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工作巡禮(五)
教育是民生之基,牽動著千家萬戶。市人大常委會始終關心關注民生,增加教育學位供給問題已成為市人大關注的重要民生實事。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王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人大常委會聚焦百姓期待推動“學有優教”,督促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加大教育設施規劃建設力度、大力扶持民辦義務教育、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精準發力,抓好落實,不斷增強市民在教育方面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義務教育“大班額”明顯下降
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市各學段學位供給情況的報告》。《報告》提到,市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統籌推進幼兒園、中小學校和職業教育學位供給,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努力增加優質學位供給。
《報告》指出,雖然學位總量上有富余,但隨著城鎮化推進,農村人口向城鎮遷移,鄉村學校在校生急劇減少,出現“鄉村坐不滿、城鎮坐不下”的現象,城鄉學位供需倒掛,大班額問題凸顯。具體來說,全市學位最緊缺、大班額最突出的縣(區)是惠城區。
《報告》提到,接下來我市要按照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明確縣(區)黨政主要領導是解決義務教育學位供給的第一責任人,每年把落實中小學校建設專項規劃、新增義務教育學位、消除大班額等主要指標納入年度縣(區)黨政正職目標責任考核評價,進一步壓實縣級政府保障學位供給的責任。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在市人大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通過一系列舉措,我市全力增加學位有效供給,全市義務教育56人以上大班額由2018年的14.8%下降到2019年底的7.8%,2020年控制在1%左右。接下來,市教育局將根據各個區域人口增長情況,對學校布局進行調整,增加更多學位,同時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推動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督促新建小區預留教育設施用地
經過深入各縣(區)調研和認真分析,市人大常委會在《關于全市各學段學位供給情況報告的初審報告》中提出,要加大教育設施規劃和建設力度,確保教育設施建設的用地需要,加大財政對教育設施建設的投入,提高審批教育設施建設項目的效率。
“現行市財政對惠城區建設公辦小學、初中、九年一貫制學校每所學校補助額度偏少,而惠城區財政對教育的再投入壓力較大。”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提高對惠城區建設學校的補助標準,探索建立惠城區新建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建設資金分擔新機制。
具體到小區學位配建政策方面,《初審報告》提出,要盡快出臺實施《惠州市住宅項目配套教育設施建設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所建小區教育設施規劃配建移交等各項工作,有效督促新建住宅小區嚴格按照規劃要求預留教育設施用地,并按標準和規劃要求與小區樓盤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交付使用。
惠州日報記者黃曉娜 通訊員楊為高 陳瑞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