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與省內外10市牽手“跨域通辦” 實現便民利企

        新一年,惠州政務服務“跨域通辦”合作迎來第10個城市!1月14日,惠州與河源正式簽署政務服務“跨城通辦”合作協議。

        記者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獲悉,截至目前,惠州已與省內外10個城市開通“跨域通辦”合作。其中,與省內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深圳、東莞、河源7市實現“跨城通辦”,與湖北武漢,江西的贛州和新余實現“跨省通辦”。

        與河源“跨城通辦”重點推動兩地自助辦事

        據介紹,惠州與河源的“跨城通辦”合作中,按照“高頻優先、應上盡上”“線上優先、線下補充”“實現一批、公布一批”原則,共同梳理雙方“跨城通辦”事項目錄清單,推動線上線下融合辦理。

        在線下,開設“跨城通辦”專窗,實現“收受分離、異地可辦”。對已納入“一窗式”且能解決合作地市受理系統網絡互通的事項,通過互設“一窗式”受理賬號,由專窗工作人員按標準化資料進行受理初審,掃描錄入對方城市“一窗式”受理系統,實現即受即傳,全程網上流轉辦事資料,提高辦事效率,并互認電子證照頒發的各類電子證照和電子材料。

        在線上,開設“跨城通辦”專欄,實現“一地認證、全網通辦”。惠州與合作地市在廣東省政務服務網開設“跨城通辦”專欄,用戶登錄后進入專欄,無論人在哪座城市,選擇需要辦理的個人或企業服務事項,根據事項填寫、提交相應信息和材料,即可全流程在網上辦理,并逐步實現移動辦理和自助辦理。

        惠州與河源“跨城通辦”實現“一窗式”受理系統、業務辦理系統的互通互認,可真正實現全程異地辦理。

        惠州此次與河源的合作中,將大力推動自助辦事“跨城通辦”,通過跨區域的系統對接和共享,市民可在當地自助終端上辦理兩地服務事項,真正實現政務服務“自助辦、跨城辦”。

        “跨域通辦”“灣區通辦”結合推動大數據更便民

        “跨域通辦”有助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務服務便捷度和群眾獲得感,實現便民利企。我市積極落實國家、省有關工作部署,推動政務服務事項跨區域融合辦理,主動與多個城市溝通協調開展“跨域通辦”合作事項,為惠州構建服務型、智慧型政府提供有力支撐。

        去年10月22日、23日,惠州市與湖北省武漢市、江西省贛州市簽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拉開“跨省通辦”合作序幕;隨后,惠州與江西省新余市開通“跨省通辦”。去年11月,惠州在半個月內與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深圳、東莞6市簽署“跨城通辦”協議或達成合作,實現跨城政務服務“業務通、系統通、數據通、證照通、用戶通”,推動企業和老百姓異地“跨城通辦、一次辦成”。

        我市各縣區也因地制宜推進縣級“跨域通辦”工作。去年11月5日,惠城區與上海市奉賢區、江蘇省江陰市(縣級市)在奉賢區簽訂“跨省通辦”合作協議,成為廣東省首個開通縣級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縣區。三方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簽訂后,將深化在政務服務、企業開辦、企業投資、人才服務、政策兌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探索長三角與粵港澳大灣區跨區域交流合作新模式。

        與此同時,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要求,惠州在全市各行政服務中心、鎮(街)辦事處、東湖社區等布點“灣區通辦”自助服務終端,通過跨區域的系統對接和共享,群眾與企業可在惠州辦理廣州、佛山、江門、東莞、河源、清遠、汕頭、梅州等市共計400多個便民服務事項。“灣區通辦”還啟動與武漢、上海、江陰等省外地市對接,推動各級各單位更多高頻服務事項可在終端辦理,逐步實現自助服務“全省通辦、跨省通辦”。

        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持續積極推動惠州“跨域通辦”不斷擴展新版圖,讓企業和群眾充分享受“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改革紅利,解決群眾異地辦事面臨的“多地跑”“折返跑”堵點難點問題。

        惠州日報記者李向英 通訊員尚勁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