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傳承和弘揚惠州少數民族優秀文化遺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4月11日,惠東縣在九龍峰旅游區長坑村委角峰畬族村小組舉辦首屆畬族文化節。
惠東縣首屆畬族文化節展示畬酒迎賓、畬舞迎福等畬族文化活動。
首屆畬族文化節以畬酒迎賓、畬韻展示、畬舞迎福等畬族文化活動拉開序幕。開幕式上,九龍峰角峰畬族村代表與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金坵畬族村代表簽約結對共建。惠東縣九龍峰旅游區管委會還組織召開了畬族同心共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此次畬族文化節以“傳承畬族文化、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是一次展示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的盛會,對保護和傳承畬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積極意義。
現場舉辦惠東縣畬族文化展覽館揭牌活動。惠東縣畬族文化展覽館由角峰小學改造而成,館內從畬族起源、遷徙歷史、飲食文化、語言文化等多方位展示畬族文化,為群眾提供了了解和學習畬族文化的窗口,也為游客開啟了一扇探索畬族文化的大門。
惠東縣首屆畬族文化節展示畬酒迎賓、畬舞迎福等畬族文化活動。
文化節上,《畬鼓》《畬族彩帶舞》《畬族傳喜訊》《三月春來》《婚嫁習俗》《畬妹采茶》《山哈客》等畬族特色歌舞表演節目接續上演,還舉辦了特色畬族長桌宴、篝火晚會等活動,讓觀眾流連忘返。
位于九龍峰旅游區長坑村的角峰畬族村民小組,建在海拔約400米的半山腰上。村里常住人口30多戶約200人,主要有盤、藍兩大姓氏,僅擁有耕地100多畝。據考證,元末明初,惠東境內已有畬族活動足跡,人們過著“隨山散處,刀耕火種,采實獵毛,食盡一山則他徙”的生活。明中期后,惠東畬族群眾逐漸由游耕轉向定居,從山上到山下,從鄉村到城鎮,最終形成今日以角峰、南一、南二、大湖洋、新村等5個聚居村小組的分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