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綠色農業牽手采摘游 拓展鄉村振興路

      [報料熱線] 2831000

        原標題:

        綠色農業牽手采摘游拓展鄉村振興路

        循環農業賦能 帶動“甜蜜”消費

        開欄語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即日起,《惠州日報》選取個人、家庭、企業、校園、社區、鄉村等微觀典型,聚焦事關民生的小物件背后故事等,反映全市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上,同心奔小康,奮進新時代。

        萬物生機勃勃,春游踏青正當時。田間地頭各類新鮮水果掛滿枝頭,市民鄉村采摘游興致高漲,享受舌尖上的美味和親密接觸大自然的樂趣。與此同時,鄉村采摘游也帶旺了一批鄉村旅游線路,為鄉村振興增添了甜蜜的味道。

        一年四季有果摘,游客紛至沓來

        春風和煦,惠城區三棟鎮上洞村的農業科技示范基地里種植著臺灣長果桑葚,只見桑樹伸長枝丫,青紅不一的桑果如流蘇般垂落,令人垂涎。

        “長桑真是甜到飛起,有點綠的也超甜。”游客謝女士帶著孩子到果園采摘了滿滿兩籃桑葚。味道鮮甜的桑果瞬間俘獲了大人和小孩的心。如今,每到周末,趁著天氣晴好,謝女士和丈夫便喜歡帶著孩子到近郊鄉村游玩。“鄉村空氣好,水果新鮮,出來踏踏青,摘摘水果,最舒服啦!”市民黃阿姨說。


      桑果掛滿枝椏。

        “我們這里的桑葚,3月份開始采摘,采摘期約3個月。”惠州市世外桃源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曾偉新說。曾偉新是河源人,原本在河源搞農業,種植葡萄、桑葚等,1992年來到惠州定居。幾年前,看中了上洞村青山環繞的良好生態環境,決心在惠州發展農業。他花了大半年時間,挨家挨戶商談,將村里的荒地盤整出來。“把荒了的閑置的土地利用起來,發展綠色農業,做良心農業,希望為惠州農業發展作點貢獻。”曾偉新說。

        曾偉新前后投入近600萬元,打造了葡萄、桑葚種植基地,辦起了占地約200畝的農莊,發展鄉村游。“這里還有荔枝、龍眼、黃皮等,一年四季有果摘。”現在正是桑葚成熟季,不少惠州本地游客和深圳、東莞等地游客紛至沓來。


      采摘游受到游客青睞。

        種植加“放牧”,打造循環農業

        “搞了這么多年農業,現在我們已經摸索出一套節約人工成本和施肥量的好辦法。”曾偉新把種植葡萄、桑葚的經驗和技術帶到惠州。

        就在曾偉新說話間,耳邊傳來陣陣鵝叫聲。受到游人驚擾,桑葚園里的鵝群驚慌四散。

        “我們根據桑葚的生長期,放入不同的畜禽。成熟期,把鵝放進去,鵝不抬頭吃桑果,專吃地上的雜草和落果;果子采完后,就放山羊和雞進場,羊會吃草、吃桑葉、吃多余的東西。雞有爪,能扒松土地,吃地里的蟲子,還能飛上樹吃蟲子。這樣養出的畜禽品質也更好。”曾偉新說,整個過程就像“放牧”,形成了一條完整鏈條,這是打造循環農業、綠色農業的重要一環。

        這套好辦法,由桑果園推廣到葡萄園。除了采摘鮮果外,還可釀桑葚酒、葡萄酒。“現在桑葚、葡萄都是通過采摘游在園區‘消化’。接下來,我們準備根據市場需求擴種。”曾偉新說。


      長果桑葚味道鮮甜。

        改善村容村貌,鄉村游助鄉村振興

        近年來,我市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鄉村旅游得到蓬勃發展。

        忙碌之余,曾偉新還參加各類新型職業農民、農業職業經理人等培訓。如何發展鄉村旅游?曾偉新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曾偉新加大了在鄉村旅游方面的投入。他出資修好部分村道,并進行亮化美化,改善了村容村貌。接下來,他計劃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依托當地百年果樹這一亮點,打造樹屋民宿,增設相應娛樂設施和項目,搞卡丁車基地、房車基地、滑草、CS、拓展等,滿足游客休閑性消費需求,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陳春惠

        

      分享到:
      上一篇:
      編輯:海晏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