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就出了材料,速度太快了!”近日,惠東縣法院黃埠法庭僅用時一天就以訴前調解司法確認的方式妥善化解了一起涉案工人多、涉案金額大的勞資糾紛案件,獲當事人點贊。
原來,惠東一鞋業有限公司因經營不善,拖欠101人工人薪資合計60余萬元。在短短的一天的時間內,法官先對案件情況進行調查,擬出調解思路與方案。考慮到案件涉及原告人數較多,法官還建議工人們推舉代表處理相關事宜,并幫助工人們草擬推舉代表書。
與此同時,黃埠法庭通過在線聯動群與當地司法所取得聯系,發揮訴調對接的強大合力,由司法所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委派調解員為勞資雙方進行調解,明確調解方案,組織簽訂調解協議。
當天下午,司法所工作人員、調解員、工人代表及鞋業公司法定代表人一起回到黃埠法庭申請司法確認,立案庭工作人員經審查后對案件予以立案處理。基于前期對案件的充分調查,承辦法官簽收案件后馬上對雙方訴前達成的調解協議進行合法性審查及進行司法確認,并在當天下午將裁定書送達給工人代表及鞋業公司。
近年來,惠東縣法院以“訴源治理”為抓手,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在矛盾糾紛化解的前沿陣地作用,充分利用地方資源化解矛盾糾紛。特別是今年1月,惠東縣法院與惠東縣司法與信訪局共同簽署的《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實施意見(試行)》正式實施,進一步促成人民法庭與司法所手拉手、解糾紛,“法庭+”的聯動模式,將訴源治理前置,有效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在源頭、在訴前,維護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
在“法庭+”的聯動模式的基礎上,今年,惠東縣法院還探索實施調解工作集約化社會化服務,組建由退列人民陪審員、老黨員、鄉賢達人組成的特邀調解員隊伍,并下沉至派出法庭,形成“調解為主、訴訟斷后”的糾紛治理共同體,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僅第一季度,黃埠法庭新收訴前調解案件161宗,調撤121宗,訴前聯調成功率達75.16%,調撤案件中,117宗以出具司法確認裁定書的方式結案,4宗以當事人撤訴的方式結案。
“聯動聯調+訴前調解+司法確認”模式,有效節約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和法院審判資源,實現了矛盾糾紛化解的高效便捷,獲得了人民調解和司法調解減壓增效的雙贏效果。
下一步,惠東縣法院將依托廣東法院訴訟服務網及粵公正小程序等調解平臺,建立云上調解室,讓新時代楓橋法庭不僅“下得去”基層解矛盾,也“上得了”網絡解難題,做到重心再下沉,訴訟端口再前移,持續把“控增量”“重訴前”“優服務”做深做實,最大限度采用非訴手段化解矛盾糾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解紛服務。
記者 盧慧 通訊員 蔡嘉威