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5日是第31個全國土地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耕地是我國最寶貴的資源之一,我們要珍惜每一寸土地,用好每一寸耕地,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實現土地資源更集約更高效更可持續利用。
市自然資源部門推進土地資源集約高效可持續利用,大力破解發展用地難題。
近年來,惠州市自然資源部門積極搶抓機遇,加強要素保障,嚴格資源保護,全力推動項目快速落地,大力破解發展用地難題,持續加大耕地保護和生態修復力度,科學規劃經營城市土地,大力實施便民利民惠民新舉措,推動土地等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高效發展。
今年,全市自然資源系統將進一步發揮自然資源“保發展、護生態、惠民生”職責優勢,與時俱進提升自然資源治理能力,突出規劃引領,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統籌資源保護修復,推進山水林田湖海礦一體保護、系統治理,高效服務保障國內一流城市建設用地用海,全方位施策推動自然資源工作高質高效發展,提升城市品質,堅定助推惠州高質量發展,努力為惠州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今天,
《惠州日報》推出“全國土地日”專版,
展示全市自然資源管理工作亮點!
點擊相關鏈接直達詳情:
耕地保護
224.26萬畝耕地 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
“耕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后勤保障,是城市發展的生命線。”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人均耕地少既是國家的基本國情,也是惠州的基本現狀。近年來,全市自然資源系統始終把耕地保護作為促進惠州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來抓,堅持保障發展與保護紅線并重,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夯實糧食生產和生態紅線的地基,足額足量完成耕地保護各項目標任務。
據數據統計,全市陸地面積1134614.4公頃,其中耕地140865.13公頃,占比12.4%。落實今年全國土地日“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主題無疑是題中之意。
該負責人介紹,去年我市超額完成耕地保護任務,全市現有耕地和基本農田保有量224.26萬畝和161.35萬畝,超出省下達考核任務指標22%和3.4%,獲全省考核三等獎。
“保護優先落實到自然資源管護的全過程,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性劃定,并實行剛性管控。”該負責人介紹,去年,在保護耕地方面,我市還嚴格土地衛片執法,大力整治農村亂占耕地建房行為,強力打擊違法用地行為,用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好耕地。
據介紹,去年以來,我市持續推進儲備補充耕地的整改任務,完成整改項目5個,涉及耕地面積350畝。積極爭取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惠東縣白花鎮、龍門縣龍江鎮獲批準納入試點。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將繼續全力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守牢耕地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進一步優化依法占用基本農田的管理。堅決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全面完成補充耕地儲備項目核查整改。大力推進墾造水田,加快新墾水田的驗收工作。同時,推動海岸帶整治和修復工程、海洋資源恢復等生態修復工作,推行綠色礦業發展模式,全面統籌山水林田湖海礦系統治理。
用地保障
1.6萬畝新增建設用地指標,70%以上用于工業項目
城市建設和人類生活基本都在土地上進行,這也決定著更加珍惜土地資源才能更好建設我們的美麗家園。如果說嚴格保護耕地是城市發展的生命線,那么不斷優化和提高建設用地質量水平則意味著城市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截至去年,惠州建設用地規劃總規模12.81萬公頃,占全市土地面積總量的11.29%。結合城市建設用地指標的嚴格限定和當前城市快速發展的進程,用地困難局面一定程度上長期存在。加大土地使用效率、鼓勵盤活利用存量、引導產業集聚發展,成為破解用地難的關鍵。
“近年來,我們按照‘要素跟著項目走’的要求,將有限的自然資源要素優先投放保障重點項目、重點園區項目和工業實體項目。”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和今年,我市向省爭取了約1.4萬畝預支建設用地規模,用于解決我市部分當前急需落地項目的規模缺口,并撬動各縣區積極騰挪存量規模向“3+7”工業園區集聚,保障全市重大項目和產業項目用地規模需求,為惠州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支持。
為此,去年以來我市大力開展存量土地攻堅行動,全面梳理“規模、指標、地塊”三本賬,打好“調規模、爭指標、騰地塊”的“組合拳”。同時,全力對一些使用效率不高或閑置的存量土地進行盤活,并充分把握落實“增存掛鉤”政策機遇,為我市爭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
該負責人表示,去年我市爭取了1.5萬畝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今年也梳理歸集了近1.6萬畝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這些指標都會按照“三個優先”(“3+7”園區優先;工業項目優先;能馬上供地,三個月內動工的優先)的原則實行精準化、差異化供給,確保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用于工業項目報批比例不低于70%。
同時,我市還完善了用地報批機制,以及重大項目用地、用海服務保障機制。落實先組卷、列清單、工業優先提高報批效率,進一步縮短用地報批時限,并壓實“當月批地、當月供地”要求,促進各縣區政府快速供地。
城市品質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引領提升城市能級
有著豐富自然資源的惠州,如何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把資源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推動惠州高質量發展?高質量規劃好城市的空間格局、城市形態和發展方向是關鍵。
“我們要統籌做好規劃,讓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充分發揮作用。”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保障發展上,該局正在做好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這篇大文章,從整體上謀劃國土空間開發,建立與周邊城市一體化的國土空間規劃設計與執行協調機制,實現合理布局、精準設計、協同執行,大幅提升城市能級,為惠州加快融入雙區建設提供規劃支撐。
目前,《惠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草案已公布并向社會征求意見。
根據該規劃,我市將以高質量發展和搶抓雙區建設機遇、融入深圳都市圈為導向,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引導要素聚集向重點地區和重大平臺布局,構建“1+1+1”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形成“豐脊擁灣,山海聯動”的城市空間結構,推動惠州向海向外高質量發展。
在國土空間規劃的總體支撐下,怎樣落實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編制、執行和監督是關鍵。
該負責人介紹,全市自然資源系統將以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為引領,做實做強城市發展區、生態發展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統籌編制“市、縣、鎮”三級總體規劃,按照“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的要求,在總體規劃層面實現國土空間全域覆蓋。
同時,增強城市建設管理的規劃引領支撐作用,加快建設全域全周期詳細規劃管理信息平臺,實施分層分級分類管理,計劃今年7月前實現縣區規劃“看得見”、2022年初實現縣區規劃建設“管得住”。
營商環境
提速規劃審批改革,提高服務民生效率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營商環境,一流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項目實施。近年來,隨著惠州城市建設加速,各類投資項目加快布局,加快建設工程規劃建設審批、助力工程項目落地實施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我們在建設工程規劃建設審批環節,流程優化、材料容缺、規劃容‘誤差’等措施不斷,切實有效推動建設工程項目加速落地實施。”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兩年,全市自然資源部門積極落實“放管服”改革,陸續推出了系列服務企業的改革舉措,在全省率先推進加快建筑類規劃審批制度改革,審批時間平均縮短至15個工作日,提效約63%。
同時,還實行標準地“帶方案”出讓改革,簡化工業用地出讓程序,縮短工業用地出讓時間。落實工程建設項目用地和規劃許可“多審合一”改革,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提高服務水平。
除了加快用地審批,不動產登記工作效率也是社會關注的重點。“近年來我們在不動產登記上不斷提升服務效率。”該負責人介紹,我市自然資源部門積極推進不動產登記“雙提升”行動,實施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積極搭建全市統一的不動產交易、稅費繳納、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綜合受理平臺。目前,相關業務已基本進駐完畢,實現了“只交一套材料,只進一窗、只排一隊、只跑一次”。
同時,開展不動產登記“全市通辦”服務。充分發揮政務部門數據信息共享等信息化技術優勢,通過屬地信息系統聯網審核、不動產登記相關部門審核結果互認等行政流程,實現群眾異地(申請人不在不動產所屬地)申辦不動產登記業務、線下“就近辦理,只跑一次”和線上“不見面”服務工作目標。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邱若蓉 通訊員黃凱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