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推動考洲洋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建設

      原標題:

      惠東打出系列組合拳推動考洲洋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建設
      生態資源變現 紅樹林鍍上金色

        秋高氣爽,云淡風輕,惠東縣考洲洋海岸邊的紅樹林,碧浪層層,鷺鳥翩飛。這里適宜的氣候、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及連片的紅樹林天然群落,成為遷徙候鳥聚集的地方。

        紅樹林在岸邊形成碧海綠洲,在海岸帶的促淤保灘、防風消浪、凈化海水中發揮出巨大作用,是名副其實的“海岸衛士”。

        近十多年來,惠東縣高度重視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不僅成為廣東近年來紅樹林營造修復成效較為突出的縣區,還是獲得首批國家和省級造林獎勵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的縣區,并成功開啟全國碳匯開發權交易先河,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機制,讓紅樹林變成“金樹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樣板。

        多元打通點綠成金可持續發展快車道

        日前,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實施的《紅樹林生態保護修復技術規程》,確立了紅樹林生態保護修復程序,明確了分布區及項目類型劃分,規定了作業設計、樹種選擇和苗木準備、紅樹林造林等技術要求。這是繼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紅樹林種植-水產養殖生態耦合技術規程(試行)》以來,為紅樹林保護修復提供的又一項技術支撐。

      近十多年來,惠東縣高度重視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惠州日報記者哈鵬 攝

        2023年以來,惠東縣自然資源局按照考洲洋示范區建設任務組織開展《惠東縣考洲洋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對紅樹林生長情況、海洋地形、水文條件、水質條件、生態條件等基礎數據條件進行分析評價,分析區域文旅產業發展現狀,充分發掘區域生態文化資源,銜接鄉村振興發展要求,對不同鎮村進行功能分區,制定差異化發展策略。《惠東縣考洲洋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已完成并上報省自然資源廳備案,2024年2月通過市自然資源局組織專家組驗收。目前,已完成1000畝紅樹林補植工作。

        保護修復、宣傳引導、先試先行……近年來,惠東縣累計投入近3億元,在考洲洋、范和港、平海內港等周邊海域先后開展紅樹林營造修復項目12個,共完成新營造紅樹林近9000畝,修復現有紅樹林約2000畝。其中考洲洋現有紅樹林6600余畝,紅樹林濕地已達萬畝連片規模。

        在保護修復基礎上,惠東大膽探索,推動紅樹林碳匯由“資源”轉化為“資產”,打造通過紅樹林碳匯開發交易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的惠東路徑。2024年7月,惠東縣實現全國首個紅樹林碳匯開發權交易400萬元,交易涉及的紅樹林預計10年期內共可固定約4.3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創下當前國內總量最大、數額最高的紅樹林碳匯交易記錄,實現紅樹林生態價值向藍碳生態產品轉變。

        與此同時,惠東不斷深化紅樹林保護、碳匯交易與當地村民的利益聯結,積極謀劃“紅樹林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旅游+濕地文化教育”一體化的發展模式。通過大力推進好招樓濕地公園、鹽洲島海洋濕地公園建設,串聯鹽洲島、赤岸村、紅樹林等點位,成功打造“廣東美麗鄉村精品路線”,多元打通“點綠成金、生態變現”的可持續發展快車道。

        提升群眾生態保護意識,持續加強監督執法力度

        考洲洋是惠東縣稔平半島的內洋,海岸線長65.3公里,水域面積約28.6平方公里,其中灘涂面積約2.06萬畝(1373公頃),灘涂以泥質為主,水域資源條件較為優越,自然環境獨特,是粵東沿海重要水產增殖水域之一。

        “以前由于地理因素,加上海水養殖無序過度開發、陸源污水不規范排放等原因,導致魚蝦蠔等養殖產出顯著減少,紅樹林等生態系統急劇萎縮。后來,大家在政府的宣傳號召下,開始重視保護紅樹林生態環境。”居住在考洲洋附近的王大叔說。

        為優先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惠東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考洲洋生態保護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縣、鎮人大緊扣考洲洋保護目標,依法行使職權,通過持續聽取和審議相關報告、組織專題調研和視察、開展執法檢查、跟蹤督辦議案建議等,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全面貫徹落實考洲洋保護措施,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整治污染,修復生態,對標打造生態型美麗海灣,力爭為群眾提供優質親海空間,為海洋經濟留出發展空間。

        在鹽洲紅樹林宣教中心開展“保護考洲洋生態環境”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展覽學生書畫、日常執法工作照片等形式,向群眾科普生態保護法律法規知識,加大對違法行為曝光力度,切實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生態保護意識。

        在紅樹林觀景臺、黑排角地質公園等旅游景點,惠東縣積極開展考洲洋生態保護志愿服務活動,發動群眾及游客踐行綠色環保理念,共同守護考洲洋一灣“凈水”。

        自《決定》實施以來,惠東縣相關職能部門、沿海鄉鎮積極推進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種植紅樹林。通過系統修復提升,考洲洋紅樹林濕地生態得到較大程度的恢復,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同時,惠東縣持續加強對入海污染源的監督與執法檢查,嚴禁污染物直接向入海河口、近岸海域轉移,強化考洲洋現有漁船、港口、碼頭和海邊加油站監管,嚴禁排放油類、化學品、垃圾及生活污水入海,積極防治漁船及相關作業活動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加強自然海岸線的保護力度,禁止開發有重要生態保護價值的海岸線,提高自然海岸線的保有率。

        惠州日報記者洪鵲兒 賴金朗 通訊員黎愛平 林益炫

      編輯:洪東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