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口腔科接收到一位年輕的患者,該患者一個月前莫名其妙的發覺頸部反復腫脹,有膿液從腫脹部位流出。惠州三院口腔科醫生王俊文經過一番檢查及詢問,得知患者家中有飼養寵物貓,不久前患者被抓傷過,之后便出現癥狀。
在完善各項術前檢查后,王俊文對其進行手術摘除了腫物,隨后的病理結果顯示,該患者得的是“貓抓病”。
箭頭所指為腫物部分。
貓狗抓咬為主要傳播途徑
王俊文介紹,“貓抓病”又稱良性淋巴網組織增多癥,是由于被動物抓傷或咬傷,導致漢賽巴通體轉移到人體所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貓、狗等帶菌動物的抓咬是最主要傳播途徑。
漢賽巴通體是多形態、纖細的棒狀小桿菌,革蘭染色陰性、氧化酶陰性,是一種生長條件、營養要求苛刻的需氧桿菌,在培養基中生長十分緩慢。該細菌通常存在于動物口咽部,并經跳蚤在動物間傳播。
典型癥狀有皮膚損害
王俊文說,“貓抓病”的表現呈現多樣性,典型癥狀有皮膚損害以及淋巴結腫大。
一是原發皮損。即被動物抓咬后,局部出現一至數個直徑3~4mm的紅斑性丘疹,疼痛不顯著;少數丘疹轉為水皰或膿皰,偶可穿破形成小潰瘍。
二是局部淋巴結腫大。在原發皮損發生大約2周左右,皮損同側肢體可出現局部淋巴結紅、腫、熱、痛等癥狀,最常見于頸部。
三是全身癥狀。大多輕微有發熱、疲乏;厭食、惡心、嘔吐、腹痛等胃腸道癥狀伴體重減輕;頭痛、脾腫大、咽喉痛及結膜炎。結膜炎伴耳前淋巴結腫大是“貓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
◎提醒
保持寵物衛生
不要逗弄流浪貓狗
王俊文提醒廣大市民,由于18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易感染本病,家長應叮囑孩子不要接觸、逗弄流浪貓狗;養寵物家庭日常切記定期為寵物驅蟲,并注意保持寵物及家庭衛生。
體外漢賽巴通體對很多抗菌藥物及其衍生物敏感或高敏感,但一般病例尚無應用抗菌藥物的指征。若患上“貓抓病”也不用過于擔心,此病有一定自限性,可自行康復。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患處清潔,補充維生素、蛋白質,必要時可涂抹慶大霉素軟膏。如淋巴結長期腫大或出現化膿等情況,應及時就醫,切開排膿或手術切除。
惠州日報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孫寶齋 高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