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龍門永漢社潭劉氏:
鐵漢風采并蘇韓 詩書苗裔一脈傳
開欄語
惠州府城葉氏仕宦之家,名臣廉能;博羅韓氏詩書繼世,忠烈家風;惠東多祝蔡氏人才輩出,一門四進士;惠陽鄧氏富甲一方,家聲遠揚;龍門香溪堡廖氏古建巍峨,家風忠孝……這些名門望族在惠州繁衍生息、艱辛創業,為惠州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為何這些家族能數百年長盛不衰?其中潛藏著什么深厚哲理?為了探究家世綿傳的密碼,羊城晚報聯合惠州市東江書院在全市各縣區展開考察調研,開設“惠州名門世家”欄目,聚焦傳承數百年的優秀家族,追溯家族奮斗史,提煉出跨越時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家風家教精神,進而推動優秀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塑造社會文明新風尚。
首期關注龍門永漢劉氏,其家族起源要追溯至900多年前,被貶惠州的原浙藩參政劉仲明偶然路過社潭(今永漢馬圖崗),愛上社潭山水,故去官后留居此地。此后,劉氏子孫在社潭一帶繁衍生息,終成永漢現存最大的宗族,人稱永漢“七劉”。至今,當地還具有豐富的文物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家風家訓代代相傳。 (李海嬋)
馬圖崗廣府老圍屋是永漢鎮等級最高的圍屋之一,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
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宋徽宗趙佶繼位,繼而大赦天下。63歲的蘇軾,已經貶至嶺南數年之久,終于獲赦北歸。
此時的他,雖然名滿天下,但已經發齒稀落,垂垂暮年。艱難地翻越重重山脈之后,身體困乏的蘇東坡在大庾縣(今江西大余縣)停下腳步,稍事休息。
正在這時,一陣鏗鏘然有力的腳步從遠處傳來。蘇東坡定睛一看,來人竟然是數十年前的老友劉元城,此時雖然也是暮年,但是劉元城身體雄健,器宇不減當年金殿之上。這場偶遇,讓兩人數十年間的齟齬頓時化作漫山煙雨,飄散殆盡。
一番敘談之后,蘇東坡意猶未盡,晚上在給朋友孔平仲的信中,他頗為感慨地寫道:“劉器之(劉元城)乃是鐵人也。”
劉元城的父親和司馬光是同年進士,因為仰慕司馬光的為人,便讓兒子拜其為師。雖然與蘇東坡同屬舊黨,但蘇東坡是蜀黨的領袖,而劉元城是朔黨的柱石,二人在廟堂之上,沒少爭論。但是即便政見不同,蘇東坡依然激賞劉元城,稱其為“殿上虎”“真鐵漢”。
劉元城是北宋“元城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梅州文化先驅”,與東坡寓惠、韓愈刺潮同名。后人以此為榮,遂以“鐵漢”名樓。在廣東,有兩座鐵漢樓,一座在劉元城的貶所梅州;一座則是在萬山林立、鮮為人知的惠州永漢。
菊莊劉公祠屋檐處,木雕惟妙惟肖
先有七劉 后有永漢
“春循梅新,與死為鄰;高竇雷化,說著也怕。”在宋代,春、雷、循、梅、新、高、竇、雷、化這八個州被稱為“八州惡地”,但是劉元城一個人“歷遍七州”,可謂空前絕后。
在這期間,屢有政敵迫害他,但是劉元城憑借著頑強的生命力和樂觀的精神,依然頑強地活了下來,而且身體更加矯健雄壯。
他的子孫,繼承了劉元城的“鐵漢”精神,其中劉元城三世孫,劉仲明字廷光,“以抗疏謫守惠州,廉慎寬厚,政聲卓然。”
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沿著增江逆流而上的劉仲明,偶然路過社潭(今龍門永漢),就“愛其山水,去官后遂留居之。”
劉仲明成為永漢社潭劉氏開基一世祖,在古建林立的永漢振東村,獨享一座大祠堂。經過數百年的繁衍,社潭劉氏已經成為龍門永漢現存的最大宗族,在過去,以振東村為核心,有七個自然村都以劉仲明一脈為主要姓氏,被稱為永漢“七劉”。
永漢橫列于龍門東南,毗鄰廣州增城,因此古稱“橫龍”這里土地平曠,增江水運發達。在宋代之前,鮮少見于文字。劉氏開基于此之后,常見于詩文方志之中,因此永漢民間常言,“先有七劉,后有永漢”。
宗信劉公祠內還保留著精美的立體壁畫,栩栩如生
亦商亦讀 鐵漢傲然
劉仲明以儒為業,落擔永漢之后,劉氏族人利用增江便利的航運,將龍門大山中的竹木、石灰、藥材等運送至廣州等地,再將廣州等地的食鹽、生鐵等轉運至龍門,往來貿易,積累了豐富的家資,在增江河畔碼頭旁建立圩鎮,成為而今永漢鎮治的雛形。
與此同時,在馬圖崗、官龍圍、新園、龍石圍、松山下、上埔村、三角夫村、埔田村的族人,利用平曠肥沃的土地,種植稻谷,興修水利,耕讀傳家。到了劉仲明八世孫劉菊莊時,社潭劉氏已經成為“鎮中巨族”。
劉菊莊生四子:劉耕樂、劉漁樂、劉樵樂、劉讀樂。漁樵耕讀,四子的名字之中,也透著當年社潭劉氏的生活志趣和生產方式。
傳承到劉仲明第十二世孫劉宗信時,劉氏扎根永漢已經300余年,家資族望,已經馳譽粵省,當時是明代正統年間。
劉宗信,名瓛,字宗信。他少敏達,善于讀書,少時即著文名。但是兩次到京學習應舉,卻均不第。最后也看淡科舉仕途,徜徉于龍門山水之間,醉心學問。
雖然永漢七劉家資豐厚,但是劉宗信“自奉儉約,不事華麗,接賓奉祭,儼然整潔”,在族人中威望極高,成為家族“話事人”。居鄉期間,劉宗信為紀念先祖劉元城的偉大精神,用以勉勵族人,于是倡建“鐵漢樓”于馬圖崗。
“鐵漢樓”名如其樓,中間為一口古井,四周用近千斤的麻石砌筑而成。麻石之間,刀插不入,水潑不進,嚴絲合縫。
社潭民間傳說,當時這些麻石十分沉重,無法堆砌上去。于是劉宗信用古人打仗時的“土山之法”,堆起土山,形成坡面,待石墻砌筑完畢之后,撤掉土山。正是用了這種辦法,在沒有現代化機械的古代,鐵漢樓才能砌得如此完美。
而今,600多年過去了,滄海桑田,很多建筑都已經化為灰燼。鐵漢樓依然倔強地挺立在永漢振東村,成為村里的地標之一。
馬圖崗老圍屋堅固的炮樓高高佇立
投師大儒 碑刻留痕
豐富的閱歷、卓著的天賦、淵博的知識,使得劉宗信能夠廣交名儒。在他的朋友圈中,最著名的就是嶺南大儒陳白沙。
沒有了科舉的束縛,劉宗信更加自由灑脫。在朋友林時嘉引薦下,他多次到江門拜謁陳白沙。陳白沙與他交契頗深,兩人亦師亦友,無話不談。在劉宗信要返回永漢時,陳白沙用茅龍筆題寫《送劉宗信還增城》詩四首:
夜宿黃云塢,秋登碧玉樓。歸時一片石,見月過羅浮。
山到鐵橋西,青天一角低。送君高處望,天與帽檐齊。
菊花笑我前,梅花撩我后。問花花不言,駐楫增江口。
山人偶出村,送客村南道。江山風日佳,歲月乾坤老。
歸家之后,劉宗信找來精巧石匠,將四首詩和書法作品一道磨刻在石碑之上,以便時時觀摩。
而今,數百年過去,這方石碑依然靜靜地躺在鐵漢樓前,成為陳白沙與劉宗信師生情誼的一段美好見證。與之一起的,還有陳白沙題寫的《劉氏祠堂記》,在文中陳白沙追溯永漢七劉的歷史,對劉宗信的體識、才具充滿溢美之詞。
樵樂劉公祠
詩書繼美 人才輩出
劉氏族人繼承了劉元城的正直品質的同時,也繼承了他善于讀書的傳統。自始祖,宋進士、歷官浙藩參政中憲大夫劉仲明開始,二世祖,文林郎、湖廣衡山縣尹劉元善;三世祖,諫議大夫劉友梅;四世祖,元鄉舉特授文林郎、湖廣衡山縣尹劉文明,都有功名,可謂詩書繼美。
元末明初,天下大亂,這期間的劉氏譜系多不可考。明朝建立之后,從劉宗信到劉弁、劉秉聰、劉行健,再到清代劉世相、劉玉、劉璧、劉應元、劉翂、劉拱辰、劉煒垙。劉氏子孫,累有功名,絡繹不絕。
長期的詩書浸潤之下,社潭“七劉”總結形成了“敦孝弟、睦宗族、和鄉鄰、明禮讓、務本業、端士品、隆師道、修墳墓、戒犯諱、戒爭訟、戒賭博、戒淫惡、戒犯上、戒輕譜”共十四條家訓。
而今,先人留下的祠堂古建,依然挺立在永漢這片古老的土地之上。雖然劉氏子孫大多已經走進城市,散布在五湖四海,但是他們的精神譜系,依然深深地根植在永漢這片古老而富有生機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