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全力推進內涵建設持續提升服務水平

      [報料熱線] 2831000

        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是惠陽區規模最大的公立綜合醫院,與共和國同齡的市六院,已走過72年風雨歷程,近年來,該院全面開啟創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工作,大力推進醫院內涵建設,持續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根植于血脈里的紅色基因,鑄就了六院人救死扶傷、赤誠為民的精神底色,醫院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醫務工作者。

        在今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市六院8名醫德、醫風、醫術堪稱楷模的醫師被惠陽區衛生健康局授予“惠陽醫師獎”榮譽稱號,他們分別是蔡劍波、杜貴忠、郭立儀、羅宏宇、邱朝霞、石群英、張潭軍、尹晟。日前,該院以兩位上榜醫生為代表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向我們詮釋了六院醫者如何以匠心為生命延續,在服務百姓健康中釋放醫學溫度。 

      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外景圖。

        ■腫瘤血液科主任郭立儀

        精確!再精確!!

        市六院腫瘤血液科掛牌成為中國抗癌協會大腸專業委員會認證的“結直腸癌篩查建設基地”,同時被評為廣東省第一批癌癥防治服務機構名單。該院腫瘤血液科擁有綜合實力強勁的腫瘤放射治療中心,近年,市六院著力發展放射治療中心,從設備購置、人才引進、發展規劃等都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作為腫瘤血液科主任的郭立儀,是腫瘤放射治療領域的專家,也是“惠州六院名醫”。

        全市首家開展容積旋轉調強VMAT放療技術

        “放射治療是腫瘤治療的三大手段之一,而精確放療是提高放射治療療效、降低副反應的有效手段之一,這對于設備要求也越來越高。”郭立儀介紹,實現精準放療,先進高端的醫療設備必不可少。目前,全惠州只有市中心人民醫院和市六院擁有放射治療儀器,因此,市六院承擔了大量腫瘤患者的放射治療。

        “放療對醫生的技術要求極高,是一個良心活,來不得半點馬虎和含糊。”在郭立儀看來,保護健康的臟器和組織,跟殺滅腫瘤一樣重要。“精確,再精確”成了他在放療過程中執行的最高原則。

        2019年下旬,放療中心完成直線加速器容積旋轉調強的升級,在惠州地區率先開展動態調強和容積旋轉調強VMAT放療技術,并在2020年常規臨床使用,造福本地腫瘤患者。郭立儀介紹,容積旋轉調強可大大縮短治療時間,有效減少治療過程中患者體位變化幾率,提高了治療準確度。另外該中心還針對多種實體瘤開展了腫瘤免疫治療、免疫聯合化療或者免疫聯合靶向治療,同時也開展著免疫同步放化療;護理開展超聲引導下肢PICC置入術,超聲引導PICC置入術。

        面對病患,他始終與患者共進退,不輕言放棄,重燃生的希望。腫瘤患者屬于重病,曾經有一位40多歲的肺鱗癌患者因喘不過氣入院治療,此前他已被其他醫院定性為“治不了”,郭立儀接診后,發現他是因有腫瘤壓迫氣管導致呼吸困難,立刻安排會診,并在第二天專門為患者進行放療。放療后,患者的肺部腫塊減少,原已被下了“死亡通知單”的他,再次延續生的希望,因此患者家屬對郭立儀充滿了感激。

        疫情期留守崗位,直接“住”在了醫院

        2020年春節以來,面對洶涌來襲的新冠肺炎疫情,該院腫瘤血液科全力以赴應對抗擊疫情阻擊戰。由于該科室治療的大多是白血病、淋巴瘤等重大疾病患者,一方面,不同于其他疾病,患者需要定期進行放射治療;另一方面,因為疾病本身以及放、化療等因素,患者的機體免疫力較普通病患者明顯低下,這也成為防控新冠病毒易感人群中的重中之重。

        “去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連醫院門診都停診了,而我們是唯一一直還在常規接診患者的科室。”郭立儀說,當時病人有七、八十人,而科室被抽調一半的醫護人員去一線抗疫,剩下的醫護人員身兼重任,抗疫和治療兩手抓,幾乎沒有休息時間,作為科室負責人,郭立儀像一個旋轉的陀螺忙個不停,甚至有一個多月直接“住”在了醫院里,隨時協調科室的各項工作。 

      腹腔鏡膽囊手術。

        ■醫院黨委委員、胃腸肝膽/甲乳外科主任羅宏宇

        善待人體 關切人心

        人們常把“刀尖上跳舞”來形容外科手術的風險。外科醫生是一門壓力與風險并存的職業。在市六院胃腸肝膽/甲乳外科有一位“刀尖上的舞者”,27年練就出精湛的醫術,是醫院首位開展腹腔鏡技術的醫生,他就是市六院胃腸肝膽/甲乳外科主任羅宏宇。“善待人體、關切人心”,是羅宏宇多年的執醫寫照。

        勇闖手術年齡禁區 成功救治百歲老人

        早晨7點半,當別人剛準備上班的時候羅宏宇已經早早地到達醫院。他會習慣地先處理各種醫院文書和審閱病歷,然后在晨曦中進入病房,開始一天的工作。

        從醫27年來,羅宏宇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業務水平。考慮到傳統開刀手術對患者傷害大,羅宏宇曾先后多次進修學習,努力刻苦鉆研腹腔鏡技術,是市六院第一位開展腹腔鏡手術的醫生,致力于用微創手術使患者達到和保持最佳的內環境狀態。每年完成普通外科各種常規及較復雜手術約300臺次。

        2019年9月,一名105歲超高齡老奶奶被家人送到市六院胃腸肝膽/甲乳外科就診,診斷為升結腸肝曲癌并急性閉袢性腸梗阻、腸穿孔、急性彌漫性腹膜炎、重度感染、重度營養不良、重度貧血,病情危重,羅宏宇帶領手術團隊為老奶奶施行了急診右半結腸癌根治術,經過全力救治和精心護理,老奶奶手術后已順利康復并出院,這是市六院乃至惠州地區目前成功救治的最為高齡重癥患者之一。

        這位超高齡的重癥患者的成功救治,不僅給病人及家屬帶來了希望,也表明了市六院胃腸肝膽/甲乳外科在腫瘤手術和救治高齡重癥病人方面水平更上了一個新臺階,同時體現了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多學科診治實力。

        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適應對疾病診治的專業化需求,學科也在不斷細化,作為胃腸肝膽/甲乳外科主任,為了科室的可持續發展,羅宏宇把培養、合理應用人才作為加快科室建設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管理工作中強調人才隊伍的建設,積極進行人才儲備和規劃。同時突出腹腔鏡專業、乳腺微創專業為科室重點和龍頭作用帶動全科全面發展的思路,增強科室和醫院的競爭力。

        2017年9月,市六院胃腸肝膽/甲乳外科加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普通外科專科聯盟,通過建立統一的質量保證體系,實現專家共享、技術共享、科研共享和教學共享,促進聯盟專科在醫療服務、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室管理和遠程醫療等方面協同發展,不斷提升解決專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

      抗擊疫情和創三甲“兩手抓 兩手硬”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六院堅持抗擊疫情和創三甲“兩手抓、兩手硬”的雙線實戰,一方面,面對疫情的反復,堅決完成國家及省市交給的各項任務和執行決策部署,做好疫苗接種、核酸檢測等工作,助力惠陽區筑牢疫情防控常態化防護墻;另一方面,緊緊圍繞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以創“三甲”為抓手,積極改善患者就醫感受,提升醫療服務質量,開展重點項目、專科建設、新技術的發展應用,聚焦“強內涵、調結構、提效率、構建發展新格局”的發展要求,實現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新跨越。

        優秀的組織離不開優秀的人才。市六院在不斷完善醫療硬件設備和服務的同時,還十分重視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引進人才、培養人才,不斷提升醫院醫療隊伍的整體素質,使醫師能更好地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

        立足當下,未來可期。市第六人民醫院將篤定前行,開拓創新,提升品牌內涵、再造輝煌亮點。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通訊員譚宇川 郭金璇

      分享到:
      上一篇:

      相關新聞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