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龍門龍城城西村借“百千萬工程”東風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
美麗庭院“村咖”飄香 點“靚”鄉村振興畫卷
閑置農舍變身鄉村特色民宿,因地制宜打造鄉村咖啡館、生態采摘園,平整干凈的瀝青路直通村內,道路兩旁的樹木蔥郁,房前屋后干凈整潔……走進龍門縣龍城街道城西村,一幅風景秀麗的生態田園畫卷正徐徐展開。
從前這里因出木匠、建筑工匠而頗有名氣。近年來,借助“百千萬工程”東風,城西村聚力綠美鄉村建設,打造農旅綜合體項目,帶動工匠家門口就業,形成獨具人文特色的鄉村風貌。
“美麗庭院”成鄉村旅游新名片
城西村的美麗蛻變得益于該村2022年引進的龍門縣百果里農業綜合體項目(以下簡稱“百果里”)。在建設過程中,該項目向村民租用了500多畝閑置地以及11棟閑置農房,同時還將通過合作方式每年給村集體固定分紅。
今年以來,百果里內悉心打造的尋味館庭院、果里小館庭院、半盞時光茶啡館庭院以及果里書屋庭院均被授予鎮級“美麗庭院”稱號。這些庭院以獨特的魅力,成為鄉村旅游的新亮點。
城西村半盞時光茶啡館庭院已成為龍城的網紅打卡地之一。惠州日報記者李松權 通訊員黃麗麗 攝
在半盞時光茶啡館里,一株四季開花的三角梅,挺著優雅身姿佇立于庭院之中,將游人聚攏在周圍。
眼前這座綠植花卉與人文氣息相融的特色庭院,誰曾想到前身竟是菜園和雞圈。“我們將原來農舍的工具房改造成眼前的咖啡館。菜園則打造成一座愜意庭院,作為游客來百果里喝咖啡和圍爐煮茶的打卡點。”百果里項目負責人陳海強介紹,為增添庭院人文自然氛圍與鄉土氣息,在建設過程中,園子里移栽種植了富有鄉土氣息的桂花樹、柿子樹以及常年開花的三角梅。配合青磚土瓦做成圍墻和入口,老舊石條鋪設的道路以及頗有古韻的木板雕刻成匾,都為庭院風光增添了濃濃鄉愁。
凝聚“工匠力量”建設美麗鄉村
走出百果里,在城西村鄉間道路上,隨處可見別致的花草景觀和墻繪壁畫,讓人心情愉悅。景觀雖是簡單綠化和廢舊瓶罐的再利用,但匠心十足,頗具意境。這些景觀的設計思路來自城西村人,材料也大多來自城西村。
20世紀80年代,城西村就以木匠、建筑工匠的精湛手藝馳名遠近。近年來,城西村成立龍門縣龍城街道城西村農民工匠協會,以“黨建+協會”管理模式,著力打造城西工匠精神,將“單打獨斗”的城西村工匠們團結起來,在“家門口”承接工程,逐步實現技能成才、技能致富愿景。陳海強作為協會新任會長,正積極鼓勵成員們在村道綠化美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等工作中貢獻力量,通過“繡花功夫”把城西村打造成一步一景、宜居宜游宜商的花園式村莊。
城西村堪稱一步一景,即使是尚未完工的村莊一角,也見匠心。惠州日報記者李松權 通訊員黃麗麗 攝
“經過多年積淀,‘農民工匠’已經成為城西村的招牌,不僅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也樹立了榜樣,鼓勵更多村民通過雙手過上好日子。”城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火生表示,工匠們正以“我的家鄉我建設”的熱情,投身“百千萬工程”和鄉村振興,不斷刷新村莊顏值,為美麗鄉村建設增添新景。未來,城西村還將積極組織發動黨員、群眾等各方力量,凝聚起建設美麗鄉村的強大合力,為建成“一步一景”的村容村貌,形成農旅融合發展產業態勢群策群力。
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