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劉煒煒 通訊員鐘歡)“互聯網+”工作法、“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監管新模式、“兩倉合一”油品監管、“惠鹽組合港”模式……去年以來,惠州港海關著眼優化企業服務,推出了多項創新手段和措施,幫助企業克服疫情和經濟下行等困難,助力全市外貿經濟企穩增長。
“惠鹽組合港”“互聯網+”為企業降本增效
去年以來,惠州港海關持續推進“惠鹽組合港”釋放改革紅利,落實專班對接項目、提供“線上+線下”雙邊業務咨詢等便利措施,并實施“免到場”“零延時”“不過夜”服務承諾。2019年10月下旬啟動以來,“惠鹽組合港”模式運行超過1年,截至上月底,已從最初的1家客戶、11標箱、約400萬元增長至目前的22家客戶、總吞吐量超20000標箱、貨值近6億元。其中,出口集裝箱比增5倍。
“惠州港海關已上線!”“海關總署標法中心已上線!”……這是去年9月份惠州港海關首次“云技貿評議”視頻連線現場。最終,該關共收集生產企業、科研機構、貿易公司意見建議10余條,提出針對柴油標準評議意見3條和汽油標準評議意見7條,切實助益企業參與國外技術標準研究,降低出口技術壁壘影響。
疫情之下,“互聯網+”作用愈加明顯。惠州港海關通過“線上+線下”收集企業在申報、審單環節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同步設立專項處置臺賬并實施“銷賬式”管理,企業端、海關端雙管齊下提升簽證準確率。據統計,該關去年共簽發原產地證3000余份,涉及貨值近12億元,預計出口企業可獲關稅減免逾6000萬元。
創新優化服務大幅提高口岸監管和檢測效率
“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監管新模式是惠州港海關優化企業服務的又一新“利器”。去年,惠州港海關大力推廣“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特別是進口“船邊直提”、出口“抵港直裝”貿易便利化手段,通過量身定制個性化通關服務預案、指定專人對接梳理進出口流程,提前消除政策落地過程中的疑點、難點和堵點,將貨物全程通關時長壓縮至15分鐘以內。
為加快油品檢測,惠州港海關創新采用“邊卸邊輸”作業模式,結合“預約加班”“24小時值班”等服務措施,實現進口油品“即來即查”“隨到隨檢”,檢測結果即時反饋。以燃料油為例,其全項目檢測時長已從原來的48小時壓縮至30小時以內,實驗室人員堅持“雙人雙崗”“一鏡到底”確保油品檢驗鑒定“檢得出、檢得準、檢得快”。
據統計,惠州港海關去年以來檢驗進口原油141批、逾2000萬噸、達408億元,企業測算每批次可節省船舶在港待查時間約8小時,縮短出口周期3天左右,減少船舶滯期費、轉運費等逾300萬美元。
此外,去年2月,惠州港海關還全力支持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設立深惠首個國內結轉型出口監管倉,進一步拓展了深圳港口國際航線船舶保稅燃料油供業務。7月,惠州港海關推動惠州市大亞灣華德石化有限公司設立國內結轉型出口監管倉庫,并指導該公司作為首批試點企業順利完成首票“兩倉合一”油品監管業務,有效整合進口保稅倉庫和出口監管倉庫場地資源,實現政策功能疊加。
據惠州港海關統計,截至去年11月,轄區新增保稅倉庫近120萬立方米,進口保稅油量比增近120%,保稅油外供業務比增113%,有效提升了地方企業開展對國際船舶供油業務的競爭力,助力大灣區保稅燃油和國產出口低硫燃油外供業務從試點推進走向擴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