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各部門真抓實干:只爭朝夕抓落實 互利共贏開新局

      [報料熱線] 2831000

        

      原標題:

        真抓實干

        只爭朝夕抓落實 互利共贏開新局

        ■吳欣(市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

        加快推進大灣區特色合作平臺建設

        市發展和改革局將深入學習領會市委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的部署要求上來,搶抓機遇,只爭朝夕,努力塑造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一是強化統籌穩增長。積極搶抓“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克服困難挑戰,加強經濟運行監測調度,奮力延續上半年良好發展態勢,確保完成全年發展目標任務。

        二是主動對接促合作。認真研究謀劃服務“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的對策措施,主動對接和搭建惠深、惠港、惠澳合作平臺,充分發揮我市制造業基礎以及土地資源、生態環保等資源稟賦優勢,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特色合作平臺建設,探索創新“3+7”工業園區與兩個合作區的聯動發展,積極參與共同打造多層次交通服務網絡,推動形成區域產業協作、創新聯動傳導、基礎設施互聯、開放格局趨同的互利互惠合作發展格局。

        三是保障要素抓項目。集中資源要素推進項目建設,爭取更多項目列入省、市重點,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加快中央預算內資金和債券資金撥付進度,全力保障項目快速有序推進、安全規范實施,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優化發展,共同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四是加強謀劃推改革。對標兩個合作區深化改革,探索建立全市營商環境評價工作體系,推進我市效率、服務、標準和信用體系全面提升,實施《惠州市開展廣東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方案》,全面啟動22項工作任務,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袁清山(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全力當好惠州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搶抓“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惠州要在學習對標“雙區”、兩個合作區的新征程中,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取得新業績。要立足惠州實際,從四個方面著手,推動惠州高質量發展。

        一要樹立“事業至上”的導向。在每一個領域、每一項工作中,一切要以事業為重,總體規劃、資源配置要勇于突破地域關系、行業利益的羈絆,激發各行各業干事創業激情,營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良好氛圍。

        二要激發“不甘人后”的追求。做任何工作都要樹立高標準意識,向先進看齊、向高處對標,跳出“中等舒適區”,不安于現狀,不滿足于當前成績,形成奮勇爭先的有利局面,在推動比學趕超中開創新局面、取得新成績。

        三要增強“敢于冒尖”的膽魄。看問題辦事情,不僅要敢為人先,還要敢于爭先、敢闖敢試,不做最后一名,不受制于條條框框、不局限于別人做法,以“打頭陣”“吃螃蟹”的精神做好本系統、本行業工作,全力當好惠州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四要培育“甘當綠葉”的胸懷。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克服行業、系統、部門的本位思想,從大局出發、放眼全局,主動配合其他單位開展工作,共同打造相互支持、凝聚合力、奮發向上的協同配合體系,為開展工作提供堅強保障。

        ■黃育勛(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布局創新鏈條

        通過學習市委全會報告,進一步認識理解了融入“雙區”和支持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的重要意義和承擔的重大責任,更加明確了工作目標。

        接下來,科技部門將重點做好3項工作。主動對接、積極融入“雙區”和支持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充分借鑒兩個合作區科技管理制度、政策體系和創新舉措,制訂出臺優惠扶持政策;加快建設兩大科學裝置和東江實驗室,積極參與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等;推動在深圳、廣州設立異地孵化器,支持引導落戶惠州企業在惠設立研發機構。

        圍繞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布局創新鏈條。確保今年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存量均達1800家,力爭高企達2000家。重點在新型光電顯示、石化與新材料等領域組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解決“卡脖子”問題。重點引進埃克森美孚研究院等一批產業技術研究院,推進中科院過程所、中廣核研究院在惠州設立研究分院。同時,繼續加強新型研發機構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辦好第三屆“科交會”,促進優質科技成果在惠州轉化落地。

        激發科技人才的創新活力。加快制定完善人才引育政策,想盡一切辦法引進人才、留住人才。依托兩大科學裝置和東江實驗室,大力引進一批核科學和能源領域高端團隊。開展企業科技特派員和“惠企專家行”活動,面向優勢產業舉辦企業和專家專題對接會,以小分隊形式入戶解決企業技術難題。

        ■傘金福(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

        保持工業和項目良好發展勢頭

        市委全會報告站位高遠、視野寬廣、內容豐富、目標清晰、措施具體,是下半年我們的工作標尺和努力方向。市工信局將積極樹立主責意識、效率意識、系統和協作意識,主動認領任務、精心組織落實、一跟到底,確保完成任務目標,為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展現工信擔當、彰顯工信作為。

        首先要有主責意識。產業、園區、企業、項目、投資、產值是工信部門要擔起的責任,全市工信部門要把項目裝在心中、抓在手上,做到心中有數、手上有招,及時發現問題、主動解決問題,務必保持工業和項目的良好發展勢頭。

        其次要有效率意識。我們的要求是項目快落、快開、快建、快投、快統,要徹底改變項目落地慢、開工晚、建設長、投產和履約延期的現象,使寶貴的土地資源盡早產出效益。特別是全年要實現增加值增速16%的目標,工業要發揮主要拉動作用,項目建設提速也是必然的要求。

        第三要有系統和協作意識。部門之間溝通銜接順暢、提前并聯做足前期準備工作才能實現高效。項目從落地到實現產值涉及到工信、自然資源、住建、環保、能源、電力及第三方設計、施工、審圖等眾多部門、單位,企業自身的資金、人員儲備及組織的有效性、需求的緊迫性更是關鍵因素,需要企業、政府部門、第三方機構的緊密銜接配合,這就要求我們有系統性和預見性,善于多任務并聯工作。

        ■伍成華(市公安局副局長)

        立足全省全市發展大局全力保駕護航

        市委全會報告深刻闡述了惠州助力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的重要意義,惠州更加有責任有義務抓住機遇、找準定位,全力配合參與和支持服務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的開發建設。公安機關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更加自覺站在全省、全市發展大局,全力做好保駕護航工作。

        重點要在營造好“三個環境”上下功夫:一要在營造以安為先的環境上下功夫。在迎來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發展機遇期的同時,也面臨更加復雜的治安問題挑戰。公安機關務必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捍衛政治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同時,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各類違法犯罪,強化交通、治安領域公共安全監管,為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生產環境。二要在營造促商興業的環境上下功夫。公安機關要順勢而為、主動對接,圍繞“馬上辦、就近辦、網上辦、一次辦”的要求,進一步深化出入境、公安交管、戶籍等方面服務舉措改革創新,研究出臺涉及范圍更廣、含金量更高的便民利民服務舉措。三要在營造親民愛民的環境上下功夫。公安機關特別要大力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提高全警公正、文明、規范執法執勤的能力素養,更好適應配合參與和服務支持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開發建設帶來的執法執勤新挑戰。


      紅花湖。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張偉榮(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

        全力打造“三項工程”惠州名片

        通過學習市委全會報告和工作部署,進一步認識理解了融入“雙區”和支持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的重要意義和承擔的重大責任,更加明確了工作目標,提振了干事創業精氣神,進一步找準了人社部門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的定位和任務。

        接下來,市人社部門將按照市委全會精神,精準把握“雙區”與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疊加帶來的重大機遇,努力發揮好人社力量。深入實施3.0版“促進就業九條”,加強重點企業用工監測,服務好企業用工需求,大力開展“就業服務進校園”行動,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做強“粵菜師傅”工程富民興村品牌,推進“廣東技工”工程落地鄉村,高質量推進“南粵家政”工程,全力打造“三項工程”惠州名片,全年開展補貼性培訓7萬人次以上,依靠技能成才助力鄉村振興;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積極引進新項目,發揮人力資源企業集群效應,提升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建設,優化港澳青年創業創新全鏈條孵化服務;創新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大力提升社保經辦等人社政務服務水平,助力惠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護航民生發展。

        ■袁貴平(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持續提升自然資源服務效能

        市委全會報告主題鮮明,站位高遠,非常符合惠州當前發展實際,為全市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自然資源部門將認真學習,抓好貫徹落實。

        一是加強自然資源隊伍建設,深刻理解市委的決策,圍繞全市中心工作補齊隊伍短板,激發干部為惠州發展擔當作為的動力,切實把工作做好做扎實,努力當好惠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前鋒。二是加強規劃引領作用,科學構建適應惠州發展需要的規劃體系和管控制度,構建分層分級分類、全域全流程規劃監管體系,強化對“3+7”園區等重點區域的統籌保障。三是強化資源要素高效供給,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對實體經濟和重大項目用地需求傾斜保障,進一步規范加快報批效率和用地指標的統籌供給。四是加強重大項目用地用海全流程跟蹤服務,推動項目快速落地。五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強化耕地保護和土地執法,大力推進“山水工程”項目申報,強化全市“山水林田湖海”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六是大力提升民生服務水平,積極推進不動產登記“全市通辦”、“交房即交證”改革,全力做好地質海洋防災減災工作,持續提升自然資源服務效能。

        ■周文高(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

        推動生態環境和生態文明建設上新臺階

        市生態環境局將認真學習貫徹市委全會精神,更加突出問題導向,持續發力,不斷推動全市生態環境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為我市融入“雙區”建設,支持服務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市生態環境局將持續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參與綜合決策能力,科學編制和嚴格實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扎實做好“三線一單”成果應用“后半篇文章”,推動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環評審批效能和質量“雙提升”。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探索建立與碳達峰碳中和相匹配的生態環境管控體系,推動重點領域、重點行業低碳化轉型,實現降碳減排的協同效應。

        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市生態環境局將強化源頭管控與精準治污,推進水生態修復,確保國省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實施空氣質量保優行動,推進工業廢氣減排,強化揚塵污染精細化管控,突出移動源治理監管,強化污染天氣應對,確保空氣質量穩定優良。深化土壤污染防治,推進“無廢城市”試點,補齊固廢處置能力短板。持續鞏固提升環保督察整改成效,聚焦重點領域,解決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

        推進山水林田湖海草一體治理。市生態環境局將堅持生態優先,加強全域全要素生態系統保護;扎實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動城鄉生態環境保護無縫對接;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推進“范和灣”“考洲洋”美麗海灣建設;加強自然保護地管控,探索建立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等常態化管控體系。

        ■嚴戈科(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

        鞏固強化建筑業支撐作用

        當前惠州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全市住建部門要順勢而為,大顯身手,主要抓好兩件事:

        一是承接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產生的輻射帶動效應。承接深港澳創新創業群體剛性外溢居住需求,構建“高端有市場、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住房保障體系。深化行業交流合作,落實港澳建筑業相關專業機構及人士在惠州開業執業新措施。建立房地產購房消費港澳與惠州跨部門聯防聯控機制,實現信息互通、保障消費權益。集中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體外循環”和“隱性審批”專項整治,加強審批全過程信息共享和全流程在線審批,實現“清單之外無審批、流程之外無環節、指南之外無材料”,打造更高水平的審批“高速公路”。

        二是抓好住建主責主業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度。鞏固強化建筑業支撐作用。圍繞年度總產值目標,扶持本地建筑企業做優做強,出臺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形成完善的建筑業政策環境。穩步擴大納統增量,實現應統盡統。穩住房地產行業基本面。完善土地出讓方式,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實施“一城一策”工作方案,加強商品房預售管理,集中整治房產交易秩序,強化房地產行業金融監管,確保市場穩定。塑造形神兼備的城市風貌。加強重要片區城市設計,實施城市更新,完成167個老舊小區改造;推廣綠色建筑,2021年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70%,實現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不低于15%。

        本版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 林奶花 劉豪偉 謝寶樹 付巨晗 駱國紅 邱若蓉 黃曉娜 整理

      分享到:
      上一篇:
      編輯:海晏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