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印記 逐夢奮進|龍門縣:奮力打造縣鎮村現代化建設樣板

      原標題:

      龍門縣搶抓環“兩山”引領區建設機遇

      奮力打造縣鎮村現代化建設樣板

        西林千里靈秀,南昆百里疊翠。龍門縣歷史悠久,始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近年來,龍門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推進“百千萬工程”建設落地見效,通過綠美龍門生態建設、新型城鎮化試點建設等多方面激發全縣發展新活力,為龍門加快建設綠色發展美麗幸福示范縣,奮力打造縣鎮村現代化建設樣板注入強大動力,力爭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跑出“加速度”、實現新跨越。

        當前,龍門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搶抓環“兩山”引領區建設及省首批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等重大發展機遇,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龍門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暢享公園綠地帶來的生態之美。

        實體經濟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增強縣域經濟實力

        龍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都市圈,毗鄰廣州都市圈,坐享珠三角核心區和北部生態發展區雙重紅利,生態優美、交通便利。近年來,龍門縣積極響應省委“1310”具體部署,以“百千萬工程”為引領,加速推進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堅定不移地壯大實體經濟。

        龍門縣一直堅持把惠州龍門產業園區作為壯大縣域經濟“主引擎”“主平臺”“主戰場”,通過優化園區布局,打造優越的營商環境,吸引了眾多優質企業入駐,形成了PET新材料、廚具設備、裝配式建筑等產業集聚區。2023年,龍門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簽約項目投資總額達154.68億元,實現了“雙過百”的優異成績。

        今年,龍門縣秉持“向新而行”理念,繼續發揮惠州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龍門片區帶動作用,積極主動承接珠三角優質產業轉移,著力培育壯大醫藥與生命健康、新一代電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產業集群,推動裝配式建筑、新材料、新型儲能、廚具設備等產業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并探索發展低空經濟。縣內企業在政府部門支持幫助下,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今年1至8月,全縣引進工業項目23宗,總投資44.66億元;新增工業用地23宗,面積980畝,同比增長873%;完成工業投資30.34億元,同比增長19%。

        當前,功能性薄膜是國家重點扶持發展的新材料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應用前景。今年以來,龍門縣著力把功能性薄膜新材料作為主導產業之一,重點發展功能性薄膜新材料產業,出臺《龍門縣關于促進功能性薄膜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招引功能性薄膜及上下游產業項目28宗,總投資74.93億元,其中功能性薄膜新材料項目19宗(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5家),總投資53.35億元,涂布生產線約250條,培優做強縣域特色產業,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

        廣東中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今年落戶龍門的企業。一期項目于3月簽約,二期項目于5月簽約,總投資7億元,其中一期項目已開工建設。公司主要生產不干膠紙、不干膠薄膜及定制不干膠材料等產品,計劃設置22條涂布線,項目全面達產后年產值10.4億元,年稅收2900萬元。

        “龍門建立了全流程跟蹤服務機制,推行高效的行政服務,實行‘保姆式’服務和‘零距離’服務,全方位保障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該企業負責人表示,自簽約落戶龍門產業園區以來,企業切實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感受到龍門“快人一步”的營商環境。如今,龍門縣著力引進功能性薄膜新材料產業上下游企業,形成產業集聚發展,并進一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堅定企業在龍門投資發展的信心。

      龍門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工作人員正對大米進行檢測。

        綠美生態

        繪就綠美發展新圖景,推動生態與經濟雙贏

        藍天、碧水、凈土……生態龍門藍綠交織。生態質量持續領跑,離不開龍門縣對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努力付出。

        近年來,龍門堅持以綠為美,聚焦全面推行林長制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總體部署和重點任務,持續推深做實林長制,充分發揮林長制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綠美龍門生態建設工作取得較好的成效。今年1至7月,龍門實現森林覆蓋率、水環境質量、大氣環境質量3個指標全市第一。近期,2024年“綠美廣東競風華”惠州賽區海選活動中,龍門最終以優異成績獲得優勝獎,將代表惠州參加全省總決賽。

        為了讓城市增添更多盎然綠意,龍門一直積極推深做實林長制各項工作,創新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實行“林長制+”工作模式,推動龍門林業生態從“綠起來”到“美起來”,助力綠美龍門高質量發展。今年,通過實施“綠美龍門·花美鄉村”生態攻堅行動,全縣組織義務植樹1000余場,發動近3萬人,植樹26.2萬株,完成年度任務570%。

        龍門縣城人民公園作為龍門老城區的綠色客廳,于今年初正式對外開放。人民公園的建成開放不僅滿足了市民健康休閑等多方面需求,還進一步改善提升了龍門城市環境和城市品位,完善了城市功能,讓廣大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暢享公園綠地帶來的生態之美。

        此外,龍門還以綠化為抓手美化優化農村環境,突出典型示范,建設鄉村綠化典型村。

        平陵街道山下村是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也是第三批國家級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鄉村試點村。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山下村在充分挖掘紅色文化等特色資源、提升整體價值、連片連線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的過程中,也在綠美生態建設上鉚足了勁,通過持續開展植綠、護綠活動,握住綠美產業“錢袋子”,打造綠色宜居“福窩子”。經過多年建設,山下村顏值和產值不斷提升,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坐擁優質的生態資源,如何用好并創造綠色財富?立足自身實際,龍門謀劃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并加快培育食品加工業。

        龍門擁有絲苗米和三黃胡須雞兩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市級茶葉產業園和蜂蜜產業園建設也在積極推進中。接下來,龍門將著力做強培優四大省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圍繞“米蔬茶果雞蜜”等農特產品,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

        在招引農產品深加工、飲料等項目方面,龍門近年來的努力同樣有目共睹。目前,廣東大芹威士忌蒸餾廠項目已全面施工,致力打造國家4A級旅游景區、威士忌產業園;王老吉“龍之蜜”蜂蜜醋飲料正式上市,正與美宜佳品牌連鎖公司洽談“龍之蜜”投放到深圳、廣州、東莞、惠州事項,力爭早日在電商平臺銷售。

      航拍龍門縣城。

        和美鄉村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今年5月,龍門縣在廣東省實施“百千萬工程”考核中榮獲優秀等次,成為惠州市唯一入選省首批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縣。

        近年來,龍門縣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將“百千萬工程”作為推動縣域發展的總抓手,把各項工作往深里抓、往實里抓,以可知可感的變化加快形成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高標準,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奮力打造縣鎮村現代化建設樣板。

        過去一年,龍門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取得新成效。為推進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建設,龍門投入10.42億元完成人民公園等22宗項目建設。在鄉村建設方面,龍門深入推進國家農村宅基地“兩項試點”工作;全縣已完成32個行政村村莊規劃方案修編;建設“四小園”392個;永漢鎮順利完成美麗圩鎮省級典型鎮建設。如今,龍門全部行政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實現“10萬+”,其中106個村突破“20萬+”。

        就如何加快補齊鄉鎮基礎設施短板,一方面,龍門扎實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建設。今年擬投入5.15億元實施縣城補短板強弱項項目9宗,1至8月完成年度計劃約69.24%。穩妥引溫泉入縣城,縣城供地熱水建設工程進度57%。升級改造縣城老舊街區,激發縣城商貿活力。在龍城街道谷行街和城東路,龍門縣古城街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如火如荼進行中。在大力推動舊城區改造的同時,龍城街道還持續推動“六亂”整治,扎實推動市容市貌治理,常態化開展背街小巷衛生治理工作,不斷提升城鎮風貌顏值。

        另一方面,龍門正著力全域建設美麗圩鎮。堅持“抓兩頭促中間”,“一鎮一方案”,抓好“1+4+1”典型鎮和重點提升鎮建設,實施微改造精提升,增強小鎮辨識度,狠抓“六亂”治理,塑造有特色、有主題的靚麗圩街面貌。

        自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永漢鎮啟動了多項品質提升改造工程。其中,增龍路段創新打造的“貓街”尤為引人注目。如今,圩鎮街道兩旁,一個個憨態可掬的貓形塑像栩栩如生,不僅為永漢鎮增添了新的街景風貌,更成為游客拍照留念的網紅打卡點。通過特色街道的品質改造升級,永漢鎮不僅實現了沿街管理有序、立面整新,還全面提升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

        此外,龍門縣還注重培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通過推進“三線”整治、鞏固農村“三大革命”成果等措施不斷提升農村生活品質和人居環境。

        在推進農房風貌品質提升工作中,龍門選擇在典型鎮村、重點提升鎮村、重點“四沿”區域、環“兩山”引領區等重點地區逐步推進。截至9月20日,完成房屋外立面改造9867棟,完工率91.57%;完成“小披檐”改造5819棟,完工率89.84%。當前,龍門鞏固首批7個省級典型村培育成效,打造組織強、產業興、村莊美、農民富“特色精品村”的同時,致力培育新一輪24個省級典型村,把7個重點提升村建成“美麗宜居村”,培育支柱產業村20個。

        民生實事

        教育醫療齊頭并進 樁樁實事惠民利民

        民生實事與百姓日常生活緊密關聯,同時也成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過去一年,從縣城水廠的升級改造,到推進龍門中學的升級改造;從龍門縣總醫院急診急救“五大中心”的建成啟用,到更多民生實事的扎實推進……龍門縣將辦好民生實事、保障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著力點和落腳點,以實實在在的成果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書寫了一份成果滿滿的民生答卷。

        9月2日,中山紀念中學教育集團龍門縣高級中學開學第一課在集中觀看《可愛的中國》教育專題片中展開。這是龍門縣高級中學經中山紀念中學全面托管幫扶后,在校內開展的第一課。

        教育是民生大事。近年來,龍門縣把促進教育新發展作為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具體行動,積極落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日前,龍門縣與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簽訂框架協議,全國名校中山紀念中學與龍門縣高級中學全面建立托管幫扶機制。通過中山紀念中學的幫扶,讓更多的龍門孩子得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也可全面提高龍門縣高級中學的教育教學質量,從而帶動全縣中學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龍門縣在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過程中,也不斷完善各類教育硬件設施。為改善學生學習條件,龍門縣充分調動各方資源,發動社會各界愛心企業、社會團體和愛心人士參與捐贈空調活動。目前,全縣68所中小學校(含教學點)將陸續實現教室、宿舍空調全覆蓋,極大改善全縣學校辦學條件,為師生送去清涼和舒適。

        醫療保障事關人民群眾健康福祉。龍門縣于2022年在全省率先實現通過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縣婦幼保健院“三院”合一模式,建設龍門縣總醫院,使龍門醫療服務體系得到改變,人民群眾基本醫療服務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

        在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方面,龍門縣近期可謂好事連連。9月5日,龍門縣人民政府與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簽署合作共建框架協議。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將對龍門縣總醫院開展托管工作。此次托管將推動龍門縣總醫院彌補建設管理短板、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帶動全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9月9日,龍門縣第二人民醫院(永漢鎮中心衛生院)新院區順利完成搬遷,開始運營。總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總投資2.7億元的龍門縣第二人民醫院,預計年門診接診量可達30萬人次,住院患者接續能力可達3000人次,可滿足周邊群眾的就醫需求。該院新院區的正式啟用,是龍門縣在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環“兩山”引領區建設以及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中取得的又一顯著成果,將極大優化龍門縣南部地區的醫療資源配置,顯著提升醫療服務品質,更好地保障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

        本版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本版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編輯:羅秋玲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