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結合紅色資源開展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效果良好

        在革命遺址前,聆聽革命前輩的英雄事跡;在老英雄的訴說中,感受黨和人民的偉大。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惠州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惠州市委教育工委、惠州市教育局組織全市教育系統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在不同年代的紅色地標旁,在走出去和請進來的學習過程中,青少年心中的紅色種子生根發芽。

        講述革命故事,賡續紅色血脈

        紀念園松柏翠郁,豐碑巋然,莊嚴肅穆。4月8日,惠州城市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學生來到葉挺將軍紀念園,參加葉挺將軍等烈士罹難75周年紀念活動。同學們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學生代表向銅像敬獻花籃,并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紀念園,了解葉挺將軍生平。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惠州近現代留下孫中山、周恩來、彭湃等革命前輩戰斗的足跡,誕生了廖仲愷、葉挺、鄧演達等眾多革命志士,薪火傳承了“東征”“東縱”“邊縱”等革命火種,現有革命舊(遺)址400多處。依托“家門口”豐富的紅色資源,惠州各級各類學校把課堂搬到校外,引導廣大青少年銘記紅色歷史、賡續紅色血脈。

        市區江北街道黨建公園,也是一處新的紅色地標。前不久,惠州市第一小學的馬瑞浛同學在這里為學校師生現場講解“長征精神”,帶領大家了解當年紅軍戰士從江西瑞金出發,一路跋山涉水行程二萬五千里的艱苦長征;學生講解員肖玥和陳锘銅分別給大家講解了“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在惠州市第二十七小學黨史墻前,副校長黃花迎正慷慨激昂解說中國的發展史。為了讓學子能隨時隨地學黨史,校園里滿是“紅色印記”。學子們駐足黨史墻前,聽著那些動人心弦的紅色故事,感受新中國發展的艱難歷史。

        “五老講師”進校園送去鮮活黨課

        博羅縣響水中心小學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與地方共建共育的紅色學校,也是“中小學國防教育示范學校”。為創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該校建設“紅薪長廊”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鮮活陣地。“紅薪長廊”分為“長征重要事件”“重走長征路”“長征英雄”等部分,將長征精神融入日常教育與學習當中,為青少年提供一個身臨其境的紅色文化學習環境。

        在用好紅色資源的同時,惠州教育系統還通過豐富多樣的教育方式,以感同身受的鮮活體驗,推動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是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親歷者,是歷史發展的見證人,也是開展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的寶貴財富。4月上旬,惠陽區委教育工委、區關工委、區教育局組織起“五老講師團”,聯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校園活動。從惠陽區第五中學、沙田中學、良井中學,到惠高附屬實驗學校、鎮隆中學等學校,巡回宣講持續開展半個多月。宣講中,“五老講師團”以惠陽本土紅色革命歷史沿革為主題,輔以豐富的文字、圖片和視頻資料,為青少年學子送去一堂堂生動鮮活的黨史教育課。

        在高標準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中,惠州青少年深讀黨史,學思踐悟,一顆顆愛黨愛國的種子正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惠州日報記者林奶花 通訊員周春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