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東全力以赴支持貴州望謨經濟社會發展
年內合力建設7個鄉村振興示范點
日前,貴州省望謨縣主要領導率黨政代表團到惠東縣對接東西部協作工作。代表團一行參觀了惠東·望謨東西部協作服務中心的農特產品展廳、黨員活動室等,并圍繞兩地經濟社會發展、產業項目推進和東西部協作工作進展等與惠東縣相關負責人進行座談。未來,惠東縣將在前期協作的良好基礎上,全力以赴支持望謨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兩地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發展要素雙向流動,推動惠東和望謨實現更高水平的區域協同發展。
望謨縣蔗香村青檸檬園。
今年以來,望謨縣數次前來惠東對接東西部協作工作,全力推動該項工作的開展,在產業、消費協作等方面成效顯著。今年,惠東縣將安排財政援助資金826萬元用于完善紫茶、油茶、芒果、蔬菜等特色產業配套基礎設施,推動產業發展降本提質增效。同時,全力開展消費幫扶助農增收行動,今年力爭合力打造7個“四在農家·和美鄉村”鄉村振興示范點,串點成帶,協作創建鄉村振興特色帶。
文旅產業
攜手打造“山海協作”精品旅游線路
今年4月11日,即農歷三月三,2024中國·望謨“三月三”民族文化旅游節暨第二屆紫茶文化節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王母文化廣場開幕。布依族相聚一堂,舉行慶典活動,祈盼風調雨順,展現最真實的民族風俗、最原始的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農耕文明。該活動吸引了不少游客一起參與,成為當地文化旅游的醒目名片。
望謨縣擁有優秀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傳統歷史文化,是發展文旅產業的天然福地。為此,在東西部協作工作中,惠東縣全力推動望謨縣文旅產業發展,將依托望謨紅水河野釣大賽、“三月三”布依族文化旅游節、新屯布依寨、板陳紅色美麗鄉村、中共黔桂邊委舊址、紅軍卡法連隊支部舊址等特色活動和旅游資源,望謨惠東兩地文旅部門強化溝通對接加快文旅協作,攜手打造“山海協作”精品旅游線路,加強旅游互促交流和文化旅游、旅居休閑等康養核心業態合作。同時積極引導惠東市民赴望謨旅游,支持望謨文旅產業和賽事活動發展。
除了文旅產業,油茶以及蔬果也是望謨縣重要特色產業。每年清明時節,位于望謨縣郊納鎮八步大山深處,可以看到連片的茶園蓬勃生長,這是當地頗具傳奇色彩的八步茶。以前,該村經濟落后,茶葉種植得不到重視和發展。自開展東西部協作工作后,惠東縣累計投入1300萬元資金支持望謨縣發展壯大紫茶產業,全方位打造“八步茶”這一特色農產品。也因此,有了如今連片的茶園,更打造出“萬畝茶園”風景區,建成集產茶、采茶、品茶、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紫茶產業園。
在原有產業發展的基礎上,今年惠東縣將繼續打造這些特色產業,力爭安排財政援助資金826萬元用于完善紫茶、油茶、芒果、蔬菜等特色產業配套基礎設施,推動產業發展降本提質增效。
消費幫扶
今年來采購銷售望謨農特產品達2.8億元
開展消費幫扶是東西部協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此,去年11月惠東·望謨東西部協作服務中心建成使用。該中心不僅提供就業服務、望謨農民工之家等一站式服務,還設置了“黔貨出山”農特產品展銷中心,將來自望謨的優質農特產品推介給惠東市民。
如今,“黔貨出山”已成為東西部協作工作的響亮名牌。來自望謨縣的優質農產品走出了大山,走進惠東縣以及我市其他縣區消費市場,獲得廣大市民的肯定和支持。據統計,今年以來,惠東縣完成采購銷售望謨農特產品金額達2.8億元。
望謨縣的農特產品生產成本高、冷鏈儲藏欠缺、運輸成本大,也缺乏精加工,附加值不高。針對這一情況,惠東縣一方面安排財政援助資金1081萬元建設項目11個,覆蓋果蔬冷藏、紫茶精加工、品牌提升等,千方百計降低成本助農增收。另一方面安排財政援助資金300萬元開展“黔貨出山”農特產品銷售獎補和支持指導本地企業參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圳品”認定和參加推介會提高產品競爭力和附加值。
成帶連片
安排財政援助資金獎補示范點創建工作
只有將望謨縣的各類優勢全部發揮出來,將產業優勢集中起來,形成產業鏈,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為此,在充分調研望謨縣各類特色資源和產業后,今年以來,惠東縣推動開展協作創建鄉村振興特色帶行動。
此前,望謨縣已經建成了部分鄉村振興示范點,但由于地域廣闊,示范點零散分布,未能成帶連片。惠東縣開展協作創建鄉村振興特色帶行動后,提出力爭年內合力打造“四在農家·和美鄉村”鄉村振興示范點7個。計劃在望謨新屯村、卡法村、蔗香村等示范村附近科學選擇條件適宜的鄉村持續打造示范點,逐漸成帶連片。同時安排財政援助資金420萬元對望謨全縣鎮村村容村貌改造提升、拆違除雜治亂、閑置空地改造、庭院改造等示范點創建工作情況進行獎補。同時,通過群眾會、院壩會、入戶共商等多模式引導群眾參與“四在農家·和美鄉村”示范點建設和監督。
在特色帶建設的基礎上,惠東縣在產業方面開展產業集群打造行動。聚焦共建產業園建設,引導入駐園區企業7家,吸納勞動力就業270人,其中脫貧勞動力172人。未來將聚焦企業用工需求,深入企業開展實地走訪調研,及時了解掌握企業用工、缺工情況,邀請企業參加縣、鄉鎮(街道)兩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舉辦的各類招聘會,同時通過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各大平臺發布企業招聘崗位信息,拓展招聘渠道,幫助企業紓難解困。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蔡偉健 賴金朗 特約通訊員葉衍達 通訊員戴耿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