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出臺《惠州市促進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搶抓“新基建”發展機遇,啟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雙引擎,加快構建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形成發展新動能。
今年3月,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此次我市進一步出臺專項扶持政策,從引進數字經濟產業重點項目、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持數字經濟產業企業研發創新、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強化數字經濟產業載體建設、優化數字經濟產業人才服務六個方面,力推數字經濟產業加速發展。
力爭2025年數字經濟GDP占比達25%
什么是數字經濟?根據今年6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2021)》,數字經濟是指以數據資源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方興未艾,數字經濟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與核心動能,產業支撐作用日益凸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數字經濟產業再次展現出強大活力,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生產制造、教育健康、交通出行等深度融合,為保障人民群眾生活和生產正常運轉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統計,截至去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達31.8萬億美元,我國為5.2萬億美元,廣州、深圳的數字經濟規模均超萬億元,市場前景巨大。
正因如此,數字經濟產業成為各大城市競相發力的領域。今年1月,深圳出臺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3年),著力打造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而杭州則早在2018年就出臺行動計劃,劍指“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
光弘科技第三智能產業園。
那么,數字經濟對惠州意味著什么?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推動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對促進我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現實意義,與我市發展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目標一致。可以說,發展數字經濟產業正當其時,此次出臺專項扶持政策,目的就是積極搶抓數字經濟產業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事實上,作為國內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發展數字經濟產業擁有堅實基礎,也有“雙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去年年底,由賽迪顧問數字轉型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中國數字城市百強研究白皮書》顯示,惠州位列全國百強第25名,在地級市中僅次于東莞市、蘇州市、佛山市、無錫市。
同時,我市數字經濟產業也存在“軟硬不平衡”、“缺芯少魂”、平臺不夠、生態不優等問題。“《措施》堅持問題導向、前瞻布局,與不久前印發的《惠州市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互為有益補充,全方位賦能我市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發展,力爭實現“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的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5%的目標。”上述負責人表示。
引進數字經濟產業重點項目
去年以來,我市提前布局,搶抓“新基建”機遇,中國移動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中心、潤澤(惠州)國際信息港等一批大型數據中心項目紛至沓來,慧聰集團、惠州天安數碼城等平臺型項目落子,數字經濟發展活力澎湃。
《措施》立足做強做優做大存量,著力引進和培育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積極發展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新興產業。聚焦新一代通信設備、超高清視頻、智能網聯汽車等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以及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招引和培育提出細化獎勵措施,涵蓋企業“高成長”和“晉檔升級”獎勵。對屬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以及屬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設計、裝備、材料、封裝、測試企業和軟件企業落實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優化項目服務機制,對重點數字產業項目成立工作專班,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同時,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成長型數字產業企業的支持力度。
中建鋼構5G+工業互聯網應用。
《措施》規定,對納入我市統計范圍的年總納稅額(當年凈入庫數)1000萬元以上且納稅額增速、工業增加值增速均達10%以上的新一代電子信息企業給予“高成長”獎勵,獎勵額度不超過其當年對市、縣(區)財政貢獻增量的30%,最高獎勵不超過1000萬元。對工業增加值年增長超20%(含)且增加值率不低于當年同行業水平的工業企業,工業總產值首次達10億元、50億元和100億元的,分別給予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的“晉檔升級”獎勵。
對軟件信息服務業納入我市統計范圍的年總納稅額(當年凈入庫數)100萬元以上,且營業收入增速達到10%以上的企業,給予“高成長”獎勵,獎勵額度不超過其當年對市、縣(區)財政貢獻增量的30%,最高獎勵不超過500萬元。對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年度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2000萬、1億元、10億元的,分別給予20萬元、50萬元、100萬元的“晉檔升級”獎勵。
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
7月1日,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這是今年以來我市在A股上市的第3家制造業企業。惠州是制造業大市,既有像利元亨這樣的智能制造、數字化領先企業,也有一大批鞋業、家具等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亟需進行數字化轉型。
《措施》從鼓勵企業開展數字化技術改造、支持企業上云上平臺、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等三個方面發力。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推動特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加快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新增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德賽西威智能汽車電子。
我市將擴大技術改造獎補范圍,將技術改造項目設備配套的工業軟件納入現有工業企業技改獎補范圍,對固定資產投資超300萬元的制造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按不超過其項目購置設備(含軟件)額的20%進行獎勵,最高100萬。
對實施上云上平臺的企業,工業企業按照不超過實際簽訂合同金額60%(含)的比例予以獎補,單個企業單個項目當年享受獎補資金上限為20萬元。加快推動“2+1”主導產業以及鞋業、家具、紡織服裝等傳統特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對參與省級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示范建設的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獎補比例提升至最高80%,單個企業當年享受市財政獎補資金上限為50萬元。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進行介紹。
支持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
今年上半年,我市5G基站建設投資約2億元,新增基站612座,累計建成5G基站4667座,印發實施“3+7”園區5G網絡建設方案計劃,推動重點區域及場景率先實現5G網絡覆蓋,目前已在“3+7”工業園區、兩大科學裝置等重點區域建成147座5G基站。信息技術設施建設不斷加速,將進一步支撐我市數字經濟騰飛。
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園區、平臺支撐。根據《規劃》,我市將支持各縣(區)依托豐字交通主框架總體布局規劃數字經濟產業園區。高水平打造“3+7”智慧化工業園區,強化5G基站、邊緣計算等數字化平臺的規劃部署和投入,在園區優先實踐一批智慧化、智能化應用場景,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數字化氛圍,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入駐。支持“3+7”重點園區布局建設數字產業園或集聚區,如大數據產業園、人工智能產業園、軟件園、5G應用示范園/產業園等,對獲評為國家、省數字經濟類產業園建設運營主體,分別給予一次性100萬元和50萬元獎勵。
數字經濟領域的創新是最活躍的創新。我市將支持數字經濟產業企業研發創新,打造數字經濟產業創新平臺,在新型研發機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孵化器等方面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如數字經濟產業企業建設新型研發機構經成功認定為省級的,一次性獎勵100萬元,綜合評價結果為A、B兩個等級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數字經濟產業企業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給予每家最高20萬元獎勵。
此外,《措施》還推出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優化數字經濟產業人才服務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建設數字經濟應用示范新場景,發展信息消費新模式,創新數字金融服務,形成試點示范。推進5G等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區塊鏈等新技術基礎設施和數據中心等高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實施“惠”聚優才行動計劃,建立企業舉薦人才制度,在人才住房、入戶、稅收、子女入學等方面落實優惠政策和便利服務。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 謝寶樹 通訊員 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