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惠東漁歌劇公演 濃厚本土氣息引發觀眾強烈共鳴

      原標題:

      首部惠東漁歌劇公演
      《漁村里的故事》濃厚本土氣息引發觀眾強烈共鳴

        在《雙月灣好地方》悅耳動聽的開場樂曲聲中,湛藍的雙月灣海面、茂盛的紅樹林、奔涌的海浪等畫面展現在觀眾面前。10月24日晚,由惠東縣委宣傳部組織實施、惠東平海漁歌藝術團編劇、惠東漁歌傳承人等演出的首部惠東漁歌劇——《漁村里的故事》,在惠東縣文化中心進行公演,贏得廣大觀眾陣陣熱烈掌聲,當晚演出一票難求。

      《漁村里的故事》劇照。

        劇情感人現場掌聲不斷

        據介紹,《漁村里的故事》通過一位90歲的疍家老太太過生日的喜人場景和一個海洋執法突發事件疊加,從而引發家庭矛盾沖突,凸顯生于斯、長于斯的疍家人為保護大海海床不受損傷,保護海域生態平衡,繼而展開思想觀念碰撞,從而達到守正創新、綠色生態發展的共識。

        漁歌劇巧妙地插入疍家人過去的歷史與當下現實生活,將疍家人過去的血淚史和新時代下幸福甜蜜的生活濃縮展現在觀眾面前。整部漁歌劇劇情跌宕起伏,情節環環相扣,在思想觀念碰撞中峰回路轉,最終冰釋前嫌,引發現場觀眾強烈共鳴,掌聲不斷。

        當漁歌傳承人張喜英唱到“不該來的我來到了人間,媽媽她左想右思沒活路,狠狠心把我掛到樹上面”唱段時,許多觀眾忍不住流下眼淚。

        “太感人了,劇情把我的思緒帶回到爺爺奶奶輩的悲苦歲月。”來自巽寮的觀眾蘇女士說,自己就是漁民,小時候經常聽長輩說起海上艱苦謀生的故事,而這部漁歌劇,逼真地還原了過去漁民的生活場景,令人震撼。“這部漁歌劇能迅速抓住人的情感,使人情緒波瀾起伏,非常不錯。”來自安墩的郭女士看完演出后說。

        專程從外地趕到惠東觀看演出的文旅部國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委員,原廣東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巡視員杜佐祥說,整部漁歌劇主題鮮明,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魅力強,演員演技精湛,并能引起多方重視和支持,非常不錯。期望從藝術層面不斷提煉,打造成藝術精品。而受邀前來觀看演出的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汕尾市舞蹈家協會名譽主席張艷云觀看演出后說,演出整體效果很好,讓汕尾的同行代表很震撼,值得學習。

        采用原生態惠東漁歌曲調演唱

        “漁歌劇音樂全部采用原生態惠東漁歌曲調演唱。”參與演出的惠東漁歌傳承人李福泰說,《漁村里的故事》的演唱曲調包括啰茵調、哎噯噯調、哎哎香調、香哎香調、乙尺上調、妹仔調和苦調等10多種原生態惠東漁歌曲調,本土漁歌音樂元素濃厚。此外,漁歌劇選用場景為惠東雙月灣,道具也是當地漁民慣常使用的竹笠、竹籮以及小木船等,劇里的焦點題材也選用當地漁民所經歷的事件,使得整部漁歌劇充滿濃厚的本土氣息。

      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看這部漁歌劇演出,就好像看到自己出海的情景。”一位來自港口的觀眾說。據介紹,《漁村里的故事》的演出隊伍主要由平海漁歌藝術團成員、惠東優秀音樂教師、恵州歌舞劇院部分人員和機關干部等組成,使得整部劇呈現“本土漁歌音樂、本土題材、本土畫面和本土演員”等特點,非常接地氣。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理念不斷深入人心

        據了解,早在幾年前,惠東漁歌引起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陳天澤的關注。惠東漁歌都是以演唱的形式進行,能不能編排一部漁歌劇,以不同的形式展現給觀眾?去年,與平海漁歌藝術團部分成員座談探討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漁歌傳承與發展時,平海鎮黨委提出了這樣的設想。李福泰便聯系陳天澤,隨后陳天澤受邀到平海實地走訪,了解當地漁民生活。

        在選定素材時,與海洋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的建議得到大家的贊同。不久,《漁村里的故事》得以創作出來,通過當地漁歌手試演,立即產生良好的效果。之后,經過多次修改、提煉,《漁村里的故事》最終得以公演。據介紹,《漁村里的故事》開演以來,在當地引起極大反響,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

        惠州日報記者賴金朗

      編輯:洪東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