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享一盞香茗·悅湖山有靈”——《湖山有靈》新書發布會在惠州西湖愛樹觀湖書院舉行,惠州報業傳媒集團記者侯縣軍攜新書《湖山有靈》與廣大讀者見面,并分享創作背后故事和心得體會。
惠州文史學者、高校教師、文創公司負責人等30名來賓和一批讀者應邀而來。活動與茶道品茗、古琴表演結合,來賓們暢談讀書體會,對惠州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發表觀點,使現場成為一個雅集,讓冬日的西子湖畔平添暖意和文氣。
作為“惠州市先進新聞工作者”和惠州報業傳媒集團“集團之星·名記者”,在新聞行業從業12年的侯縣軍,已經在《惠州日報》《東江時報》發表新聞作品逾百萬字。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侯縣軍亦注重文學創作,文學作品散見《青年作家》《東江文學》等刊物。近年來,他關注嶺南文化文史題材,被惠州市政協特聘為文史研究員,近年參與編撰《惠州歷史文化叢書》《山水釀惠州》等書籍,著有《龍門記憶》《龍門非遺錄》(即將出版)和編有《龍門藝文錄》等作品。
發布會現場。
《湖山有靈》一書,收錄侯縣軍近五年創作的文化散文,分城事、梌山、西湖、掌故、畫境五章近百篇文章。作者以“以文論史、以史見文”的筆觸,與“嶺東雄郡”、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惠州深度對話,書寫惠州古城及惠州西湖的歷史街區、輿地紀勝和舊事人文,旨在為歷史續文脈、為后人留記憶、為城市鑄靈魂。
在發布會上,侯縣軍向關心和幫助他出版新書的朋友們表示誠摯謝意。他表示,他老家在惠州北部的龍門山城,一次朋友相邀的惠州深度游,讓他迷戀上了惠州西湖的溫潤與凄迷、東江之妙意以及周遭起伏山巒之寫意閑適。2008年從廣東財經大學畢業后,他來到惠州入職惠州報業傳媒集團,成為一名新聞記者,然后在惠州成家定居,一轉眼12年。
侯縣軍表示,惠州自古名流薈萃,以蘇軾為代表的韻人騷客,書寫惠州大好湖山,使湖山增色,神靈為之抃悅。他們過化存神,西子美人翩來越國,雅人居士常住惠州,共同演繹城市與名人的傳奇,這一方原本荒涼粗陋的水土,于是散發出人文的光芒并走向厚重。“當我一次次走出辦公室和書房徜徉在東江之濱、西湖之畔時,我的心便與山川清雋靈宕之氣默相往來,其樂無窮。與天地精神獨往來,乃得自由。這供養人類自由的養分,正是眼前湖山的靈氣。”
惠州的湖山,不僅給侯縣軍生活上的心靈滋養,也給他寫作上的靈感。侯縣軍稱,在《湖山有靈》一篇篇舒緩優雅的敘述散文中,他覺得自己更加貼近他所認識的惠州,借此領悟中國山水精神和人文風骨。“囿于學識與經歷,我寫的東西未必就是他人看好的最佳文本。能與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深度對話,借此抒發我對天地人生的看法,已是樂事。”
攤開惠州的千里江山畫卷,湖光點翠,云卷入江,一山一水間,皆有靈氣。2020年,乃惠州得名一千年。侯縣軍的《湖山有靈》,亦是獻禮千年惠州之作。他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希望我在創作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遠,創作出更多讓自己和讀者滿意的作品。”
在發布會上,惠州市嶺東文史研究所相關負責人對侯縣軍出版新書表示驚喜和贊賞,期待他日后書寫更多惠州歷史人文故事,他還即興賦詩“大益傳道,湖山有靈;愛樹愛書,傳承人文。”
市作協相關負責人說,作為一名具有人文情懷的記者,侯縣軍的文筆干凈老辣,文字優美,新作《湖山有靈》可以看作是一本通俗版的《惠州傳》,留下了很多城市記憶,值得收藏和品讀。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宮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