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環西湖黃塘片區雨污分流示范改造10月底前全部完成
污水雨水各行其道 西湖水更清景更美
“污水不流到西湖去,西湖的水就更清了,風景就更優美了,以后就會有更多人來游玩,是大好事,我們都很支持!”8月23日上午,當記者來到市區黃塘片區采訪時,片區居民黃女士高興地說。
記者從惠州西湖及周邊區域更新優化工作專班(以下簡稱“西湖工作專班”)了解到,自去年以來,我市大力推進西湖周邊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示范項目,通過新建建筑排水立管、出戶管、市政管對黃塘片區進行雨污水分流改造,解決片區部分污水直排西湖,減輕雨天污水溢流進西湖的問題,同時提高片區排澇能力。截至8月22日,項目方市水務集團已完成全部管道埋設和瀝青路面恢復。
黃塘片區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管道鋪設完畢路面已經修復。
黃塘片區完成全部管道埋設和瀝青路面恢復
8月23日上午,在位于西湖邊的黃塘片區,隨著全部管道埋設完成和瀝青路面恢復,片區又逐步恢復了熱鬧的景象,街巷內遍布著令人迷醉的煙火氣。
一直以來,黃塘片區的雨污分流改造都備受市民關注。黃塘片區為老舊城區,片區內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十分密集,周邊還有醫院、學校、市場等,車流、人流量大。街巷中的排水管線建設年代久遠,基本上全是雨污合流管,未經處理的雨水裹挾著污水大量排入西湖,對西湖水質造成影響。實行老舊小區和市政道路雨污分流迫在眉睫。
去年10月,西湖周邊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示范項目動工,改造內容包括新建長約6.2公里的雨水主管,長約6.8公里的污水主管,長約10公里的片區建筑排水立管,新建一座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同時對施工范圍內的小區環境進行改善等。目前,項目整體進度約93%,整個黃塘路(含東西路)施工長度共約800米,已完成全部管道埋設和瀝青路面恢復。
在片區內,記者看到一些房屋的外墻新裝了白色的塑料管道,主管道從樓頂一直延伸至地下,每層樓都有支管與主管匯聚在一起。如今,隨著地下管道埋設完成,雨水和污水便能通過地下星羅棋布的雨污分流管道,各行其道:雨水“搭乘”管道匯入西湖水,污水則借著管道奔向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如此一來便能更好地守護西湖清澈水質。
西湖周邊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家家戶戶雨水污水分別接入雨污管道。
凝聚多方力量攻堅克難,順利推進項目實施
西湖周邊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示范項目的順利推進,背后是多方力量的凝聚。
“黃塘片區人口密集、道路狹窄、建筑老舊、地下管網復雜,施工極其困難。特別是交通組織、地下管線處理和老舊房屋安全保障,是項目方面臨的三大突出難題。”西湖工作專班相關工作人員說。
在西湖工作專班的牽頭下,各部門和單位通力協作,采取措施攻堅克難。
為解決交通疏解難題,采用借道西湖景區豐湖書院、陳公堤作為臨時繞行線路。同時,租用市中心人民醫院門口社會停車場、借用市第七小學操場和部隊閑置用地作為居民車輛臨時停放處。沿路還增派了交通疏解員,設置交通指示警示標志,確保通行順暢。“通過各個部門的共同努力和精心保障,在黃塘路圍蔽施工期間,片區居民的車輛順利、安全地從西湖景區通過。”項目負責人董飛說。
黃塘路距離周邊老舊房屋較近,破混凝土路面、打支護、開挖等施工過程都可能影響周邊房屋的安全性。針對老舊房屋安全問題,早在施工前,項目方委托第三方專業單位進行了房屋鑒定取證工作,并在施工過程中盡量采用振動小的設備施工,同時加強開挖支護,確保施工一段回填一段,降低施工過程帶來的不良影響。另外,還安排專人時刻監測周邊房屋的變化情況,及時優化施工方式。
針對地下管線錯綜復雜的問題,項目方成立了管線應急小組,建立溝通渠道,確保各管線權屬單位能結合現場進度,及時做到現場交底、探管、指導、保護以及遷改工作。此外,針對主要的燃氣、電力、供水管線單位,項目方更是邀請其現場駐點辦公。
西湖周邊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示意圖。
還將對上排、下角等環西湖片區進行雨污分流改造
在最大限度降低對居民生活影響的情況下,為加快推進項目進展,高峰期8個工作面同步施工,現場投入施工管理人員百余人,機械設備約50臺,施工場面十分熱火;為搶趕施工進度,暴雨天氣下,采用多臺大功率水泵抽排,創造施工條件……原計劃兩個月內完成黃塘路施工,最終黃塘路口至市第七小學段提前9天完成;黃塘路全線(含東西路)提前26天完成。目前,黃塘片區剩余改造工作正有序推進,計劃今年10月底前完成全部項目建設內容。
“西湖周邊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示范項目為西湖水質提升改造方案的組成部分之一,通過對西湖周邊雨水和污水提升改造和分流,杜絕周邊生活小區和單位污水排入西湖,同時通過西湖水生態進行系統治理和恢復,將使西湖變得更清澈,生態環境更良好。”西湖工作專班相關工作人員說,除黃塘片區外,接下來還將對上排、下角等環西湖片區進行雨污分流改造。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陳春惠
圖、視頻: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楊建業 通訊員曾德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