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集約用地用林,嚴守耕地林地紅線。在惠州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大背景下,惠陽區堅持推進自然資源的整體保護、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逐步破解歷史遺留問題,全力為打造更具實力“智造高地”更加幸福“活力惠陽”、惠州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提供強有力的自然資源要素支撐。
惠陽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進出平衡,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打好耕地保護組合拳,筑牢耕地保護紅線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惠陽區堅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優先,把耕地保護紅線放在首要和優先位置,在應劃盡劃應保盡保的原則下,統籌做好穩定耕地、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同時,結合惠陽經濟發展和耕地保護責任實際情況,將當前具體項目、空間現狀與“三區三線”劃定工作有機結合,因地制宜,科學保障耕地保護任務落地上圖,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進出平衡,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算好耕地“存量賬”,推動耕地“化繭成蝶”。惠陽區采取鐵腕手段整治違法用地、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做到違法用地查處早發現、早制止、早整改。去年全區違法用地總量在全市排名第四,違法占耕比0.26%,占耕比在全市排名倒數第二;去年以來整改違法占耕圖斑142宗,恢復耕地約140畝。同時,去年完成墾造水田和耕地提質改造項目共5個,共可墾造形成約634畝水田指標、共提質改造451畝耕地,上述指標將全部用于落實占補平衡,保障惠陽區重點項目建設落地。此外,拆舊復墾項目已批復立項18個約945畝,約408畝完成前期拆舊復種工作,其中399畝已完成驗收,為該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建設美麗鄉村、經營性用地報批提供有力支撐。
在可恢復耕地潛力圖斑調查基礎上,惠陽區計劃“十四五”期間整治恢復耕地面積1600畝,通過編制耕地恢復計劃,把“出走”的耕地找回來,將耕保落實到“最后一公里”。目前初步篩選約2000畝旱地作為接下來實施提質改造的備選地塊,推動全區農田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提高耕地產出效益,落實占補平衡。
聚焦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維護生態資源安全
2019~2021年,惠陽區實施省級森林碳匯重點生態工程9430畝,省級森林碳匯撫育工程22769畝,建設完善提升森林村莊40個,鄉村綠化美化工程10個。同時,堅持提前介入引導用林單位節約集約使用林地,各項建設工程絕對不違法占用林地,2019~2021年,共審核審批永久使用林地18宗,面積2859.75畝,堅持嚴格管護林地,維護全區生態資源安全。
根據《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非法占用林地建房,除了要拆除建筑物、恢復土地原狀外,將處以恢復林業生產條件和恢復植被的1~3倍罰款(約60~180元/m2),非法占用并毀壞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數量分別或者合計達到5畝以上或非法占用并毀壞其他林地數量達到10畝以上的,將予以追究刑事責任,根據情節嚴重程度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單處罰金。去年以來,惠陽區共立案查處林業違法行政案件26宗,涉刑事移交公安查處7宗;開展“鐵拳護林”專項行動,已查處整改完成250.5畝,整改率達92.86%。扎實推進惠陽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確保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節約集約高效精準配置土地資源
提升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大力推動供地用地機制創新改革。惠陽區堅持全力推動工業企業“退散入集”,引導零星分散工業企業向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區和“3+7”千億級產業園區中的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集聚,大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多措并舉提高土地產出效益。
聚焦億元工業產業項目,供地跑出“惠陽速度”。惠陽區大力開展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雙處置”,去年共完成處置批而未供、閑置土地3768畝,且掛牌出讓重點傾斜工業用地,實行“帶項目”報批、“帶方案”出讓、“標準地+承諾制”供地模式,地塊從招拍到動工建設用時縮短約50個工作日,惠陽區去年以來工業用地共掛牌成交31宗,面積1364.85畝,有效推進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發展,提高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按照“價值相等、就近整合、成片開發”原則盤活零散地塊。上世紀90年代土地管理政策不完善,造成歷史已出讓的建設用地比較零星、分散、形狀不規則、邊界相互交錯等情形,無法按現行法定規劃單獨實施,致使大量存量用地閑置,使用率低。為解決此類問題,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優化城市規劃功能,惠陽區去年1月4日印發《惠陽區建設用地整合開發實施意見》。文件印發以來共推進5宗建設用地整合項目,總面積89.25畝,接下來將逐步完善用地手續動工建設,此舉有效盤活存量零散地塊、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結合本地實際和擬引入項目情況,惠陽區編制《惠州市惠陽區2021年度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2021年度共獲批批次用地14個,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約1062畝,其中工業用地面積約780畝,占新增建設用地比例73.47%,有效保障梅龍湖產業基地、三和科創中心、嘉浩美庫空港冷鏈等工業項目用地需求。
瞄準群眾心中“急難愁盼”,逐步破解歷史遺留難題
堅持問題導向,搜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針對性提出解決方法,破解歷史遺留問題,盤活存量土地資源,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去年,惠陽區印發《惠陽區征地歷史遺留問題處置工作方案》,指導各鎮(街)依法依規完成批次用地征收補償結算手續,重點推動化解歷史上統征地、預征地、留用地等若干歷史遺留問題,通過此舉,切實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法權益,保障城市發展的土地和空間需求。
為妥善解決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后產生的歷史遺留問題,今年5月27日,惠陽區還印發《惠州市惠陽區自然資源局關于惠陽區解決不動產登記若干歷史遺留問題實施意見》,全力破解合法宗地上開發的商品房房屋權屬證書與土地使用權證書的權利主體不一致、工業項目抵押登記等一系列歷史遺留問題,切實為惠陽企業和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正事,提升民眾幸福感和獲得感,打造更優營商環境。
接下來,惠陽區將繼續發揮黨建和規劃的引領作用,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腳踏實地把問題解決、把短板補齊,用創新的思路和手段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放管服”改革,為惠陽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自然資源力量。
惠州日報記者李芳娟 通訊員葉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