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臘肉飄香。隨著歲末豬肉消費高峰到來,連日來,豬肉價格成為市民關注熱點。
記者走訪市區多個豬肉攤位了解到,自上月以來,豬肉價格連漲。市價格監測中心監測發現,由于生豬供需存在一定缺口,飼料價格有所上漲,加上低溫天氣增加生豬防疫防病和運輸費用等因素,近1個多月生豬價格持續上漲,豬肉零售價格也隨之上漲。
走訪
雞肉跟隨豬肉漲價
豬手28.8元/斤,瘦肉32.8元/斤,五花肉30.8元/斤……這是記者日前在匯綠鮮江北海倫堡店豬肉攤位看到的情況。
該店銷售員介紹,自去年12月29日到今年1月5日間,批發價格每天上漲0.5元/斤。“最近豬肉價格一天一個價!”
市價格監測中心監測數據顯示,自元旦假期后,我市豬肉零售價格呈小幅上漲態勢。市民張女士說,因豬肉價格上漲不少,其他肉禽也跟著貴了起來,最近她家買菜支出就增了好幾百元。
記者走訪發現,受豬肉價格上漲影響,雞禽類的價格也有所上漲,但幅度不大。“豬肉價格上漲,雞肉價格肯定會跟著漲,這是市場規律。”在市區江北三新農貿市場經營雞肉攤的張先生說。
后市
春節后國內生豬價格或呈下滑態勢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冷鏈物流整體受到影響,凍豬肉供應受限,對鮮豬肉的替代性減弱,推動鮮豬肉價格上漲。再加上到了冬季,進入傳統腌制臘肉的季節,豬肉消費需求進入高峰期,在多重因素帶動下,豬肉價格出現反彈。
市價格監測中心負責人分析,目前市場生豬供需仍存在一定缺口,疊加飼料價格有所上漲,以及低溫天氣增加生豬防疫防病和運輸費用,生豬生產端受成本驅動,促使零售價格上漲。
市價格監測中心預計,后市生豬價格將在高位徘徊,短時間內豬肉零售均價或將在目前價格水平震蕩盤整。
卓創資訊分析師張莉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從短期影響來看,雖然存在因年底沖量豬源體重偏小而在1月份壓欄增重現象,今年1月份國內消費尚未達到春節高峰期,屠宰企業宰量或有限,對價格支撐力度不強。
張莉莉認為,需關注到的一個因素是,隨著春節將至,國家儲備肉或逐周連續投放,預計1月份國內生豬價格以盤整為主,下旬或有小幅下滑可能。
從長線來看,國內生豬產能逐步恢復,生豬出欄量抑或逐步增多,春節后國內生豬價格或呈現下滑態勢。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 駱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