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訪:導致人行道通行不暢的遠不止車輛亂停放

      [報料熱線] 2831000

        城市管理是城市品質提升的重要抓手,對市民而言,城市管理是可感可知可觸的。近年來,惠州的城市面貌發生了令人驚喜的變化:市區戶外廣告牌數量大幅減少。白天,清爽的天際線襯托著現代化都市范,夜幕降臨后,摩天大樓換上燈光秀,西湖、東江亮化工程提升惠州夜色的層次感,夜景天際線輪廓分明。市區東江公園實施品質提升工程后,公園更加通透大氣;市區中心城區四大出入口整改提升后,路面及周邊環境愈發暢通、舒適、優美……

        一個個城市管理的“細枝末節”完善、提升了惠州的內涵品質,城市處處散發著溫情。 

      阻車桿雖然擋住了車輛,但也影響市容、妨礙行人通行。

        記者走訪

        市區有些路段存在車輛亂停放等現象

        不少市民點贊惠州整體城市面貌越變越漂亮之余,也有市民通過網絡問政平臺提出一些城市管理問題,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人行道“通行難”。市民反映,如今不少人行道上存在大大小小的障礙物,影響市民出行,期待有關部門“還路于民”。近日,記者走訪市區麥地、河南岸、江北等多處路段,發現存在障礙物擋道、隔離石墩(黃黑桿)設置不規范等情況,給市民通行帶來不便。

        有市民反映,市區麥地路有多個變電箱占了人行道,影響路人通行。記者在現場走訪看到,麥地路的人行道上有多個變電箱,在其中一處地方,左邊一個變電箱侵占人行道,右邊一個變電箱侵占路邊,只剩下很窄的過道,行人只能艱難地走在盲道上。“平時我們經過的時候都覺得挺麻煩的,特別是到了下雨天,更害怕出現安全問題。”家在附近的市民陳小姐無奈地說。

        記者又來到市區麥地路的風尚國際大廈,發現廣場四周被大大小小的石墩、鐵桿圍起來,鐵桿之間還帶著鎖鏈,市民想要從廣場步行至人行道,必須橫跨過10余厘米高的鐵鏈。記者看到,一些腿腳不便的老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選擇一處鐵鏈離地最低的位置跨過,方能通過此處。

        在市區下埔路南直街,由于老城區的道路較窄,停車位較少,人行道上停了不少電動車、自行車,行人只能繞開各種車輛,尋找一條路線通行。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我們也可以理解這沒地方停車……但是如果能規范停車,讓行人和車輛互不影響就好了。”

        在市區江北東江二路,寬敞干凈的人行道十分適合散步。當記者從城市花園向帝景灣方向行走時,突然發現前方沒有“路”了,原來前方地塊尚未開發,雜草叢生,人行道還沒有修繕。說起人行道通行難問題,居民張先生很無奈,“有的地方走著走著突然變窄,因為小區的保安崗亭直接設在了人行道上;還有的人行道種著一排樹,只能從樹旁邊的盲道通過,盲道高低不平,踩在上面非常不舒服。”

        在市區環城西路、文昌一路等地,幾家通訊商的設備占用了人行道和綠地,有的地方一處就出現了四五個通訊設備,市民步行不方便,還影響了市容。

        市民聲音

        “還道于民”訴求比較集中

        在惠州本地網絡論壇,事關民生的“人行道”問題,成為了網友關注的一個重點。記者以“人行道”為關鍵詞搜索,發現有近500條。不少網友通過網絡反映人行道被侵占、人行道破損等問題,期待有關部門解決。

        網友“赤兔老馬”反映,市區江北云山東路嘉榮超市的十字路口,四個角都在圍蔽施工。附近的老人買菜購物、孩子上學放學都需要通過人行橫道過到道路對面,現在只能靠著圍蔽的擋板小心通行,行人走在機動車道上非常危險。施工單位能不能在轉角處到人行橫道留一條安全的人行道?

        網友“rickronrickronrickron”發帖反映,惠城區消防救援大隊往龍豐市場的人行道已破損一段時間,行人出行難,遇到下雨天,更是雪上加霜。希望有關部門重視解決。

        網友“亮先生”表示:人行道是供市民步行的,整治人行道亂占用現象,“還道于民”,是法治社會的基本要求,也是廣大市民最直接的訴求。

        網友“盼盼盼”反映:在江畔花園附近,以前路邊經常會有亂停車現象,自從有關部門裝上地樁以后,這種現象就消失了。但是一個個豎起來的地樁顯得不是很美觀,而且容易絆到人,建議有關部門用木質花盆替代。

        ●他山之石

        佛山禪城:微景觀提升工程扮靚老舊電箱

        去年起,佛山禪城區城管部門在全區開展市政“微景觀”提升工程,把佛山印象的刻畫營造融入變電箱箱體美化工作,為電箱實現“大變身”。項目采取“一箱一策”的辦法,為分布各異的電箱“量身定制”出不同的彩繪方案,使電箱箱體實現“隱藏化”到“景觀化”的美麗提升。

        駐足禪城街頭,市民會發現昔日遍布塵垢銹跡的變電箱紛紛“消失”,換上了艷麗“彩衣”,呈現出精美生動的嶺南風情畫卷。人流量大、地段醒目的渠化島上的變電箱,被精心繪制了融入舞獅、粵劇、傳統民居鑊耳屋等嶺南特色文化元素的彩繪圖案,用以彰顯禪城地域特色,打造城市名片。

        北京:出臺統籌城市道路空間規劃設計地方標準

        2016年,我國第一部統籌城市道路空間規劃設計的地方標準——北京《城市道路空間規劃設計規范》正式實施。該《規范》從頂層設計的層面,讓北京的城市道路空間從“以車為本”向“以人為本”轉移。

        為了確保行人和自行車交通的路權不受侵犯,《規范》中進行了強制性條款設置,包括各級城市道路兩側應設置人行道,且人行道不得中斷;交叉口范圍內的非機動車道寬度不得小于路段上非機動車道的有效寬度等。體量較小的設施宜設置在行道樹之間空間,包括信息亭、電話亭、導引標識、信號燈桿及箱、交通標志桿、交通護欄、自行車架、候車亭、廢物箱、燈桿等。體量較大的設施宜設置在路側綠地,包括書報亭、政府定點早餐車、活動廁所、變電箱等。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譚琳 龔妍

      分享到:
      編輯:朱冰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