,為何會變成一套書皮,機緣巧合之下保存至今?邱水良回憶,其父親曾是當地生產隊的干部,一直有閱讀看報的習慣,對書籍也是倍加愛惜。邱水良翻閱的書籍,正是由父親留傳至今,由前人手抄記錄而成的古書。
71年后一份獨特的生日禮物
祝愿《惠州日報》越辦越好
今年,愛好讀書看報的他在閱讀《惠州日報》時發現,《東江日報》就是《惠州日報》的前身。于是,他通過報紙上的電話聯系到了惠州報業傳媒集團。他說:“這份舊報紙對報社而言更有收藏價值,它在報史館安家比在我這更有意義。”
1950年4月2日的《東江日報》。
作為《惠州日報》的熱心讀者,他時常會到當地黨群服務中心閱讀《惠州日報》,通過報紙了解最新的惠州時事,樂享身邊的感動。他說,《惠州日報》越辦越好,從舊報紙與現在的對比中便可窺一二。現在的《惠州日報》不僅版面更加充實豐富,內容也更加生動,報道更加有深度。“祝《惠州日報》生日快樂,越來越好!”
回溯72載,《東江日報》創刊于1949年10月15日,誕生之時與惠州共同沐浴在新生的陽光之下。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東江日報》也經歷了報名變更、停辦、復辦等歷程:《東江日報》《東江農民報》《惠陽報》……直至如今的《惠州日報》。
這份具有光榮歷史的報紙始終如一地當好黨委和政府的喉舌,宣傳黨在各個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緊緊圍繞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展開宣傳報道,鼓舞和激勵廣大人民群眾為建設惠州艱苦奮斗,發奮圖強。
文: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盧泓宇 李燕文 朱麗婷
圖: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湯渝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