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永漢新陂村:學農基地+特色種植=農戶增收

      原標題

      龍門永漢新陂村因地制宜強產業促發展

      學農基地+特色種植=農戶增收

        “我們排成一列往前推進”“大家注意腳下”……近日,龍門縣永漢鎮新陂學農基地里,青春活力與鄉間美景交織成一幅朝氣蓬勃的生動畫面。來自廣州的數百名學生走出課堂、親近自然、寓游于學,在新陂村田間地頭開啟為期5天的農耕研學之旅,在充分體驗勞作生活的同時,感受鄉村振興的成果。

      學生體驗田間勞作。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融心 攝

        青春力量帶旺老村莊

        新陂村地處永漢鎮南部,是革命老區村。這里環境優美,景色宜人,山野、流水相映成趣。這里氣候溫和,空氣清新,民風淳樸,村內還保留著較原始的村落形態和歷史遺存。近年來,新陂村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空心院治理,聯合市委宣傳部等幫扶單位和有關社會力量,在該村建成了4000多平方米的綜合文化廣場,為村民提供文化生活的好場所。以此為依托,在各方努力下,新陂村還深入挖掘鄉村的教育價值,打造以傳統農耕體驗、社會調查實踐、參觀考察農場等為主題的青少年研學基地項目,大力發展研學經濟,使之成為村里特色產業,也為當地村民提高收入和帶動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走進新陂學農基地,感受實踐的快樂。“通過實踐勞作,我們掌握了一些種菜基本技能,也感受到干農活的辛苦。”學生張夢晨說。

        學農基地負責人謝軍介紹,研學期間,學生們到村民家里同吃同住同勞作,在給學生們帶來勞動體驗的同時,還可提高農民收入,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目前,基地已與十多所中學達成共建協議。對接收學生的農戶來說,他們每接待一批學生可獲相應的吃住補貼,還可以把自家的農產品賣給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產品銷路。

        “自從學農基地開設后,我們村熱鬧起來了。之前空置的院子也重新被利用起來。現在村里真的好起來了。”村民陳桂華告訴記者,以前沒有水泥路,現在修好了,路燈也搞好了,給大家帶來了方便,村容村貌也很漂亮。新陂學農基地開辦后,不僅村里的人氣“旺”了、村民收入高了,而且村居環境日益完善,村民的日子過得更紅火。

        新陂村相關負責人陳鏡清說,自2014年學農基地開辦至2019年,每年都能吸引近2萬名學生到此參觀學習。今年以來,該學農基地已接待學生1萬多人。學農基地穩步發展為村里帶來的可觀收益,將用于幫助新陂村增設便民設施,修葺道路、圍欄等,不斷改善村容村貌,還能進一步發展柑桔加工廠、牙簽加工廠等,助推番石榴、水稻特色綠色生態產業的長效發展。

        大力建設特色種植基地

        發展產業是農村實現致富增收的根本之策。近年來,新陂村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集中發展水稻、番石榴、紅薯和楊桃等產業。在位于新陂村的一座種植基地里,村民廖偉坤正打理著眼前近30畝的番石榴。“這里種植的品種以‘珍珠果’為主,果子下個月就能采摘了。”廖偉坤一邊檢查番石榴的生長情況,一邊對記者說,番石榴不僅經濟效益較高,且不易受病蟲害滋擾。大約七年前,村“兩委”班子和種植戶經多番考察后決定,在村里發展番石榴種植產業。

        “‘珍珠果’青皮白肉,口感清甜爽脆,常年受到消費者喜愛。”廖偉坤介紹,每到采摘時節,會有大批收購商開著貨車到新陂村田間地頭直接收購產品。按目前收購價每公斤5元推算,下一批成熟的約2萬公斤果子,將會帶來近10萬元收入。此外,由于番石榴種植的日常養護需要一定勞動力,因此常有周邊村民到此務工,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也能幫助村民保持經濟收入。

        目前,該村番石榴種植戶80戶,種植番石榴面積約800畝。為進一步幫助果農拓寬銷售渠道,在村干部的帶領下,新陂村成立了蔬果專業合作社,在帶動種植戶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做大做強品牌的同時,加強與農業部門聯系,邀請農技專家為果農開展種植培訓、日常指導等。“接下來,我們還想再發展更多農戶參與到番石榴產業種植與合作社中,通過農業現代化的方式,為種植戶保質增收的同時,鼓勵電商渠道進一步拓寬我們新陂番石榴的銷路。”新陂村村委委員陳順添說,接下來,新陂村將以學農基地以及特色種植基地為平臺,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改善人居環境,發展特色產業,吸引更多游客,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

        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