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1鎮10村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村
惠東將在鄉村建設、鄉村產業、鄉村治理上下功夫,提高典型村層次和水平
“做好‘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對于推進示范帶動、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壯大縣域經濟規模,加快惠東縣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意義。”近日,惠東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會暨縣“百千萬工程”指揮部鄉村振興專班工作會議在白盆珠鎮召開,研究部署“百千萬工程”下一步舉措。據悉,惠東1鎮10村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縣鎮村,該縣將在鄉村建設、鄉村產業、鄉村治理三方面下功夫,不斷提高典型村的層次和水平。同時,做好“一村一策”工作,不斷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白盆珠鎮蔬菜種植產業近年來迅速發展,以綠色、有機、健康為主要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 本組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洪鵲兒 通訊員盧莉敏 攝
整治人居環境,建設和美鄉村
會議當天,與會人員乘坐觀光電瓶車欣賞惠東縣白盆珠鎮橫江村、白馬村的景色,干凈整潔的鄉間小道,錯落有致的院落布置,讓人舒適愜意。
“這塊地方曾經是橫江村最臟亂的區域,通過我們和村民的努力,如今變成了整潔的村道。”白盆珠鎮黨委副書記廖素芳向大家介紹,白盆珠鎮堅持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雙優化”,在做好生態修復的同時,開展“小手拉大手”“半邊天·種花田”主題實踐活動,常態化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白盆珠鎮以“政府投、群眾籌、鄉賢捐、企業幫”的模式,開展美化靚化行動,做好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工程。橫江村依托窯址文化底蘊,以“青瓷文化”作為農房墻繪設計主題,打造“青瓷小鎮”,形成“一步一趣景,一墻一文化”,為典型村建設注入特色文化內核。
與會人員了解白盆珠鎮人居環境整治情況。
“白盆珠鎮將持續深挖橫江村、白馬村豐富的山水資源、美麗的田園風光、獨特的窯址文化,加快推動產業發展,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奮力在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中爭創典型、爭當示范。”白盆珠鎮委書記劉健鋒說。
“實地調研后,各個地方的優秀經驗給我們帶來了啟發。中洞村將立足實際,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完善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利用‘東江紅都’文化資源,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發展鄉村紅色文化旅游。”高潭鎮中洞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蕭愛娣說。
會議要求,典型村的建設規劃,要與城市總體規劃、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鎮村體系規劃、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規劃等有機銜接,與農田保護、生態涵養、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空間布局緊密結合。目前,惠東縣正加強漁歌文化、范和古村落、白馬古窯址等有效保護及利用,鼓勵與高校、研究機構等在鄉村設立實踐基地,讓鄉村文化有品牌可推、有故事可講、有隊伍傳承、有活動承載。
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
鄉村要振興,潛能如何激發?答案寫在了“百千萬工程”典型村的田間地頭里、工廠車間中。
“考洲洋海鴨蛋”是鐵涌鎮油麻地村的名片之一。該村結合鎮環考洲洋西岸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依托豐富的海岸線,利用海洋資源科學發展海鴨蛋產業,是當地村民的“致富密碼”。油麻地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耀宏說:“黨員干部帶動村民,匯聚鄉賢力量,持續推動村內環境綜合整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完善養殖生產鏈條,想方設法帶動農業特產銷售。”
位于惠東山區的寶口鎮佐坑村則依托西枝江水資源,創辦“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機械化種植水稻,建立水稻育秧、耕作、插秧、收割、烘干、加工成品產業鏈,聯農帶農,帶動周圍村規模種植優質水稻。“我們正在拓寬大米銷售渠道,并圍繞西枝江源及烏禽嶂山脈等資源優勢,發展生態農業及鄉村休閑生態旅游。”佐坑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徐漢忠說。
平山街道碧山村依托“畬哥茶”“碧水云山”“碧甘香”和“碧山畬族手炒綠茶”等品牌為龍頭的山茶產業,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加強產業鏈建設和產業整體開發,建設茶葉產業園,致力將碧山茶打造成“碧山特色產業名片”。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不斷增強自身“造血”功能才能行穩致遠。據介紹,惠東縣正著力加強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特色效益農業產業與鄉村旅游有機結合,大力發展大宗農產品及精深加工,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培育休閑農業、農文旅融合發展等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拉長產業鏈條、要素鏈條和利益鏈條,壯大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增強聯農帶農作用。
堅持綠色發展原則,對傳統的農村結構、產業結構和布局進行調整和優化,結合實際做強做大特色效益農業產業,加快發展現代農產品加工產業,促進土地流轉,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循環農業產業、創意農業產業、體驗農業產業,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調動各方資源,健全鄉村治理體系
群眾樹立“主人翁”意識,廣泛參與鄉村治理,全面鄉村振興才能可持續推進。
“八德禮”積分超市是白盆珠鎮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促進鄉村振興工作的創新舉措。白盆珠鎮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將“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內容細化、量化為“忠、孝、善、信、勤、儉、禮、績”8個方面內容。通過季度評選,對評選出的“八好村民”發放積分券,村民可通過此券到“八德禮”積分超市免費兌換相應物品。
白盆珠鎮堅持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實行“四議兩公開”,積極做到“群眾的事情群眾說了算”,以打造“6+2”品牌(“6”即農村黨組織“頭雁”、黨員志愿者、致富帶頭人、外出大學生、巾幗以及銀發議事會;“2”是“兩個積分制”:黨員評星定級和村民積分管理)為著力點,不斷強化農村隊伍建設。
惠東縣積極強化村級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增強干部引領經濟發展、協調各方關系、維護農村穩定的能力,切實把村黨組織建成為典型村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
同時,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共同推進鄉村發展。強化農村集體資產云監管、村務云公開,發揮好村民自主能動性,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發揮好各類社會組織作用。
惠州日報記者洪鵲兒 賴金朗 實習生曾小幸 通訊員田廣業 盧莉敏
典型鎮村名單
1個典型鎮
●白盆珠鎮
10個典型村
●白盆珠鎮橫江村
●白盆珠鎮白馬村
●巽寮濱海旅游度假區漁業村
●平山街道碧山村
●高潭鎮中洞村
●寶口鎮佐坑村
●鐵涌鎮油麻地村
●多祝鎮下埔村
●稔山鎮范和村
●梁化鎮小禾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