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瑤鄉油茶果11月成熟

        惠州日報訊 (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融心)近日,記者走進龍門縣藍田瑤族鄉倒流村田尾村民小組,看到一片生機勃勃的油茶種植基地,油茶樹郁郁蔥蔥,樹上掛著乒乓球大小的果實,預示著即將迎來豐收。這片油茶種植基地屬于龍門縣瑤農種植專業合作社,經過14年精心培育,油茶產業已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據該合作社負責人朱少團介紹,油茶生長周期長,通常需8年方能進入收獲期,但合作社通過優化種植模式和豐富產品種類,油茶產量和品質均有顯著提升。據他透露,在這片總面積300畝的油茶基地里,油茶果將于11月成熟,屆時果實將長大至網球大小,每畝鮮果產量預計可達1000斤,油量約20至30斤,每畝產值可達2000元至3000元。

        朱少團分享了合作社的“種養結合”模式。通過在油茶林間放養山羊和家禽,讓它們在林間吃草、吃蟲、排泄,利用它們的自然習性進行林間管理,提高了油茶樹的生長效率。

        藍田瑤族鄉副鄉長鐘偉雄表示,鄉政府在助推油茶種植方面采取了多項措施。首先,通過桉樹改造和殘次林改造等方式,確保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為油茶種植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通過線上線下宣傳,積極推廣油茶種植政策,激發群眾種植熱情。此外,鄉政府還指派技術人員對新種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確保油茶產業健康發展。

        目前,龍門縣瑤農種植專業合作社正通過豐富加工產品來提高收益。除了山茶油外,合作社還利用山茶油渣制成茶麩、油茶殼制作成堿水,實現了產品多元化。同時,合作社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將產品推向市場。未來,合作社計劃繼續探索油茶產品深加工,并結合基地推出研學教育、農耕教育等農文旅融合產品,逐步形成完整的油茶產業鏈條,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編輯: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