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打造“綠美廣東”示范點 “生態惠民”備受市民好評
惠陽淡水半島濱水公園以綠美為基底打造“一河十二景”,成為市民熱捧的“網紅打卡點”
行走在惠陽淡水半島濱水公園,一條景觀河蜿蜒流過,河流兩岸綠樹成蔭,在微風的吹拂下,格外涼爽舒適。
“如果盛夏時在室內不開空調的話,還沒有這里涼快。這里有水、有樹,只要天氣好,我早晚都到這里散步。”家住淡水半島濱水公園附近的市民葉先生說,他常帶家人到此游玩,共同享受天高云淡、樹蔭草綠的自然環境。
淡水半島濱水公園位于惠陽主城區淡水河旁,西自高爾夫橋,東至深汕高速,占地面積33.4萬平方米(約500畝),涉河全長約2.5千米。在淡水河河道生態修復的基礎上,該公園以綠色生態為基底,活力聚集為導向,特色人文為脈絡,打造了“一河十二景”,成為集運動休閑、觀賞游憩、科普宣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城市濱水公園,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最大化,并于今年被選定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
蛻變
系統聯治讓“濁水”變“清波”
淡水半島濱水公園里,瀲滟波光與岸邊綠樹草地交映成趣,親水平臺沿河而建,仿木棧道伸入水中縱橫交錯,空中走廊如游龍般串起綠道。每到這時,人們三五成群,或野餐露營,或跑步鍛煉,或拍照留念,在此共同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惠陽淡水半島濱水公園環境優美。
不知情的人或許很難想象,幾年前,這里的清水河還是一條“臭水溝”,這里的綠水草坪還是一片荒蕪。
“十三五”時期,淡水河仍是全省9個劣V類國考斷面之一。淡水河是惠陽的母親河,但隨著20世紀90年代城市快速發展,污水處理能力跟不上需求,導致污染嚴重,甚至出現黑臭現象。
改變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
2018~2020年,惠陽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淡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將該河的整治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制定了三年攻堅行動。通過干支流、上下游的系統聯治,淡水河水污染防治取得全面勝利,淡水河紫溪國考斷面2019年11月達到Ⅳ類標準,2020年起穩定達到Ⅲ類水質,優于“十四五”考核目標(Ⅳ類),為實現“長制久清”打下了堅實基礎。
升級
增綠添色提升公園“顏值”
完成“從污到清”的蛻變后,淡水河開始用綠色“扮靚”自己,極大地提升河道周圍的“顏值”。
“從建設初期,淡水半島濱水公園便將生態惠民理念貫穿其中。”惠陽區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一邊拿出項目工程效果圖,一邊介紹說。該公園建設項目從2022年啟動,建設過程中以城市防洪保安全為前提,以河道生態恢復為基礎,結合水岸空間條件、原有樹種、周邊道路和現有體育文化公園,應勢而建,對場地進行低影響開發,串聯起了體育文化公園、新半島橋,整體打造了區域占地面積60萬平方米、長2.5公里的淡水河畔休閑景觀帶。
記者看到,該公園通過設置連續無障礙的濱河綠道、游賞步道,串聯起生態體驗、濱水休閑、康體運動3大功能區和12個景觀節點(鷺影芳洲、蘆花飛雪、杉林霧影、空中走廊、碧水飛虹、水映花影、半島草海、紫荊灣、錦繡花臺、風鈴坡、木棉花道、鳳凰廣場)。同時布置了廣場及親水平臺等休憩空間,長廊及景墻等人文小品,城市家具及停車場等配套服務設施。
“淡水半島濱水公園項目建設面積約500畝,其中實施綠化面積就達近300畝,綠化面積超過六成。”該負責人介紹說,在添綠過程中,公園在保留原有樹種基礎上,新增種植木棉、風鈴木、榕樹、鳳凰木、樸樹、宮粉紫荊等多種植物,搭配園區內美人蕉、石菖蒲、翠蘆莉、睡蓮等植物,不斷豐富綠美生態圈,打造更加宜人的濱水體驗。
在濱水公園的點綴和裝扮下,淡水河“顏值”得到大幅提升,并搭配惠陽全域的發展格局,銜接活力水岸12公里、繁市水岸10公里、客情水岸10公里、山水林岸8公里、田野水岸15公里,同時串聯起濱水公園、體育文化公園、新半島橋等多個新地標、新名片,打造出“人-水-城”相依相伴的惠陽中心城區新“城市會客廳”。
共享
低影響開發實現生態社會效益最大化
夜幕降臨,行走在淡水半島濱水公園河畔,映入眼簾的是熠熠閃爍的地埋小燈,點綴在燈帶之間,意境浪漫而悠長。步行至“空中走廊”處,便可以看到用LED踢腳燈和LED線性投光燈裝飾下的夜景,像是一條金色長龍盤踞淡水河畔;“水舞之橋”則采用LED像素燈裝飾,夜里望去,如繁星點點般閃耀在淡水河畔。
惠陽淡水半島濱水公園夜景。
“我下班后經常來這里夜跑,在星星點點的夜景下跑步,我從不覺得孤單無聊。這里空氣很好,我可以在這里卸下一天的疲憊,找回元氣滿滿的自己。”市民黃女士說,幸好有這個“家門口”的公園,讓她每天在繁忙的工作后能在綠樹草地中徹底放松自己。
“小孩特別喜歡這里的燈光,每天晚飯后都會帶他來這里跑一跑,孩子喜歡對著星星點點的燈數數,如今都能數到100啦。”在此遛娃的寶媽張女士說。
“在這里,市民朋友可以騎行,可以散步,可以賞水景,可以坐在樹蔭下野餐聊天,這些都是比較貼近自然的休閑方式。”惠陽區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說,這里的夜景亮化,是按照景觀節點和功能分一級照明區、二級照明區、三級照明區,園路和棧道將燈帶和地埋燈點綴其中,有良好的夜間視覺效果。
通過該示范點的建設,淡水河流域生態得到有效修復。自半島濱水公園開園以來,該園備受廣大市民好評,沿河而建的濱水步道、親水平臺、公園綠地、運動健身場地等已成為惠陽市民休閑娛樂好去處,成為人們熱捧的“網紅打卡點”,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建設過程還大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成功籌措社會資金800萬元用于二期建設,營造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
項目采取低影響開發模式,基本上保持原生態,以低維護、低開發、低運營成本的理念進行建設,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最大化。如在綠化設計方面,以自然式種植形式為主,空間上采用“喬木+地被”的搭配方式,層次分明,營造半開敞的林蔭空間,為市民觀賞河景、漫步休閑提供舒適宜人的場地。在花色方面,則以紫花風鈴木為骨干樹,形成河畔一幅婉約多姿的優美畫卷,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該負責人透露,接下來,惠陽將繼續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各項工作,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打造山清水秀的綠美惠陽。通過全域推進綠化美化,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嚴格保護好城市綠地。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游璇鈺 通訊員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