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佐坑村周偉浩:助村探出“生態+產業”鄉村振興新“稻”路

      原標題:

      惠東縣寶口鎮佐坑村駐村第一書記周偉浩

      助村探出“生態+產業”鄉村振興新“稻”路

        收割早稻、搶種晚稻、加工大米……近段時間,周偉浩格外忙碌。2021年,在惠州市代建項目管理局工作的周偉浩,成為派駐惠東縣寶口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員兼佐坑村第一書記,這位從小在城市長大、未曾下過田的“80后”,在短短3年時間里,堅持邊學邊干,逐夢沃野,成為了村民致富的帶頭人。

        駐村以來,周偉浩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用好各方資源,推動佐坑村黨總支領辦惠州市源尚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探索打造水稻種植全產業鏈,3年來產出并銷售大米187.3萬元,幫助村集體每年增收16萬元,走出了一條“生態+產業”的鄉村振興新“稻”路。2023年,佐坑村入選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2024年入選廣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這個昔日偏僻的小山村正在實現美麗蛻變。

      周偉浩使用植保無人機開展飛防作業。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打造惠東縣首個糧食生產全產業鏈合作社

        “江源古村,淳凈佐坑”。位于蓮花山支脈烏禽嶂山下的佐坑村,是東江一級支流西枝江發源地,生態環境優越,自然資源豐富。“環境很好,但村子里沒什么人氣,不少耕地都撂荒了。”這是周偉浩對佐坑村的第一印象。

        “我們村離縣城90多公里,比較偏僻,交通不便,大家普遍外出,留不住人。”佐坑村黨總支書記徐漢忠介紹,全村戶籍人口2200多人,常住人口只有250人左右。

        如何結合實際、立足資源優勢,蹚出一條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子?經過深入調研和外出學習,周偉浩和村黨總支一起規劃了一條“生態+產業”的發展路徑。

        2022年初,以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為契機,佐坑村從農戶手中流轉土地200多畝,采用“村集體經濟聯合社+企業+農戶”的模式,牽頭領辦惠州市源尚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同時,周偉浩積極向市人大及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成員單位爭取幫扶資金110萬元,用于支持村集體經濟聯合社購買旋耕機、插秧機、收割機等農機設備入股合作社,推廣水稻全程機械化及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等。

        但早稻收成后,新情況出現了。“60多噸稻谷,人工曬干不現實,可寶口周邊沒有烘干的廠家,最后拉到70公里之外的汕尾海豐才烘干。”周偉浩說,這讓大家意識到,想要發展水稻產業,得把種植、加工、銷售全鏈條做起來。

        為此,周偉浩廣泛了解各方面政策,積極申請各級資金支持,在佐坑村建成約2000平方米集水稻育秧中心、稻谷烘干中心、大米精加工車間和倉庫于一體的生產基地,打造了惠東縣首個糧食生產全產業鏈合作社。

        生產出來的大米如何走向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結合佐坑村是西枝江源頭、穿山甲棲息地的地理優勢,將佐坑村的原生態和大米價值綁定,打造‘江源大米’特色品牌。”周偉浩介紹,目前“江源大米”已在深圳、惠州等地上市銷售,頗受消費者歡迎,榮獲2023惠州制造名優新特產品展銷會特色食品金獎,被認定為2024年“惠東特色旅游商品”。

        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推動撂荒耕地復耕1550畝

        最近,佐坑村400畝秧苗剛插好,遇上雨水頻繁,受聘于惠州市源尚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村民徐榮生時常到田間查看秧苗情況,并及時補種秧苗。“有了這個合作社,我們把田租出去,還能在這里工作,既有租金又能領工資,比以前自己種田好多了。”徐榮生說。

        “村里成立合作社,發展水稻產業,帶動效益非常明顯。”徐漢忠算了一筆賬,2023年,合作社實現純收益40萬元,助力村集體增收16萬元;通過土地流轉帶動農戶租金收入2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45個,帶動村民就業增收60萬元。

        不止于此,合作社通過提供育秧、打田、機插機播、統防統治、機耕機收、烘干儲存、加工包裝等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推動佐坑村及周邊鎮村撂荒耕地復耕1550畝,促進水稻規模化生產,有效解決了山區開荒整地難度大、小農戶種田負擔大等問題。這一做法于2023年被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征集為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今年7月,合作社被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鄉村振興局評為“廣東省十佳糧食安全守護主體”。

        關愛五保老人、資助困難學生、慰問困難群眾、協調鄉賢及社會力量支持村里公共事業……在推動佐坑村產業振興的同時,周偉浩還積極為群眾辦實事,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駐村3年,老百姓都知道村里有個“愛種田又熱心的周書記”,周偉浩也把佐坑村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3年我的車跑了9萬公里,大部分都是為了佐坑跑的。”

        如今,周偉浩駐村期已滿,但他堅信:“只要朝著既定目標,一茬接著一茬干,佐坑村的發展會越來越好。”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編輯:羅秋玲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