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網格共商”演繹出“和美之治”
惠州凝智聚力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編者按:5月8 日,《法治日報》在頭版頭條以《“網格共商”演繹出“和美之治”——惠州凝智聚力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為題,發表長篇通訊介紹了我市探索推行的“和美網格”“網格共商”等基層治理機制在基層的生動實踐。本報現全文轉載,以饗讀者。
是什么,讓一個曾經出門怕搶、蜘蛛網般電線密布頭頂的“城中村”,晴時漫天灰塵、雨天一路泥濘的老舊小巷,成為老百姓心中的“詩意棲居”,嬗變為網紅“打卡地”和“城市客廳”?近日,《法治日報》記者走進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江南街道祝屋巷,探訪惠州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樣板地。
他們,重構“綜合網格”,推行“巷長制”,賦能最基層治理主體,借舊改東風,精準施策源頭解決隱患,讓群眾安全感滿滿;他們,開展“網格共商”,疏通社會治理“堵點”,一站式解決群眾愁難事提高群眾滿意度;他們,倡導“六和、六美”,凝智聚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網格內,群眾幸福感蹭蹭漲……他們,是網格內的居民、商戶,是居委會主任、巷長、黨員,是人民群眾中的你我他。
而把他們聚到一起的,是惠州市探索推行的“和美網格”“網格共商”等基層治理機制在基層的生動實踐。祝屋巷先行先試嘗到了甜頭,試點的輻射帶動作用也如“蝴蝶效應”在惠州全域形成潮流,惠州基層社區不斷激發“網格共同體”的意識和創造活力,生動演繹出一幅幅具有新時代惠州特色的“和美共治”美景。
祝屋巷。
和美網格聚合群力
惠城區江南街道轄下的祝屋巷,雖地處惠州的城市中心地帶,卻曾經有落后、破敗、臟亂的面貌,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舉步維艱。
惠城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陳廣文介紹說,為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2016年,惠州市城管局聯合惠城區政府在祝屋巷等地開展“和美網格”試點。2017年,惠城區江南街道在市委、區委的指導和支持下,引入專業的文旅公司,對祝屋巷進行街區更新改造試驗。
然而,街區改造繁雜事多,商家、單位、住戶各自的訴求不一,難免會觸動一些人的“奶酪”。為此,江南街道黨工委牽頭,以基層黨組織的名義,把祝屋巷這片區域內的黨員召集起來,定期召開議事協商會議和黨建聯席會議,探索創建“和美網格”,開展“網格共商”。
“勸人以和,導向以美,和美網格的共識,讓我們更容易與網格內群眾同頻共振。”祝屋巷社區居委會黨委書記金鷗告訴記者,“網格共商”把網格內各治理主體連接起來,“基礎網格”“部門網格”“線上網格”同向發力,強化了網格單元責任意識,網格內的事情由基礎網格內的群眾民主商議,協會范疇的事情由協會出謀劃策,有關職能部門協同聯動,共同解決網格內各項事宜。
“說話和氣、待人和善、鄰里和睦、團隊和衷、買賣和諧、矛盾和解;衛生潔美、環境優美、身體健美、德行善美、奮斗俊美、文化尚美。”記者注意到,祝屋巷在“和美網格”試點中,不斷總結提煉社區治理文化內涵,用“六和、六美”將社區凝結成有“和美”共識的“共同體”,充分調動居民群眾的積極性。
在黨建引領和“網格治理”機制運作下,祝屋巷近兩年來共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240多條,解決回復率達94%,有13家商鋪掛牌“黨員示范店”,6家商鋪掛牌成為“黨群連心店”,實現“連心”服務全覆蓋。
祝屋巷旁的街道井然有序。
精誠為民致力和解
“以前受限于破敗臟亂的條件,社區時常發生鄰里糾紛、治安問題,我們常常扮演‘救火隊’的角色而疲于奔命。”金鷗說,要做好社區的長治久安,就得摒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老套路,從源頭開始規范項目運行,治“病”于“未病”。
電動車無序擺放、私拉充電線,“三線”混亂等嚴重影響安全生產和消防的問題,在許多城市普遍存在,也是當前基層社會治理需要搬走的第一塊石頭。
位于祝屋四巷28號一樓的單車棚內停放的電動車日漸增長,且沒有專業的充電樁,殘疾人劉先生就私拉電線給居民充電,從中賺取月保費。為了拆除這些破舊且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單車棚,綜治網格員霞姐前后上門8次,都被劉先生以“生活不下去”為由拒絕。金鷗為此啟動“網格共商”機制,召集網格內的黨員、居民、相關單位一起協商解決方案。通過大家群策群力,一舉解決了劉先生的生活問題,最終拆掉了這個消防隱患。
據悉,僅僅改造更新項目起步3個月內,祝屋巷社區居委會就拆掉了6個單車棚。如今,舊單車棚的所在處建起了居民健身小廣場,成了大伙兒休閑的好場所。而上百個電動車自行車停車位也經過協商,另外選點,并建設安裝了智能充電樁,充分滿足了社區內電動車主的充電需求。
隨著更新改造的不斷推進,商戶進駐劇增,祝屋巷成了混居社區,商鋪住宅連片,游客不斷增多,商戶、居民、游客之間的糾紛矛盾不可避免。
祝屋巷居委會根據“一街十巷”的實際情況,向群眾借力借智,發揮黨員熟悉社情民意、能夠“把準脈摸到穴”的作用,推出“巷長”制,又積極引導行業協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等群眾組織在共商中參與社會治理,把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圓”越畫越大。
祝屋巷文旅協會會長李木勤介紹說,吸收了70多戶商家的文旅協會,在做好片區服務的同時,還引導會員自我管理并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當下,游客與商家、商家與商家、商家與村居民之間產生的大小糾紛,基本都在協會的協調下得以和解。
“通過實施‘網格共商’機制,大家行為處事都會發自內心地照顧、平衡各方利益,有事好商量。”在惠州市博羅縣麻陂鎮,作為市委政法委派駐塘尾村的“第一書記”陳職勇坦言,“我們的村民也都嘗到了網格共商的甜頭。網格內各方代表充分協商增進共識,以達成自我管理規范或形成共同發展意愿,讓我們的鄉村風貌煥然一新,鄰里更和睦。”
祝屋巷里的民宿。
綜合網格扁平治理
“以前,網格里的大事小情全靠綜治網格員來做,他們分身乏術。”惠城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劉輝強說,如今,惠城區在綜治網格的基礎上,住地黨員、城市管理人員、“一村(居)一警”、衛生、應急消防等人員全面入格,不斷疊加各種職能形成的綜合網格,內涵和功能不斷擴大,服務群眾的能力更強了。
江南街道網格辦負責人伍色娟說,不久前,某居民住宅樓內新開了一家保健養生館,吸引了許多顧客,進出人員復雜,且艾灸味道直沖居民窗戶。因此,二十多名居民聯名投訴給了網格員。然而,店家稱自己辦理了營業執照,“是合法營業”。
網格員將此事上報街道辦網格服務中心。網格中心迅速牽頭,組織網格內的安監所、派出所、市場監督管理所等相關工作人員多次到場調研,最后,市場監管部門因其“經營超出服務范圍”,撤銷了營業執照,還給居民一個良好生活環境。
祝屋巷里的民宿。
安全是社區治理的第一要求,祝屋巷居民“出門怕搶”的日子已成歷史。在謀劃街區改造之初,江南街道就把社會治理與智慧城市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在祝屋巷居住了40多年的蓮姐直言自己是“和美網格”的受益者。她說:“現在,出行夜路昏暗居民安全堪憂,‘三線’混亂消防隱患突出,房屋墻皮脫落不美觀等雞毛蒜皮又關系民生的愁難問題,全部通過網格內流轉一站式解決。”
記者了解到,惠州市是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第一批試點城市,他們先行先試,把廣東省委推動的“綜合網格”作為“基礎單元網格”,實行市域治理“市、縣(區)、鎮(街)、村居、網格”五級負責制。該市去年出臺的《惠州市市域治理工作指引》將“和美網格”作為當地“自選動作”予以推廣。目前,“和美網格”“網格共商”等聚力凝智基層社會力量的創新舉措,正在惠州全面推開,為市域社會治理激發出了全新的活力和動力。像祝屋巷這樣的“和美社區”也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爭相斗艷。
《法治日報》記者章寧旦 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