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陽面積最大的鄉鎮新圩,有著一項得天獨厚的優勢,為全市唯一同時臨深臨莞的鎮街。上世紀80年代,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通過招商引資、租地辦廠,“三來一補”企業紛至沓來,新圩成為惠陽乃至惠州著名的工業大鎮。
作為惠陽打造深度融深融灣“橋頭堡”的主陣地之一,新圩鎮依托“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高速公路、快速路等便捷交通網絡,加快實施深度融深融灣行動,奮力打造惠陽城市副中心、現代化產業新城,主動對接深莞交通規劃建設,打造“外暢內優”路網體系,促進與深莞之間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同時,加快推進千億園區建設,啟動紅田、紅衛、約場片區低效廠房改造升級,為惠深產業協同發展拓展空間。
注重實干出實效的新圩鎮,正從“工業重鎮”邁向“工業強鎮”,以全新面貌再次強勢崛起。
120秒看新圩
交通先行
構建交通產業空間協同發展大交通體系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
擁有惠州獨一無二“地利”的新圩,面臨著深度融深融灣的重大發展機遇,深莞惠紅色干線一期、新清大道等一批對接深莞等大灣區城市的“黃金通道”全面建設,將推動新圩全面融入大灣區城際快速交通網絡,提升新圩發展格局。
“這條路是新圩的發展線,是梅龍湖智能制造產業新城的生命線。”位于新圩鎮東風村的梅龍湖智能制造產業新城,工程車來回穿梭,工人在忙碌施工建設,緊挨著的深莞惠紅色干線也在同步建設之中,梅龍湖智能制造產業新城運營總監張康松期盼著這條大動脈可以在明年如期通車,既解決新圩交通通行能力問題,也促進與深莞之間資源的高效便捷流動。
深莞惠紅色干線對于正在謀求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圩鎮而言,可謂意義非凡。深莞惠紅色干線,貫穿惠陽南部沙田、淡水、秋長、新圩等4個鎮街,這條連通深莞等城市的“黃金通道”,串起了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等多個產業園區。其中,新圩段涉及新圩、秋長,途經新圩的長布、新聯、新豐、產徑等4個村,在東風村接入正在建設的新清大道。
在“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下,新圩主動對接深圳、東莞交通規劃建設,努力實現支線道路與干線道路規劃銜接順暢、時序建設統一,打造“外暢內優”的路網體系,構建交通、產業、空間三要素協同發展的大交通體系。
打通對外“大動脈”上,今年新圩將全面完成深莞惠紅色干線(新圩段)、新清大道等連接深莞路網的征拆工作,加快龍湖東路改擴建工程、龍湖路邊坡征地、長布學校周邊道路的征地工作,以最大力度推進龍湖路、惠陽區第二人民醫院配套道路等城鄉主干道路網建設,繼續完成一批內街小巷整治、道路路口微改造及村道拓寬硬底化工程。
暢通交通“內循環”上,新圩將改造升級農村道路,推動有條件有路基的農村道路擴寬到6米以上,完善“毛細血管”網絡;計劃對全鎮多個路口進行微改造,提升新圩鎮現狀道路通行效率;推動年內完成Y948線新圩約場至南坑段現狀路面修復工程。
新圩鎮依托便捷交通網絡加快實施深度融深融灣行動,奮力打造惠陽城市副中心。
產業發展
推動向現代化產業新城轉型
憑著獨一無二的區位優勢,從最初的“三來一補”、貼牌代工,到現在的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經過30多年的發展,新圩已成為實力雄厚的工業大鎮。目前全鎮工礦企業約2100家,其中規上企業260家、高新企業110家,形成以數碼視聽、電氣機械、化工、家具、五金等為主要產業的工業體系。
2021年,新圩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6.25億元,同比增長6.2%;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大關,達212.28億元,增長10.1%;固定資產投資71.6億元,增長70.1%,增速居全區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46.16億元,增長4.2%。
眼下,新圩鎮立足惠深產業協同發展格局,積極承接深莞先進城市外溢高端產業,在“雙區”建設機遇下,梅龍湖智能制造產業新城所屬的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成為惠陽區、新圩鎮深度融深融灣、推進惠深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平臺。
梅龍湖智能制造產業新城作為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的核心組團,是廣東省重點項目,如今建設如火如荼,將為新圩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一邊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提速,一邊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和運營服務。張康松介紹,經過一年多的建設,梅龍湖智能制造產業新城一期17棟現代化廠房大部分已經完工或封頂,11月即可交付使用,目前已簽約56家擬入駐企業,計劃投資約14.47億元。二期正在進行土地平整,樁基已進場施工,將為企業打造定制化廠房。
“90%的企業來自深圳,涵蓋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行業,將更好助力惠陽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補鏈固鏈強鏈。”張康松介紹,產業新城將圍繞企業需求,完善各類生產性、生活性和政務類服務,其中,惠陽區行政服務中心梅龍湖便民服務站將于近期揭牌,為入駐企業提供便捷服務。
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包括三大組團,梅龍湖智能制造產業新城所在的梅龍湖組團距離深圳坪地只有五六公里。在梅龍湖組團東側五六公里處,是緊挨著秋長街道的長布組團,該片區工業起步早、產業基礎扎實;西側四五公里外的紅田組團,與東莞清溪接壤,發展潛力巨大,目前已有啟沃智谷等項目進駐。
新圩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羅國慶介紹,結合新圩臨深臨莞的區位交通優勢,在科學分析土地及產業現狀的基礎上,新圩制定了“1+3”產業發展思路,即以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為核心,劃定“梅龍湖組團、紅田組團、長布組團”三大產業組團,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推動新圩向現代化產業新城轉型。
梅龍湖智能制造產業新城建設如火如荼。
營商環境
推動“三舊”改造提升宜居宜業環境
新圩是惠陽面積最大的鎮,轄區面積158.4平方公里。過去,新圩依托臨深臨莞的區位優勢,加速了工業化、城鎮化,活躍了經濟;但粗放式的發展也帶來連片用地稀缺、畝均效益偏低、城鎮品質不高等問題,制約了新圩的高質量發展。
如何破解土地瓶頸,贏得發展空間?羅國慶介紹,新圩正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今年全力推動“三舊”改造,加快推動“長布一號”地塊“工改工”項目以及約場、紅田、紅衛、南坑四個村共約70公頃的村級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項目,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改善鎮村面貌,提升土地效益。
“長布一號”地塊是長布村、新圩鎮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這里占地約8萬平方米,里面是建于二三十年前的廠房,也有鐵皮房。
“當時每平方米租金幾毛錢,一年的租金收入只有五六十萬元,企業產值低,土地收益也低。”長布村黨委副書記李浩介紹,村里正對這塊地進行盤整,爭取年內將土地掛牌出讓,通過村企合作的方式進行“工改工”,建設高標廠房,引入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長性的優質企業。“預計改造升級后租金收益能增長約10倍。”
優質企業要引進來,更要留得住,這對新圩的營商環境和城市配套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新圩將加快推動新聯東(港源鞋廠)更新項目、惠州愛聲磁帶有限公司更新項目等城市更新項目,將已經基本停業停產的傳統工業區改造成高品質社區,改善提升城市環境面貌及公共設施服務水平,留住企業,更留住人才。
同時,新圩將持續打造宜居宜業環境,聚力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推進新圩第二中學及附屬小學、約場中學、長布小學等工程建設,新增公辦中小學學位2520個;全力配合推進惠陽區第二人民醫院工程建設,推動新圩鎮中心衛生院PCR實驗室項目建設;推動南坑村文體公園、元洞村花山水庫環湖綠道、梅湖水庫環湖綠道、長布公園等建設,不斷優化群眾生活環境。
潤昌工業園一角。
社會治理
設立園區“流動站長”服務企業
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城鎮繁華,吸引大量人口流動到新圩,如何做好社會治理工作成為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數據顯示,新圩戶籍人口約3萬人,常住人口高達20萬人,隨著千億園區即將建成投產,可預見人口會隨之增加,社會治理難度也將進一步加大。
“園區安全生產、出租屋管理、交通秩序、人居環境、社會治安等,是新圩當前社會治理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羅國慶介紹,綜合考慮后,新圩選擇長布村和潤昌工業園為社會治理示范點,以點帶面,提升新圩鎮社會治理水平。
長布村是新圩典型的工業村,460多家工廠企業入駐,約2.5萬人在這里工作生活。廠多、人多、車多、出租屋多,但管理人員少,社會治理壓力巨大。長布村計劃開展社會治安、工業園區管理、出租房管理等專項行動,全面提升治理水平。其中,針對出租屋管理難題,建立“樓長制”,定期組織“樓長PK賽”、交叉檢查評比等,對出租屋實行“紅、黃、綠”三色分類管理,加強出租屋精細化管理。
潤昌工業園位于新圩鎮紅田村,成立于2010年,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萬平方米,目前有10家企業入駐,企業人員約700人。園區企業涵蓋電子、五金、塑料、無紡布等行業。新圩計劃在潤昌工業園采取多元共治的方式,完善配套設施、健全管理制度、解決難點頑疾,更好服務企業和員工。如針對管理人力不足問題,設立工業園區政企交流服務站,整合環保、應急、市場監管等資源建立“流動站長”的運作機制,加強園區安全生產、學習交流、日常管理等工作。
在打造示范區的同時,新圩還以社會治理為驅動,全力建設平安新圩。智能化方面,建設綜合指揮調度中心,提升社會治理質效;網格化方面,在小網格中建立“鎮包點干部+村組干部+黨員+志愿者”的最小管理單元,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糾紛調處方面,以村(社區)為單位整合“4+X”基層調解隊伍[人民調解員、社區民警、村社治保主任、網格員+村(社區)法律顧問、專業人員、志愿者等],提高村(社區)矛盾糾紛調解化解能力。
鎮街主官訪談
新圩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羅國慶
發揮臨深臨莞優勢 加速深度融深融灣
新圩是全市唯一同時毗鄰深莞的鄉鎮,轄區內的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是惠陽全力打造的兩大千億級產業園之一,是推進惠深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平臺。新圩鎮如何發揮臨深臨莞優勢,完善交通路網,加快園區建設,推動產業升級,加強社會治理,奮力打造惠陽城市副中心、現代化產業新城?新圩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羅國慶接受了惠州日報記者專訪。
惠州日報:新圩如何發揮臨深臨莞優勢,在融深融灣中展現擔當和作為?
羅國慶:新圩將充分發揮臨深臨莞區位優勢,從三方面加快實施深度融深融灣行動。
交通建設方面,在“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下,加快推進深莞惠紅色干線一期、新清大道、新龍大道、新南大道等交通干線的建成通車,全面打造“深莞惠半小時生活圈”,實現與深莞地區交通路網的無縫對接。
產業發展方面,全面構建“1+3”產業發展新格局,以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為核心,通過“梅龍湖組團、紅田組團、長布組團”三大產業組團,重點引進智能制造、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產業;加快園區周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打造科技創新走廊,推動新圩向現代化產業新城轉型。
社會治理方面,積極學習深莞社會治理的先進經驗,加強資源要素共享與信息交流,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全力營造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和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惠州日報:當前,新圩正在大力推進交通設施建設,接下來如何以交通帶動產業,打通新圩發展的“黃金通道”?
羅國慶:在“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下,新圩主動對接深圳、東莞交通規劃建設,努力實現支線道路與干線道路規劃銜接順暢、時序建設統一,構建交通、產業、空間三要素協同發展的大交通體系。目前,新圩鎮正舉全鎮之力推動“豐”字道路交通建設,力爭用5年時間投入約10億元,建設總里程約50公里的配套公路,打造“外暢內優”的雙循環交通系統。
接下來,新圩將開展千億園區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資源要素跟項目走”的配置模式,聚焦智能制造產業集群,利用新龍大道、深莞惠紅色干線聯動千億產業園東風片區與深圳國際低碳城,打造科技創新走廊,以東風片區帶動紅田片區、長布片區產業發展,推動新圩向現代產業新城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惠州日報:新圩服務人口高達20萬,持續增長的人口對公共服務、城市品質、社會治理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對此,新圩有何舉措?
羅國慶:新圩鎮將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建設,奮力打造惠陽城市副中心、現代化產業新城。
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大力改進服務方式,完善掛點領導包點指導企業機制,實施“一企一策”提升服務質效,搭建企業交流對話平臺,增進行業交流和資源共享,不斷增強吸納創新資源和高端產業的“軟實力”。
打造宜居環境方面,加大教育、醫療、道路、供水、排水、綠化等基礎設施投入和公共服務配套建設,年內建成約場小學教學樓,全力推進新圩第二中學及附屬小學新建項目,新增公辦中小學學位2520個,全力推進惠陽區第二人民醫院工程建設,推動新圩鎮中心衛生院PCR實驗室項目建設,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水平。
加強社會治理方面,以鎮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以各級基層黨組織為載體,聚焦政治安全、公共安全、社會管理、房地產、安全生產、信訪維穩6大領域建立“最小管理單元格”,推動社會治理主體由單一向多元轉變,治理形式由單方決策向多方聯動轉變,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記者手記
實干新圩勇毅前行
進入新圩的第一印象就是商業繁華,工廠企業多,車流人流量大,鎮是工業鎮,村也是工業村,經濟實力雄厚。再深入走訪,就會發現,新圩也曾面臨產業轉型升級的陣痛,苦惱于交通規劃建設的滯后,頭痛于基層社會治理的難題。
直面問題,躬身實干。這是新圩破解發展瓶頸的態度。于是,狠抓道路交通建設,加快產業園區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社會治理模式等成為近幾年新圩工作的重中之重。
真抓實干,成效初顯。新圩將再次駛入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隨著深莞惠紅色干線、新龍大道、新清大道的建成通車,新圩將打通對接深莞的交通大動脈,構筑產業發展大格局;依托上述主干道的帶動,新圩將全面構建“1+3”產業發展新格局,促進產業聚集發展……
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新圩,一座更具活力和實力的現代化產業新城正在崛起。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曾興華 黃尉宏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黃尉宏
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