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龍門縣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提出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建設綠色發展美麗幸福示范縣
舉全縣之力推進園區建設 打好制造業升級仗當家仗
1月13日,中國共產黨龍門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縣工人文化宮召開。此次會議是龍門2022年工作的一次總結,也確定了2023年龍門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會議提出,審視龍門發展實際,最重要的是要錨定建設綠色發展美麗幸福示范縣的目標任務,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高水平推進龍門現代化建設,更好服務全省、全市發展大局,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龍門吹響前進的號角,再啟新征程。
縣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提出,要加快推進村集體經濟增收,建成更多集體經濟強村。這是藍田瑤族鄉上東村生態果園。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發展實體經濟
打造符合產業生態要求升級版園區
在龍門縣委十四屆五次全會上,“制造業當家”“現代化建設”等成為大家熱議的高頻詞。“高質量發展”等關鍵詞更受到與會人員的廣泛關注和社會各界的熱切期待。
就如何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龍門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會議提出,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在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上攻堅突破。龍門要始終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引領,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近年來,龍門落實惠州市委打造“2+1”現代產業集群、建設“3+7”工業園區戰略部署,堅持縣長抓園區,實行提級管理機制,舉全縣之力推進園區建設。當前,龍門工業園成為當地打好制造業升級仗、當家仗的主戰場。近期,龍門工業園招商部以及龍門縣投資促進中心多次組織人員前往東莞、深圳等地開展招商活動,爭取引進更多優質項目落地。
根據部署,龍門將實施園區提質增效行動,高水平規劃建設龍門工業園,加快推進公共服務中心、首期場平、新城大道二期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大住房、教育、醫療、文娛等優質資源向園區及周邊集聚,建立健全土地、人才、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向制造業聚集、向工業園區集中的工作機制,打造符合產業生態要求的2.0、3.0升級版園區。
位于龍門工業園的惠州市深同躍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工人們加緊生產。 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力爭全年完成招商引資目標100億元以上
圍繞新一代電子信息、前沿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醫藥與生命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龍門正積極謀劃補強產業鏈關鍵環節,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打造新興產業集群。同時,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積極搶抓省委推動產業有序轉移機遇,優化產業鏈招商圖譜、企業招引目錄,組建招商小分隊按圖索驥、叩門招商,加大以商引商、以鏈引商、聯合招商力度,力爭全年完成招商引資目標100億元以上。
接下來,龍門還將聚焦“大項目”“大企業”,把項目的后續跟進和落地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保持產業項目建設的連續性,持續布局落子,形成“在建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的項目滾動發展格局,不斷完善各類企業服務平臺,持續開展服務企業“直通車”等活動,為企業提供政策查詢、政務訴求處理等服務。健全營商環境評價機制,讓市場主體評判、用發展成果驗證,以市場評價倒逼服務升級。加快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集中治理損害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對一切“吃拿卡要”零容忍,讓企業輕裝上陣、減負前行。
推進鄉村振興
高標準建設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
龍門推進現代化建設,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大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為此,龍門縣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提出,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協調發展,在強縣促鎮帶村上攻堅突破。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實現城鄉共生共榮、一體發展。
近年來,龍門通過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抓好糧食生產、現代產業園建設等各項工作,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步步推進,一幅幅鄉村振興美麗新畫卷正在龍門大地徐徐鋪開,迸發出綠色發展新動能。
根據部署,龍門將高標準打造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加快縣城金融、物流、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全面推進生活性服務業供給優化、提檔升級,增強縣城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強化鄉鎮聯城帶村功能,引導各鄉鎮走好差異化高質量發展道路,因地制宜、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做大鎮域經濟總量;增強鄉鎮社會治理、商貿流通、綜合服務功能,把鄉鎮打造成為鄉村治理中心、農村服務中心、鄉村經濟中心。
大力發展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等富民興村產業
城鄉融合發展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為進一步推動城鄉融合促進農民增收,龍門將著力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做大做強絲苗米、三黃胡須雞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深入挖掘龍門大米等地理標志產品價值內涵的同時,大力發展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等富民興村產業,培育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組織,提速推動龍田等鄉鎮創建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范鎮。加快推進村集體經濟增收,建成更多集體經濟強村,力爭年內所有行政村集體收入達“10萬+”。
優質的城鄉面貌,不僅關系生產生活環境,也關系城鄉文明水平。全會提出,要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加快推進縣城擴容提質,用“繡花”功夫實施城市更新,建設一批口袋公園,提升縣城綜合環境,塑造新的城市面貌、城市形象、城市氣質。穩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以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為主抓手,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導廣大婦女群眾積極參與“美麗庭院”創建活動,推動更多行政村達到美麗宜居標準。
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