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資源,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近年來,惠陽區委、區政府緊緊圍繞“百千萬工程”重點工作,主動謀劃、積極協調,做好土地要素保障,精準配置資源,高質量搭建空間規劃管控體系,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實施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助推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作為轄區土地資源開發、整合的實施單位,惠陽區自然資源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時期自然資源工作定位,圍繞在更高起點上“謀空間、強保障、守紅線、優生態、夯基礎、添活力”,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產權益,切實提高公眾節約集約利用自然資源的意識,自覺做到有效保護、合理開發、科學利用資源。
惠陽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助推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 惠州日報記者許文昌 攝
規劃先行
不斷優化完善區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數據庫
推動深惠區域協同,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惠陽堅持規劃先行,一邊優化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格局,助力“百千萬工程”深入實施;一邊開展國土空間詳細規劃,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過去一年來,惠陽區自然資源局積極推進融深融灣、深化雙向聯系,規劃100平方公里深惠協同發展區。結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不斷優化完善區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數據庫,充分保障全區“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攻堅、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項目落地空間,推動建設項目合理布局。
拓展產業空間,再造發展優勢。圍繞產業空間拓展與發展動能換擋提速,惠陽打出一套規劃“組合拳”:融深“橋頭堡”新圩鎮作為集成規劃編制試點,于2月9日獲市政府批復,是全市第一個取得批復的省級典型鎮;打造中韓(惠州)產業園惠陽組團“光儲充”產業生態;系統謀劃促進千億級園區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發展平臺產業與城市功能融合;開展深莞惠紅色干線以南部分片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等。
強化供應
土地要素保障從“要指標”向“挖指標”轉變
土地要素保障是經濟發展、項目建設的基礎。惠陽區自然資源局扛起責任擔當,不斷提升土地要素保障能力。隨著一個個項目有地用、能落地、快落地,惠陽高質量發展不斷積蓄新動能、再創新優勢。
交通帶動產業,產業支撐城市。惠陽區自然資源局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大力推動用地報批,開展用地報批全流程跟蹤服務;積極調動各級力量,加快推動征收土地場平、清場,有效保障寰升新能源、正佰集團、鑫鵬二期等產業項目和惠陽站樞紐、惠陽第二凈水廠等重要民生項目用地需求。
當前,存量挖潛仍是土地供應主渠道。為有效推動增量和存量土地高效開發利用,在區委、區政府統籌謀劃下,惠陽區自然資源局牽頭研究制定《關于促進土地資源高效開發利用的若干措施》,將于近日出臺。
土地要素保障從“要指標”向“挖指標”轉變,并向“土地存量”要“發展增量”,進而加快推進批而未供土地消化,盤活土地資源,不斷提升土地要素配置精準性和利用高效性。
在推動閑置土地處置上,以問題為導向進行分類處置,做到因企施策、“一宗一策”,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強化儲備土地管護,積極依法依規加大國有儲備土地的巡查和管護工作力度,規范儲備土地出租。推進低效用地片區改造,推動城鄉發展從“增量依賴”向“存量挖潛”轉變,促進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提高利用存量用地的比重,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保護耕地
建立“人田對應”責任體系
以“田長制”促“田長治”。惠陽全面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工作,構建起黨政同責、部門聯動的耕地保護工作新機制。全區劃定560個網格,形成區、鎮(街)、村、網格田長“3+1”責任體系,織密“人防”網絡,確保地有人管、田有人種、糧食有人護。同時,建立耕地網格數據庫,建立“人田對應”責任體系;下發巡田“一張圖”,利用粵省事公眾耕地保護服務小程序,實現巡田“掌中可視”。
“耕地紅線一定要守住,千萬不能突破,也不能變通突破。”惠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以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為目標,以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為著力點,全面提升耕地質量和農田生態保護水平。
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整治違法用地,保持對違法用地行為的高壓打擊態勢,促進違法行為由事后查處向事前預防、事中監管轉變,遏制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勢頭,特別是通過對日常巡查、群眾反映、衛片執法等渠道發現的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堅決“零容忍”,有力推動全區耕地保護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綠美惠陽
加快“一村一公園”建設
惠陽全面實施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精準提升森林質量,改造低質低效林,提升城鎮生態空間品質,著力建設休閑宜居型、生態旅游型和嶺南水鄉型森林城鎮。
組建林業交流平臺,促進林業產業創新發展;完善林長智慧治理平臺建設,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
2023年以來,惠陽不斷加強愛綠、植綠、護綠行動,建設了10個全區義務植樹基地、12個綠美單位(綠美校園2個、綠美庭院3個、綠美鄉村7個)、7個主題林(青年林、志愿者林、巾幗林、希望林、成長林、人大林、政協林),實現了“推門見景,開窗見綠”。
惠陽加快“一村一公園”建設,為“美麗鄉村”建設添磚加瓦。今年初,惠陽區錦繡園“口袋公園”完成升級改造并對市民開放,成為周邊群眾茶余飯后的好去處。錦繡園原本是一片綠地,僅栽種綠植和草皮,建有3座仿古涼亭以及配套公廁。通過升級改造,增添中心廣場、地臺花園、陽光草地等景點,更新健身器材,升級部分苗木,為市民提供了集運動休閑、觀賞游憩、科普宣教等于一體的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典型鎮(街)試點先行,全區一盤棋整體謀劃
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是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當前,惠陽正積極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按照“良田連片、村莊集中、產業集聚、生態優美”的核心目標,堅持全區域規劃、全要素統籌、全鏈條管控、全員動員,高質量編制項目實施方案。
日前,惠陽已印發2024年惠陽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計劃,除推動新圩鎮、三和街道第一批典型鎮(街)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外,還將推動全區其他鎮(街)一盤棋整體謀劃,結合深惠協同發展區所需產業用地規模騰挪,謀劃區級層面的全域實施方案,讓土地要素為產業項目落地提供保障。在現有基礎上,通過全域整治為未來發展騰空間,探索耕地補充跨鎮域調劑機制、建設用地指標有償互換機制等,立足“百畝方、千畝方、萬畝方”耕地集中整治目標,落實騰退建設用地指標任務。
接下來,惠陽區自然資源局將持續通過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生態修復等實效性工作,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規模經營、人口集中居住、產業聚集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助力鄉村振興。
惠州日報記者李芳娟 通訊員肖繼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