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創刊72周年:從一張小報到傳媒集團

      [報料熱線] 2831000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輿論是革命的先導。

        1842年,在德國,馬克思創辦世界上第一張無產階級性質的報紙——《萊茵報》。1843年被查封后,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又共同創辦《新萊茵報》,成為宣傳教育人民群眾、推動德國革命運動深入發展的輿論陣地。

        毛澤東同志作為我國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奠基人,創立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他指出,“報紙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廣泛地同群眾見面。”

        鄧小平同志指出:“要辦好地方報紙。報紙要結合實際,結合當時當地的中心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新聞輿論工作,他強調“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新聞輿論戰線與黨和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積極宣傳黨的主張,深入反映群眾呼聲,主動開展決策調研,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新聞輿論工作。在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階段,從中央到地方創辦了許多黨報黨刊。黨報黨刊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載體,也是黨聯系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的重要陣地之一。紅色報刊在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進程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回望百年征程,東江地區近現代至當代發展歷程中的每一次重大節點、每一個重大事件、每一場影響深遠的轉折,幾乎都有紅色報刊見證與紅色新聞人同行,東江紅色報刊成為東江地區革命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中共東江特別委員會在惠東高潭創辦的《暴動日報》、惠陽中心縣委創辦的《真理報》,到東江縱隊《前進報》、粵贛湘邊縱隊《大眾報》《粵贛報》,再到惠州解放后第一份黨報《東江日報》、改革開放后《惠州報》《惠州日報》、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以惠州為中心的東江紅色報刊,廣泛傳播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記錄東江兒女在爭取民族獨立、國家富強、民族復興道路上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壯舉,也書寫了東江紅色報刊不斷發展、壯大、前行的光輝歷程。

        1949年10月16日,迎著惠州城解放后的第一輪朝陽,《惠州日報》的前身《東江日報》誕生了。賡續著紅色基因和血脈的《惠州日報》,踏著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節拍,緊緊圍繞惠州歷屆黨委、政府工作中心和惠州發展大局,與惠州人民心聲相通、與惠州城市根脈相連,守正創新、矢志不渝。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在《惠州日報》創刊72周年之際,《惠州日報》弘揚黨報初心和傳承紅色基因,全面梳理東江紅色報刊發展歷程,總結東江紅色報刊尤其是《惠州日報》的辦報辦媒經驗,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從黨史特別是紅色報刊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引導廣大黨員群眾積極主動閱讀黨報黨刊,獲取權威主流信息,把握國家大政方針以及城市發展脈動,為推動新時代惠州高質量發展奮楫爭先、再立新功。  

        惠州解放后,國內社會環境穩定,東江地區新聞人才匯聚惠州。經過多年辦報辦刊探索,特別是改革開放后,隨著行政區劃調整,“開枝散葉”,東江地區黨報黨刊數量增加、規模擴大、質效提升,步入繁榮興盛時期。

        惠州解放初創刊的《東江日報》,幾經更名、停刊、復刊,延續出版至今,在惠州日報社基礎上成立的惠州報業傳媒集團,融合創新發展,致力于打造新型城市傳媒集團。 

        2007年9月26日,惠州報業傳媒集團成立。

        《東江日報》

        迎著惠州解放的晨光創刊 

        《東江日報》《東江報》《惠陽報》《惠州報》《惠州日報》……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報史館展柜內,一張張泛黃的報紙,記錄著惠州的發展歷程,激揚的文字揭開塵封的記憶…… 

        1950年5月3日的《東江日報》。

        1949年10月15日清晨,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一支隊新編獨立第三營從淡水出發,15日下午開進惠州城,惠州宣告解放。

        當日,東江軍管會宣布成立,軍管會主任藍造簽署命令,成立東江日報社,調時任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一支隊司令部情報參謀的黃秋耘任總編輯,支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容克任社長,從支隊文工團、大眾報社抽調10多名文化基礎較好的同志到報社從事采編工作。

        黃秋耘時年31歲,畢業于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曾編輯過《青年知識》周刊和《新建設》雜志,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很高的辦報水平。黃秋耘和戰友們來不及拂去軍裝上的塵土,立即投入新的戰斗,馬不停蹄采編新聞報道,并利用原惠州國民黨《粵東日報》(前身是1926年創辦《惠州民國日報》)社留下來的印刷機、油墨紙張等,通宵達旦地編輯印刷惠州解放后第一張黨報《東江日報》(《惠州日報》前身)。

        10月16日,戰火硝煙尚未散盡的惠州,油墨飄香的《東江日報》與惠州新生的陽光一起橫空出世,與群眾一起分享東江第一大城重歸人民懷抱的喜訊。

        創刊號刊登宣告惠州解放的《東江軍管會公告》、華南地區戰況、香港市民對廣州解放的反應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紀律等內容,安定民心,維護社會穩定。

        當日,惠州市區中山西路等主要街道布告欄里都張貼著《東江日報》創刊號,還有很多市民在搶購創刊號,6000份《東江日報》創刊號,1小時內就銷售一空,在當時只有3萬多人的惠州引起轟動。

        1949年12月1日,中共東江地方委員會成立,《東江日報》成為東江地委機關報。當日,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二支隊進駐惠州,原支隊機關報《粵贛報》人員加盟東江日報社,東江地委宣傳部長卓揚兼任東江日報社社長,陳培任總編輯。

        《東江日報》四開四版鉛印,以報道本地新聞為主,兼及國際、國內重大新聞,辟有文藝副刊及《社會服務臺》等欄目,發行范圍為東江行政委員會所轄各縣。

        創業艱辛

        助力建設新惠州

        新中國成立初期,惠州百廢待興。東江日報社設在今天惠州賓館望湖樓內,當時是一幢舊式建筑,一樓是排字房和印刷車間,二樓是編輯部,三樓是集體宿舍,逼仄擁擠。

        粵贛湘邊縱隊的年輕軍人成為新生的《東江日報》主力軍。他們繼承東江第一支隊《大眾報》和東江第二支隊《粵贛報》優良傳統,秉持嚴謹專業、團結協作的辦報風格,奮力開辟惠州新聞事業新天地。

        兼任東江日報社社長的東江地委宣傳部部長卓揚,1946年曾擔任過中共泰國總支部主辦的《真話報》總編輯。雖然是兼職,但他吃住都在報社,改稿、審稿、看大樣,樣樣都親力親為,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辦好《東江日報》上。

        卓揚團結同事,知人善任。總編輯陳培在《粵贛報》工作過,對辦報業務十分熟悉,卓揚就讓陳培主抓采編業務。總經理莊云光懂經營善管理,就分管印刷、發行及經營工作,積極開展對外承印等業務,并在水東街開了一間營業部,對外營業,用這些收入建起兩間印刷車間,添置新機器,改善報社工作條件,報紙印刷質量得以提高。

        上世紀50年代的《東江日報》主要圍繞鞏固新生革命政權、鼓足干勁建設社會主義主題進行報道。當時的東江地委所轄地域很大,包括現惠州、河源、汕尾、深圳、東莞所轄范圍,以及增城縣、從化縣和五華縣,除縣際之間有班車,記者下鄉采訪主要靠自行車和步行,并沿用部隊借宿、搭餐辦法,每天交大約0.3元,與老鄉同吃、同住、同勞動。到山區農村采訪,走幾天的路是常事。為防敵特襲擊,記者下鄉時還要佩帶手槍,夜間休息時報社人員要輪流站崗放哨。

        在這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東江日報》仍保持著天天出版。

        老一輩惠州報人懷著一顆赤子之心,牢記黨報初心,不畏艱難,白手起家,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及時傳播到千家萬戶,為鞏固新生政權、建設新家園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數易報名

        服務大局初心不改

        隨著惠陽地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的變化,報道重點相應轉變,《東江日報》報名也隨之幾度變更:1950年7月,《東江日報》更名為《東江報》,1951年2月又復名為《東江日報》,1952年初易名為《東江農民報》,1952年12月隨東江專區撤銷而停刊,并入粵東行署《粵東農民報》,惠州只設立《粵東農民報》記者站,1972年復辦《惠陽報》。1976年1月起根據省委決定停刊,此后10年惠陽地區沒有出版報紙。 

        1956年2月11日的《粵東農民報》。

        不管報名如何變更,作為惠陽地區黨委機關報,始終如一地當好黨委和政府的喉舌,宣傳黨在各個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緊緊圍繞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展開宣傳報道,鼓舞和激勵廣大人民群眾為建設社會主義新惠州艱苦奮斗,發奮圖強。

        據惠州老報人王干有關回憶文章,1952年1月《東江日報》改為《東江農民報》。由于當時農村讀者文化水平較低,報紙就在如何通俗化、讓農民讀者看得懂方面下功夫。東江流域大部分地區為客家人居住地,群眾喜歡唱客家山歌,報紙便利用山歌的形式宣傳土改,由于“對胃口”,《東江農民報》受到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的歡迎,發行量大增,形成村村有報的良好局面。

        上世紀70年代,國民經濟亟待復蘇,人民生活需要改善,這個時期報紙重視報道生產情況。1972年復辦《惠陽報》試刊第1期,除頭版介紹新天公社改善當地農業生產條件的報道外,第二版整版報道全區工農業生產。既有報道生產成績的消息,也有報道生產模范的小特寫,整張報紙嚴肅莊重,不乏輕松活潑。

        復辦《惠陽報》時,辦報條件仍舊艱苦。當時惠陽報社31名干部職工擠在地委大院里的一套面積約150平方米的宿舍里辦公,一間10多平方米的房子要放六七張辦公桌,人進去后難以轉過身來。但大家樂在其中,團結戰斗,策劃采編稿件,出色地完成黨交給的新聞宣傳報道任務,對服務惠陽地委中心工作和發展大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業界美談

        人才薈萃名家多

        《東江日報》創刊至改革開放前,惠州報業人才薈萃,為廣東新聞及文化戰線輸送了一批優秀人才、領軍人才。

        《東江日報》首任總編輯黃秋耘身兼編輯、校對“一腳踢”,傳為惠州新聞史佳話。后來,黃秋耘任《南方日報》《羊城晚報》《文藝學習》等報刊編委以及中國作協理事,在文學評論、散文創作方面頗有建樹。

        作為新中國成立后較早創辦的黨報之一,《東江日報》創刊時間比《南方日報》(創刊于1949年10月23日)還早一個星期。《東江日報》為《南方日報》培養了兩名總編輯,成為業界美談。曾任《粵贛報》總編輯的陳培,接任黃秋耘成為《東江日報》總編輯,后轉入南方日報社工作,歷任采編部副主任、副總編輯、總編輯(1983年至1986年)。來自廣東興寧的張琮,1949年冬隨《粵贛報》進入《東江日報》,歷任記者、編輯。1987年1月至1991年5月,張琮任《南方日報》總編輯。 

        1949年冬,《東江日報》記者唐瑜(右三)隨東江署征糧隊采訪。

        唐瑜,歷任《東江日報》《粵東農民報》記者、編輯。這位曾經的連隊文化教員、《粵贛報》油印員及戰地記者,經過多年的鍛煉,成長為廣東省文化廳廳長、省文聯黨組書記兼常務副主席,著有散文集、短篇小說集、紀實文學等。 

        解放初期,《東江日報》工作人員既當記者又當戰斗員。這是《東江日報》記者譚力浠(右)在一次戰地采訪后與戰友合影。

        譚力浠,原《大眾報》記者、《東江日報》記者,后任惠州市圖書館館長、惠州市委(現惠城區)黨史研究室主任,出版專著《惠州史稿》,主編《惠州風云》,成為惠州城市發展歷史的記錄者。

        七十余年來,一代代一批批人才相繼從新聞崗位走向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領導崗位,他們用熱血和才華,為惠州城市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擴版升級

        從日報發展成為傳媒集團

        改革開放以來,惠州新聞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86年2月,《東江報》復刊。 

        1986年5月1日的《東江報》。

        惠州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其發展備受海內外矚目。1988年9月1日,東江報社與惠州市僑務辦公室、市僑聯創辦《惠州鄉情報》月報,國內外發行,發行至東南亞、北美、歐洲及香港地區的惠屬社團。該報共出版81期,年發行量48000份,1996年8月停刊。

        東江紅色報刊面向海內外傳播的歷史,除抗戰時期的《前進報》,還可以追溯至1939年1月。當時,在東江縱隊的幫助下,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在惠陽淡水成立,創辦《東江》周刊,積極溝通南洋各屬僑胞與東江各地同胞的信息,號召全民抗日。該周刊運行至1940年4月,在東江地區及東南亞產生積極影響。可以說,《惠州鄉情報》延續了《東江》周刊的愛國愛鄉精神。 

        1993年10月1日,《惠州報》改名為《惠州日報》。

        進入上世紀90年代,惠州經濟社會發展迅猛,新聞事業亦快速發展。1990年10月,《東江報》易名為《惠州報》,1993年10月1日更名為《惠州日報》。由周三小報改為對開四版周六大報,1994年由周六報擴為天天大報。2007年9月26日,惠州報業傳媒集團成立。 

        經過數次改版的《惠州日報》。

        一張小報長成大集團。今天,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已發展成為旗下擁有平面媒體、網絡媒體、移動客戶端、微博、微信、戶外媒體等完整的全媒體介質體系的綜合性新型傳媒集團,每天覆蓋讀者、網友、粉絲300多萬人次。

      分享到:
      上一篇: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